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多肉就選山地玫瑰,綠油油的玫瑰花不凋謝,皮實好養
玫瑰,實為薔薇目薔薇科的一種落葉灌木,植株的典型外在特徵有枝莖天然長著鋒利的小尖刺,花朵多以重瓣形式出現。除了人盡皆知的示愛含義外,玫瑰這種植物的文化底蘊深遠而豐厚。
過去,我國因植株枝莖帶刺的緣故,將之視為刺客、俠客等正氣凜然人士的象徵;相對的,西方國家則賦予它們嚴守秘密的特殊指代。總體上,玫瑰更多是作為男女間情意寄託和傳遞而存在,往往不同數目及花色的植株具體表示的意思有所差別。
不過,尋常品種的玫瑰見得多了,難免失去新意,帶給人們一種豔俗之感,畢竟物以稀為貴嘛。鑑於這點,今天小花就想為大家安利一種很不一樣的植物,雖名字中帶有玫瑰二字,本質卻是多肉,有打算入手新株的朋友可將之作為參考。
首先,山地玫瑰早前指的是原景天科山地玫瑰屬門下的一類植物,現下已被納入蓮花掌屬,普遍可於當年冬天一直旺盛生長至來年的春天,由於植株畏高熱的緣故,它們只能以休眠方式順利度夏。差不多等立秋後,山地玫瑰便紛紛解除狀態,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它們就會在天氣變冷時順勢開啟新一階段的生長模式。
其次,山地玫瑰長有的肉葉基本都呈蓮座狀排列,大小株之間的差距很大,前者隨便可長至三四十公分,而後者僅僅才2~4公分,最多不會超過5公分。
作為出錦型多肉,山地玫瑰所呈現出的葉色受生長環境及自身屬性的影響,前期時植株常見的顏色有灰綠、嫩綠、深綠以及藍綠這幾種,當接收有充分的散光照射後,它們的葉片上就會出現紅褐色的斑紋。其中,少數品種的植株表面還分布有一層白粉色的細小絨毛,外觀很是別致好看。
小花認為,不可否認,玫瑰不愧在我國植物界身居高位,雖然外表看起來無比嬌弱,實則近年來人們意外在它們身上發掘到了優越的抗病性和耐寒性。
此外,在觀賞價值之餘,玫瑰本身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如今市面上不乏各種以它作為原材料的產品,其充分包攬了食品、日用品等多個行業。當然,上文中提到的山地玫瑰這一特殊的多肉植物,也頗具觀賞及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