點 擊 上 方 藍 色 字 關 注 我 們 ~
這是一座屬於你我的城市。
這是一座屬於未來的新主城。
這裡是南京江北新區,因位於長江以北而得名。
江蘇唯一的國家級新區,也是自貿區南京片區的所在地。
五年之約,坐標向北,逐夢向前。
這一片沃土,也是此心安處,承載你的家庭、事業與夢想。
來江北吧,在這裡,你會遇見未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15年6月27日,南京江北新區獲批成立,成為第13個國家級新區。這一張藍圖在起筆之初就是面向「最近的未來」,一切的規劃布局,都是圍繞成家立業在這一方水土的人而展開;一切的規劃布局,都是出於無愧於時代的高品質要求;一切的規劃布局,都有所超前面向未來。
今年9月,住在江北的孩子就可以在鼓幼江北分園入園。他們不知道,早在他們出生之前,這個幼兒園已經在籌劃。南京鼓樓幼兒園的園長崔利玲很清楚的記得,新區成立不久,他們就被邀請來到新區管委會,商量一件事兒——鼓幼是不是可以到新區來辦分園。經過4年多的多方努力,就在本周,鼓幼江北分園交付。
與鼓幼同期交付的還有南京一中的江北校區、託馬斯實驗學校和南丁格爾國際護理學院。這一片集中在核心區的教育設施是新區注重民生事業的決心體現。就在不遠處,是一年多前已經開診的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像這樣的三甲醫院,在江北已經有三座。中美口腔醫學中心、國際眼科醫院、哈佛大學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等等一系列高端醫療資源不斷落地。南京美術館新館、江北圖書館也將在明年投入使用。
在新區,民生項目的優先級始終高於其他事務,民生項目也是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的最大關切。在他的眼裡,新區建設成績主要的衡量標準就是新區人的生活品質。
家住核心區的小唐在朋友圈經常發騎自行車的照片,他也成了新區自然景觀的代言人,每個周末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到老山裡和江邊綠水灣騎自行車。小唐說,那種融入大自然的暢快無與倫比,他期盼的是等青龍綠帶建好,可以從老山一路縱貫新區,一直騎到江邊。
寬6公裡的青龍綠帶因為像一條青龍蜿蜒而得名,連接著老山和長江這兩片大自然給新區的饋贈,新區將在這個綠色廊道中建設多個市民公園。
在江北245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可供有條件開發的其實只有200多平方公裡,其他都是作為生態保護的區域。
一座新主城就這樣建在了花園裡面。
有限的開發面積,無限的品質追求,這座屬於將來的城市註定與眾不同。
在新區著力開發的核心片區,城市從地下48米開始「生長」,七層地下空間精緻布局,地面上是「小街區密路網」,給人與人充分的交流空間,車輛通行也更有效率。綠地金茂國際金融中心高度接近500米,計劃5年建成,代表著這座新城的高度,也標記了城市的中心。
可閱讀、能漫步、有品質、存溫度,這麼一座有追求的城市必將吸引有追求的人才。
有這麼一群人坐標向北,逐夢向前。2018年以來江北新區新增青年大學生超6萬名;2019年淨增人口中三分之二是18歲到34歲的年輕人;5年累計匯聚各類人才36.8萬餘名,高層次人才超過1850名,留學回國人才超3250名,國際化人才佔比達1/3,其中諾獎得主2名。
2019年9月,在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奠基儀式上,專程趕到南京來的劍橋大學校長史蒂芬·託普說:「江北新區關注創新,極具潛力,吸引了全球的創新合作夥伴。劍橋大學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希望參與到新區建設未來城市的進程中。」
這五年,江北全域人口淨增100萬,成長為一座總人口超280萬,經濟總量近3000億的現代化、國際化江北新主城。
一切尚未命名,一切尚待定義。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這是國家賦予自貿區發展的精神內核,這樣的精神氣質也寫在了江北的大地上,體現在了江北人的擔當中。
「江北新區是全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主戰場,是南京城市建設的新主城、新空間。」這是南京市對於江北新區的定位及期待。
新突破、新跨越、新氣象,這座屬於你我的未來之城,像一個翩翩少年,虎虎生威,雄心勃勃,無限可能。
來江北吧,來與未來邂逅,攜手共行。
◎來源:南京江北新區 ◎編輯:楊海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