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修譜悄然興起建立宗親網絡也成為另一種人脈關係網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網絡配圖

民間修譜悄然興起一口報出自己爺爺的姓名不算難事,但爺爺的爺爺叫什麼名字?他是做什麼的?如果真要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唯有查家譜才能找到答案。近幾年來,興修家譜悄然升溫。在湖北,修家譜方興未艾,中華昌氏家族耗費近百萬元,歷時六年修成八卷通譜,追溯歷史千年。尋根問祖的情感湧動背後,人們正在尋求宗親文化的認同。

家譜與文字歷史一樣漫長。「每一本族譜都是一部家族史,人活了大半輩子,總想知道自己從何而來。」昨日,在湖北省圖書館,昌慶旭搬出一個沉甸甸的紙箱,上面書寫著《中華昌氏通譜》幾個字。打開紙箱,八卷族譜躍入眼帘,「別小看了這幾本書,這可是中華昌氏族人六年的心血之作」。

昌慶旭先生系湖北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華昌氏通譜》主編、第二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副秘書長。「說起家譜,稍微有點年紀的人都不陌生。不過,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中國人的家譜歷史,幾乎與我們的文字歷史一樣漫長」,昌先生告訴記者,早從商代開始,中國人就有了文字家譜。「我們都知道,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研究發現,甲骨文當中,就有一些是專門記載一個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如三千多年前殷商武丁時期的『甲骨家譜』《兒氏家譜》,這裡的『兒』,就是後來的『倪』姓。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用文字記載的家譜。」

據了解,目前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譜牒分會有鄒、方、謝、胡等14個姓氏會員,都在編修族譜,從全國範圍看更是「無姓不修譜」。在2010年底舉行的第二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上,《中華方氏全族統譜》編纂委員會會長兼主編方為民先生說,湖北已成為不少姓氏修全球統譜的發起地,即辦公總部,如中華鄒氏,中華方氏,中華謝氏,中華胡氏。

巨資修譜構築關係網

昌慶旭認為,家譜以血緣為基礎,修家譜是為了構建同一血源的譜系。「雖然宗法制度早已消亡,一個宗族也歷經遷徙沿革,分散繁衍,但倫理是不滅的,人倫關係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今天當人們在談論宗族時,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依戀」,隨著生活的富裕,人們逐漸萌發了強烈的「尋根」和鄉土意識,使得族譜復興。

顯而易見的是,修家譜不僅有利於地方和諧建設,對增強民族凝聚力也意義非凡。然而,因為世系關係複雜,族譜就像是難懂的「天書」,修譜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孔德墉為首的孔氏近支77代德字輩兄弟正式開始了續譜準備工作,從1996年召開了第一次籌備會開始,孔子家譜重修歷時13年,耗資千萬元,到2009年《孔子世家譜》才續修告成,總譜80冊。昌氏通譜的編修也歷經周折。當時,編委會總部將全國範圍劃分為華北、華東、中、西南四片,共派出21人,分20次採訪了全國22個省市的85個縣市,收集族譜資料共91份。從2005年開始到2011年,中華昌氏在湖北仙桃舉行了頒發通譜儀式。

據介紹,民間對修譜不僅熱情,還看得很神聖。昌先生認為,隨著世系繁衍,血緣關係在族譜中已非常稀薄,修譜更多的是為尋找文化認同。通過修譜建立起的宗親網絡也成了另一種人脈關係網。據介紹,曾有一位詹姓學生不幸患上白血病,卻因家貧無錢醫治,詹氏宗親得知後,一周內就募捐了數萬元,而這樣的扶貧會在各姓氏宗親中都存在。省內一支方姓還曾通過修譜聯絡到各地宗親,一次聚會就吸引了幾千人參加,當地藉此吸引了大量宗親返鄉投資,一舉致富。

相關焦點

  • 宗親會組織的社會亂象見解
    宗親會組織的社會亂象見解 宗親會源於19世紀海外華僑對故土的思念及方便聯繫而建立的商會、會館、堂」發展起來的,以這種會館形成的圈子,在中國傳統節日在會館進行聚會、祭祖、聯誼等活動,後來發展成以姓氏為圈子的聯誼會、懇親會,最後演變成宗親會。
  • 學習如何構建高質量人脈關係網。這裡有妙招
    學習如何構建高質量人脈關係網。這裡有妙招我們每天都在忙碌中果活,生活中更是少人了人際交往這樣的是。少不了處理各種各樣非常棘手的問題,那麼說到這裡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就很重要了,可能在不知不覺就會幫助我們更加迅速的達到目標,但是優質的人脈關係並不是隨意就能擁有的。很多人在人脈關係培養的環節會產生不知道該怎麼進行人際交往,不單單知道是剛出職場的小萌新的問題,在很多成年人身上對這個問題也是十分的困惑。真正的人脈是能夠給你提供利益的人脈。這是一種很珍貴真難去獲取的資源。需要你付出精力、時間去維護。
  • 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脈網絡是如何建立的?
    太多的人把他們的人脈網絡想像成一個他們可以用來實現他們最終目標的名字列表。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做法。你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建立人你的脈網絡,當你真正這麼做的時候,你的人脈網絡將會成為你的一個真正強大的優勢。如果你想建立一個有價值的人脈網絡,你必須關注你能為別人帶來什麼,而不是別人能為你帶來什麼。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四種類型的人脈網絡:陌生的、熟悉的、親密的、有價值的。
  • 名門修譜:網際網路家譜,可以一個姓氏同修一本譜!
    網際網路家譜「亂世藏黃金,盛世修族譜」,在國家大力推動民族自信,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政策下,興修家譜,把傳統家譜數位化也成為迫在眉睫、且勢在必行的一種趨勢。近幾年隨時網際網路越來越貼近大家的生活,網際網路家譜也越來越普及,並且受到很多宗親家族的關注。網際網路家譜,一改傳統家譜繁瑣的流程,一臺手機就能輕鬆地查譜、看譜、修譜,用碎片化的時間修譜,大大節省了傳統修譜所需花費的人工成本。網際網路家譜通過網絡的支持,可以一個姓氏同修一本譜,真正的實現姓氏通譜的理想。
  • 名門修譜:家譜中的繁體字,能不能改成簡化?
    在這些信息內容確認後,很多人會認為,家譜中的一些繁體字可以簡化,於是就有些宗親把舊譜中的繁體字簡化。或者有些宗親覺得家譜是有文藝色彩的典藏,應該用繁體,故而把簡體改為繁體。到底家譜中所用的字體,能不能隨意改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其實翻開以前的老譜,繁體字幾乎隨處可見。繁體字普及的原因,除了許多譜印刷的年代,習慣用繁體字外。
  • 名門修譜:離婚不好意思寫進家譜,子女怎麼處理?
    早前就有宗親跟小編提過,說他發現自己家的家譜,有部分記述得並不詳細。在找到一些數據後,才發現有的宗親和前妻離異沒有寫進家譜,結果前妻所生的子女就修到了後妻的名下。這種情況相信在很多家譜中並不難發現,這種不嚴謹的做法,往往會讓後人頭大,甚至在尋根問祖的時候,鬧出笑話。
  • 建立人脈網絡的五個步驟
    幸運的是,公司趕我出門的同時,也為我安排了一位再就業顧問,他提出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教我如何建立人脈網絡——這些建議我至今依然奉如圭臬。我不僅找到了一份不錯的新工作,使我的事業重新步入正軌,而且還結交了數百位朋友和顧問,幾十年來令我獲益良多。以下就是我對建立成功人脈網絡的分步指南。步驟一:確定你的人脈群體。首先,想好你要集中全力在哪個領域一展身手。
  • 「修譜說」中國人為什麼要建那麼多祠堂,祠堂和族譜有什麼關係?
    周代以後,士大夫逐漸開始建立宗祠,以便供奉祖先和舉行祭祀。到唐五代時期,民間開始建造家族祠堂,清代以後,祠堂開始在各大家族繁衍開來。最開始,民間每個家族的祠堂必須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而且還要從現田中每龕取二十分之一作為祭田。
  • 內向,不善關係的我,怎麼建立人脈?
    如果你發現,在畢業多年,跳槽多次,換工作時依然還要靠傳統招聘,而不是通過同事、朋友、獵頭等人脈資源,說明你的人脈,並不是真正的人脈。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霍曼斯在他的「社會交換理論」中指出,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 揭秘日本森友學園關係網:通過層層關係與安倍夫婦建立聯繫
    原標題:揭秘日本森友學園關係網:通過層層關係與安倍夫婦建立聯繫   他的關係網是這樣編成的   「日本會議」只是構成籠池泰典龐大關係網的一環。和其「並肩作戰」的還有一個名為日本教育再生機構的組織。
  • 還在因為沒有人脈而發愁?知道這4點,人脈社交不用愁
    在社交場上建立有限人脈,絕對是有訣竅的。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就是要學會與人打交道,與人打交道就是要建立持久的人脈,在社交場上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覺得人脈是很難建立的一件事,但是我們在遇上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的時候就是要好好的發展自己,這裡有幾個人脈小訣竅大家可以看看,能不能對大家有什麼樣的幫助。
  • 人脈潛規則:真正的人脈,取決於你的價值!
    人脈即人際關係,它反映了你的人際認知和人際網絡。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也不是你認識多少大人物,而是你認識多少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人際關係,交往的積累與維持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認為,人脈越多,在你需要的時候一定會給予幫助。
  • 修譜-別把積德做成了缺德!
    修譜的目的在於將家族的歷史、文化、經驗等予以總結,將優秀人物樹立成家族成員學習追尋的榜樣,將仁孝節義和等優良家風代代相傳,從而達到家庭和諧、家庭人才輩出的良性循環發展局面。民間流行這樣一句話,壓修族譜,樂捐祠堂。意思就是對修譜一事是強制性的,而建祠堂就憑個人意願,能出多少出多少。
  • 中國民間資深收藏家鄒世友:秉承家和孝道,團結鄒氏宗親
    鄒世友,中國民間資深收藏家,他接觸收藏已有21年,從最開始的只是了解,到後來演變成了熱愛,於是,鄒世友在2015年成立了自己的收藏館。他藉助改革春風,依託網絡平臺,打造區域經濟一體化,創收藏文化品牌。在鄒世友宗親的正確引導下,鄒氏家族成員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共同營造集旅遊、休閒、收藏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服務體系。英雄是這個時代最閃亮的坐標,我們要將「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這種「陽光」照進子孫後代的內心,激勵每一位宗親,志不求易,事不畏難,有所作為,事無不為。
  • 結交人脈,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具備5種「心機」,人緣會越來越好
    人脈擁有著巨大的能量,打一個比方,它就好像人體中的經脈,雖然看不見,卻掌控著人體。有人說,這個世界上,一切巨大的成功,一切讓人想要擁有的「好東西」,都是給善於結交人脈的人準備的。這句話或許有些誇張,但真正厲害的人,的確都是人脈高手,善於通過各種人脈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
  • 喬氏修譜:電子版家譜製作詳解!
    文檔網絡選垂直。頂父的寫法:先豎寫父諱和第几几子(一般三個或四個字),然後選上(拉 黑),點開格式選中文版式中的雙行合一,字體楷書二號字點擊完成。 本名和配偶直接寫,選擇字體楷書二號字加粗。去網絡中,收 集頁眉頁腳的紋飾矢量圖。參考選用適合自己要求的版面設計。家譜編輯校對編輯修改校對定稿。除上述每一步驟需要仔細校對核實外,還要召集全體編撰 人員共同進行全面編輯修改,校對小樣,再定稿付印;出譜後發現有誤錄錯漏處, 還要用不幹貼製成勘誤表修改之;大的漏錄支、脈、房系,先行錄入底譜;待下續 修時處理。
  • 再窮也要站在富人堆裡:人脈勝過錢脈!(深度好文)
    一、無用社交根本不會給你帶來有價值的人脈當今時代,人脈的價值不可否認。在工作場所,擴展和積累人脈似乎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程。有個同事對各種社交活動很感興趣,從晚宴到行業峰會,他從來不會錯過。為何我的同事花這麼多時間與人交往,卻不能在關鍵時刻建立「關係網」?理由很簡單:他深陷「無效的社交」之中。
  • 墨玉縣:鄉村旅遊悄然興起
    新疆新聞在線網消息(通訊員阿地拉):隨著鄉村生態休閒旅遊的不斷升溫,墨玉縣加汗巴格鄉達裡亞博依村民宿旅遊悄然興起。農家樂的發展,帶動了個體商戶經營、種植和養殖等產業的興起,形成產業聯動。「村裡依託旅遊業大力發展鵪鶉養殖、鴕鳥養殖、肉牛養殖、大棚蔬菜種植等,帶動了農副產品銷售,同時帶動村裡300餘人增收致富,達裡亞博依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旅遊村。」村黨支部書記馬合木提·買吐送說。
  • 人脈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你還沒有意識到嗎?
    經濟學家認為人際關係能給人帶來一種效用,就是如同某一種物品給人帶來的滿足程度,如米飯能填飽肚子,是米飯給人的效用,衣服能給人禦寒,是衣服給人的效用。因此,與合適的人建立穩固的關係至關重要。
  • 高手眼中的人脈關係,原來是這樣的!看完才發現我錯了
    人們常說:人脈就是我們的財脈。既然人脈如此重要,什麼樣的人可以算作我們的關係網呢?有人說我是做銷售的,和很多企業主打交道。這些企業主是我的私人聯繫人;也有人說,我的兄弟和朋友遍布全國,我只要喊一聲,他們就會千裡迢迢趕來幫忙,他們就是我的人脈。這些觀點似乎是正確的,但卻相當模糊事實上,這些都是不準確的。如果你想給自己下個定義,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幫助你的人才是你的人脈,而那些能幫你但你幫不了他們的人,大多都不算是你的人脈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