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大象誰更強?宋朝大將讓它們在戰場上交手,大象還手都不敢

2020-12-21 陶陶愛歷史

我相信很多讀者都玩過鬥獸棋。鬥獸棋中,老虎怕獅子,獅子怕大象,大象又怕老鼠。因此在很多人看來,老虎和獅子雖然分別是叢林以及草原的霸佔。但是體重更大,攻擊性、破壞力極強的大象,更可以勝任百獸之王的稱號。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成年大象是沒有天敵的。

然而在《資治通鑑》中,卻有一段相當奇特的記載:

「檀和之等拔區粟,斬範扶龍,乘勝入象浦;林邑王陽邁傾國來戰,以具裝被象,前後無際。宗愨曰:「吾聞外國有師子,威服百獸。」乃制其形,與象相拒,象果驚走,林邑兵大敗。和之遂克林邑,陽邁父子挺身走。所獲未名之寶,不可勝計,宗愨一無所取,還家之日,衣櫛蕭然。」

這段故事發生於南北朝時期,在那個時候,今天越南北部地區仍是中國的郡縣,分為日南、九真、交趾等郡。大約在魏晉時期,在今天越南南部,一個名叫林邑的國家逐漸興起。從東晉時期起,林邑國便不斷進攻中國邊境,造成了慘重的殺傷。

根據史書記載,林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攻東晉的九真郡和日南郡。由於這些郡縣地處偏遠,因此很難擋住他們的進攻。只用攻破九真和日南,林邑人就會在那裡大肆殺戮,史書中經常出現「將士死者五六千」「殺士民什八九」等可怕的記載。

到了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統治時期,中國與林邑的關係急劇惡化,林邑王範陽邁多次率兵進犯邊境,殺害了無數百姓。而這一次,宋文帝決定狠狠教訓這些可惡的「南蠻」。而南朝名將宗愨自告奮勇,主動要求為國討伐敵寇。

宗愨,是南陽人,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然而宗愨自小不愛讀書,頗好武藝,常言「願乘長風破萬裡浪」,而成語「乘風破浪」,就是源自於他。

就這樣,宗愨領著南徵大軍,冒著熱帶地區的酷暑和瘟疫,大舉殺向林邑。範陽邁聽說大軍殺到,急忙向宋文帝求和,並許諾將會賠償劉宋黃金一萬斤,白銀十萬斤。但在背地裡,林邑卻仍在積極備戰,所謂賠款投降,不過只是緩兵之計。

然而宗愨很快識破了範陽邁的詭計,他多次擊破敵軍,很快就兵臨林邑國的王城。範陽邁見國家將亡,於是祭出了撒手鐧——戰象。林邑國處於熱帶地區,本就產大象。而這一次,林邑國傾國來戰,幾乎所有戰象都出動了。因此史書記載「(戰象)前後無際」。不僅如此,範陽邁花費大價錢,給所有戰象都披上了盔甲。史書記載:「具裝被象」。

大象又大又猛,皮糙肉厚,其唯一的弱點就是怕痛。如今穿上了盔甲,如今連怕痛這種弱點也克服了。這樣的戰象,簡直就是冷兵器時代的活體坦克。

面對如此強敵,見多識廣的宗愨卻絲毫不懼,他對部下說:「我聽說外國有獅子,能夠威服百獸,大象一定害怕它們。」因此,宗愨決定「以獸制獸」,用獅子制服大象。但在東南亞叢林中,只能抓到爪哇虎,根本就不產獅子。

不過這也難不倒宗愨,他命部下就地伐木,用木頭製造一批獅子模型,惟妙惟肖。到了戰場,宗愨將這些木製的獅子擺在陣前,大象一見,果然嚎叫著落荒而逃,任憑馭手怎麼鞭笞也不回頭迎戰。不僅如此,戰象們將林邑國步兵本陣衝垮,林邑竟不戰而敗。隨後,宗愨攻入林邑都城,掠走無數珍寶,也算對林邑國多次入侵的報復。

看到這裡,不知讀者朋友是否會對這段記載感到懷疑。要知道,雄獅最重不過250公斤,而成年亞洲象的體重達到3~4噸,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大象只需要踩一腳,就能讓獅子化為肉泥。大象,怎麼可能怕獅子呢?在《動物世界》中,大象不是經常把獅子趕得到處跑嗎?因此有人懷疑,宗愨用「獅子」驅逐大象,完全是編造的。

但是根據現代學者研究發現,雖然大象比獅子重很多,力氣大很多,但是照樣害怕獅子。在野生動物節目《動物星球》中,科學家們預先將獅子的吼聲錄好,然後在一道山谷中,將獅子聲音播放給大象聽。大象們聽到獅子的吼聲,果然陣腳大亂,它們將小象保護在中間,掉頭就逃走了。

據此,科學家們認為,成年大象雖然不懼怕獅子,但小象卻很容易被獅子捕殺。因此大象之所以被獅子嚇跑,實際是為了保護大象。這個實驗雖然證明,大象確實會被獅子嚇跑,但卻無法證明《資治通鑑》的記載。畢竟在戰場上,林邑人肯定不會將小象派到前線。

但是最近,一群科學家發現,在非洲一些地方,存在著專門獵殺成年大象的獅群。例如在西非,一個名叫savuti的獅群,就經常在晚上襲擊大象。僅在一年內,它們便獵殺了50隻大象,其中包括38隻成年母象。

獅子們為何會冒死招惹大象呢?原來在旱季,食物會變得十分匱乏。雖然獵殺大象很危險,但是動輒4、5噸的肉,能讓獅子們生存很長一段時間,雖然風險高,但收益更高。眾所周知,獅子既是群居動物,也是野行動物。在晚上,大象的視力遠不如獅子,因此很容易被襲擊。

由此可見,不僅小象害怕獅子,成年母象同樣害怕,因為大象本來處在獅子的食譜之中。當然,獅子最多也只敢惹成年母象。對於脾氣暴躁、攻擊極強的公象,獅子還是敬而遠之的。而《資治通鑑》關於「獅子」嚇跑大象的記載,也完全是真實的。

相關焦點

  • 被稱為「萬獸之王」的獅子所向披靡,為什麼偏偏不敢招惹大象?
    眾所周知獅子是萬獸之王,被稱為最兇猛的獵手之一,即使河馬,犀牛等大型動物也是慘遭它的獵殺,由此可以這樣說,世界上任何動物只要遇到了獅子基本上就會必死無疑。但是所向披靡的獅子卻遇到了強勁的對手,那就是龐然大物的大象。一般不敢招惹,這是什麼原因呢?
  • 14隻獅子圍攻大象,本以為能飽餐一頓,結果獅子悲劇了!
    14隻獅子圍攻大象,本以為能飽餐一頓,結果獅子悲劇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直是自然界中恆古不變的自然法則,獅子作為草原上的頂級捕獵者,很多動物在它們的抉擇下都難逃一死,它們不僅會捕殺羚羊,角馬,甚至連大象。
  • 兇猛的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發怒了,結果會如何?
    大象在自然界中憑藉著龐大的體型,沒有任何天敵,即使是獅子和老虎也不敢輕易招惹大象。那麼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是故意挑釁嗎?鱷魚有可能打得贏大象嗎?一場大象和鱷魚的鬥爭2015年有這麼一條新聞,南非薩比金沙禁獵區的一條4米長的鱷魚咬住了一隻大象的鼻子,結果被大象拖出水面,直接吊在了空中,大象就像甩玩具一樣,甩掉了這條將近900斤的鱷魚。結果就是雙方都受傷了,鱷魚的傷勢似乎會更嚴重一些。
  • 兩頭雄獅快要餓死,怎料一頭大象出現,獅子拼死一搏!
    兩頭雄獅快要餓死,怎料一頭大象出現,獅子拼死一搏!一隻雄獅由於好幾天沒吃飯了,身體非常的虛弱,於是打算捕殺眼前的野牛,它朝野牛撲了上去,而野牛在求生欲的作用下,瘋狂的頂撞獅子。虛弱的獅子根本招架不住野牛的進攻,很快就被頂到地上,此時的野牛還是沒有放過獅子,直到將獅子頂死,大自然中的動物沒有誰對誰錯,它們都是為了生存,才會捕食獵物。兩頭飢餓的獅子看到一頭小象,其中的一隻獅子撲上去將小象按倒在地,小象瘋狂的掙扎著站起來,此時,獅子的同伴趕來,一口咬住小象的喉嚨,沒過多久,這隻小象就窒息而亡了。
  • 12隻獅子圍攻一頭大象,鼻子用力一甩獅子成這樣,場面太精彩
    12隻獅子圍攻一頭大象,鼻子用力一甩獅子成這樣,場面太精彩 盲人摸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正是由於大象的龐大,才導致故事中的盲人無法辨別出大象的樣子,而大象龐大的身軀,有利也有弊,皮糙肉厚的樣子。
  • 大象死了到底去了哪裡,大象死後為什麼不能碰
    大象怎麼知道自己會死,大象死後會怎麼樣?作為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大象除了人類外幾乎沒有天敵,它們是獅子,老虎也不敢招惹的存在,別看動物園的大象性格溫順,野外的大象其實性格非常暴躁,攻擊力非常強。大象的壽命很長,一般能活到70歲左右,它們是典型的社會性群居動物,以家族為單位活動,大部分群居動物都是以成年雄性為首領,但是象群是雌象為首領,每天的活動時間、覓食地點、行動路線、以及棲息場所均聽雌象指揮,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護家庭成員的責任。
  • 大象
    我非常了解大象的信息。它的體形非常龐大,連獅子和老虎那麼厲害的動物都怕它。它四肢粗壯,非常笨重,跑起來不是很快。它的鼻子很長,再重的物體也會被它輕而易舉地抬起來,而且它能吸入很多很多的水,噴起來好像一個噴水池在噴水。它寬大的耳朵,好像兩個巨大的蒲扇,它在熱的時候可以用耳朵扇風,一定很涼快。尾巴非常的粗,像一條又粗又長的鞭子。 十一放假,我有機會去參觀北京的世界公園。
  • 清朝獵人上山打獵,被大象打包帶走,大象的目地竟然是因為這件事
    尤其是和本地一霸的衍聖公關係非常好。不過,衍聖公在當地的名聲是非常差勁的,仗著自己的祖上是孔聖人,搶佔民田,與民爭利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是沒人敢動孔家,因為他家族見風使舵的本事一流。女真人佔了山東孔家馬上宣布支持大金統治,蒙古人來了支持蒙古人,李自成破了北京他就喊大順天子萬歲,韃子來了又支持韃子。這種大丈夫能屈能屈的行為讓他孔家能夠萬古長青。
  • 14隻獅子圍攻一頭大象,本以為能飽餐一頓,結果悲劇了!
    14隻獅子圍攻一頭大象,本以為能飽餐一頓,結果悲劇了!在一望無際的非洲草原上,每天都上演著各種肉強食的畫面。對於這些食草動物來說食肉動物就是它們的噩夢,一群鬣狗狩獵一隻野牛此時的鬣狗將野牛團團圍住,隨後就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提到百獸之王,大家能想到的就是老虎或者獅子,到底誰更厲害?這裡不做深入的探究,而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特別的答案,準確來說,百獸之王應該是大象?相信很多人都雲裡霧裡,不太明白這個答案是怎麼來的。其實大象從食物鏈這個角度來講,它們是沒有天敵的,它們吃草、吃樹枝,在草原是沒有天敵的,當然一般的動物也不敢欺負它們,所以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果這片草地被啃光了,它們就可以很快換一個地盤。
  • 大象說:關於大象你都知道些什麼?
    如果你是生活在西方城市的野生大象,你就會矛盾惆悵、憤世不公。你必須有一條長在臉上的長手,它很敏感,既能擊倒一面牆,又能撿起一顆櫻桃。絕對不要小看它!這手能增進你和其他大象之間的友誼、能嗅到幾英裡以外的水源和路邊的野花。依靠這隻手可以進行信息分類。類別1:緊急危險;類別2:潛在威脅;類別3:食物和水;類別4:天氣預報;類別5:快樂。
  • 野生大象闖入民居找食物,誰來驅趕都不怕,卻敗給了一隻3歲貓咪
    在鬥獸棋裡,有一個有趣的設定,體型最大的大象能打敗獅虎,天敵卻是體型最小,食物鏈最底層的老鼠。泰國一頭野生大象闖入民宅找食物,最後也被一隻體型小巧的東西嚇跑了,雖然那不是老鼠而是一隻貓,不過對大象來說區別不大。在泰國那空那育府,有一頭大象很出名,因為它經常跑到別人家花園和房子裡找食物,居民們半夜看到它,都只能報警了事。
  • 大象有天敵嗎?他們害怕什麼?
    在大自然中,大多數的動物都有天敵,而天敵就是它們害怕的東西。比如水牛害怕獅子、老鼠害怕貓等等。但是,有些動物它們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沒有天敵,比如獅子、老虎等等,這些動物雖然沒有天敵,但也有害怕的東西,比如老虎害怕成群的豺狼,獅子害怕成群的鬣狗。 大象也是沒有天敵的動物之一。
  • 有靈性的大象:大象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和良好的記憶力
    大象身上一抹灰黑,有著影壁一般的身體,皮顯得很厚。有狀若蒲扇的大耳朵,臉上嵌著一雙透亮的小眯眼,下面長著個大嘴巴。嘴兩旁,有呈樹枝狀,玉石一般的長長象牙,嘴上面,還有如同塑膠水管的長鼻子。大象的鼻子能伸能縮,感覺靈敏,舒展自如。擺動起來,就好像翻騰飛舞的長鞭,是它們自衛和取食的工具。其四腿如柱,腳掌像塊石頭似的。誰要是被大象踩中,後果實在是難以想像。
  • 老虎和獅子誰才是大自然中的王者?這幾個方面都是老虎更勝一籌!
    而大草原上也有著一種動物擁有著草原之王的稱號,那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獅子,除了大象犀牛之類的大噸位動物獅子單挑也是不虛其他動物的。對於老虎跟獅子到底誰更強一直沒有分出一個高下,因為這兩種動物生活環境不同平時根本不會相遇。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到底誰才是猛獸中的王者。首先就要從體型說起,獅子這種動物雌雄間的差距非常的大,雌獅要比雄獅小上許多,只有雄獅才有可能與老虎一較高下。
  • 自然界中有沒有把大象當獵物的動物?為什麼?
    把大象當獵物僅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獅子和老虎獵殺幼年的大象,在非洲草原象和亞洲象的棲息環境中,最常見也是最強大的獵食者就是獅子和老虎了。不同的是,對幼年的大象,獅子往往是成群一擁而上,如下圖:而老虎則大都是單挑,因為老虎是獨居動物。
  • 河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連兇猛的鱷魚和獅子都不敢招惹它?
    在食物鏈中,食草動物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它們的上一級就是食肉動物,因此大多數食草動物的天敵就是食肉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並不是所有的食草動物都有天敵,比如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就沒有天敵。除了大象外,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有一種食草動物,它也是連獅子和鱷魚都不敢招惹的存在,它就是河馬。那麼,為什麼獅子和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河馬這種食草動物呢?
  • 竟讓大象如此團結
    竟讓大象如此團結 大象是草原上為數不多的食草動物,它們經常被獅子當作美餐,俗話說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況大象呢?這不一頭獅子就和大象相遇了。 只見獅子開始瘋狂地撕咬大象,大象由於身體虛弱只能忍受它的撕咬,但下一秒它的同伴然敢來,於是這隻獅子便嚇得落荒而逃,另一邊獅群準備覓食象群,但是由於象群的數量眾多,獅群遲遲不敢下手
  • 大象和犀牛沒了象牙和牛角必死嗎?為什麼?
    在許多新聞中,我們會看到一些不法之徒為了獲取象牙或者是犀牛角殘忍的殺害大象和犀牛的報導,儘管在新聞中,大象和犀牛的屍體都做了一定的處理,但是也隱約能夠看到不法分子狠毒的手段。那麼,是什麼讓人對這些動物痛下殺手呢?取得象牙和犀牛角後大象和犀牛都必死無疑嗎?帶著這兩個疑問,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沉重的問題。
  • 野外一頭死去的大象,大膽男子割大象肚子肉,結果一幕讓人傻了眼
    野外出現一頭死去的大象,大膽男子割大象肚子肉,結果一幕讓人傻了眼大象是當今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雖然它們是吃草型動物,但是沒有一個食肉動物敢惹它們,當然了現在的人類,非洲草原偷獵問題嚴重,很多大象都被偷獵分子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