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3》刻意避開《演員請就位》的「鋒芒」,也學會了向「流量」低頭。
去年《我就是演員2》主打「巔峰對決」,算是正經地做了一檔演員請就位的節目。圍繞著演技,邀請來專業演員正兒八經地PK演技,貢獻了一場又一場的「巔峰對決」。奈何這樣的「正規軍」卻被「雜牌軍」完敗了,不論是熱度與話題度,都拼不過《演員請就位》,最後吃了啞巴虧。
既然正經嚴肅的幹不過八卦有爭議的,節目組也學「乖」了。
《我就是演員3》為了適應市場,又做了不小的調整。既要兼顧演技又想要有話題爭議,於是索性也來了個「大雜燴」。演員既有想翻紅的演技派,也有想演戲的流量愛豆;導師既有影后章子怡坐鎮,也有能「搞事」的毒舌於正,還有敢批敢怒的李成儒擔任演員召集人,外加劉天池、張頌文、郝蕾擔任演技指導。
這樣的陣容堪稱「王炸」,既有流量又有話題爭議,同時還能保證有專業的演員來貢獻演技,有專業的演技派來鎮場。
果然,首期節目上線後立馬又引發了新一輪的追綜熱潮。
第三季首期戰果輝煌:微博綜藝榜TOP1,首播收視率2.585第一,主話題&衍生話題閱讀量突破78.8億,全網137個熱搜。
好傢夥,完美接棒《演員請就位2》啊。愛豆李汶翰跨界演戲果真沒讓吃瓜觀眾「失望」,表演讓人看得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針氈!貢獻了一段能讓導師與觀眾暢快開噴的表演。也讓李誠儒過了嘴癮,令毒舌於正有了爽點,犀利點評立馬挑起了觀眾看劇的熱情。
總之第一期節目整體看下來是看點與爭議並存了,節目組目的達到了。但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的:
「爽」死了於正,「累」死了張頌文
愛豆跨界、軋戲、演員尬演讓毒舌於正懟得非常爽!
但說實話,於正也沒比郭敬明好到哪去!作為導師點評時,兩人一樣喜歡跑題,自說自話,不具體談演員表演的細節,很喜歡說別的以表現自己有多專業嚴格,比如第一期就說到什麼跨界,軋戲等等,對演技上的細節避而不談,對演技的指導基本無。
於正與郭敬明真的很知道如何製造話題上熱搜,這兩人在各自的節目各有話題,但實際上,挺討厭的。比如第一期,就不太喜歡於正老是一臉嘲諷的看別人表演,一副老子最diao的樣子,有問題說問題,老是一副我最專業我最厲害的樣子很令人厭惡。
對比張頌文的點評,就顯得非常專業且令人非常舒適。他會從表演的背景、人物的性格來幫演員全面分析,指出演員存在的問題,甚至於拆分來為演員講戲該如何演才對。
張頌文老師太讓人敬佩了,點評的每句話都條理清晰,有依有據,最關鍵的是指出你好與不好的地方,還給你指導如何去糾正,真是太難得了。
節目裡張頌文為了真正能給演員言傳身教,也會親身示範,第一段試戲失敗那段表演就令不少觀眾為之動容了。那種人在社會,求職,碰壁,跟家人打電話時報喜不報憂的複雜心態,張老師詮釋得真好。
用表演這樣的精英藝術去對標大眾娛樂,用張頌文這樣的職業演員去陪練業餘流量。這不叫降維打擊,這叫配置錯位。
但總不能一直cue張頌文老師上臺給做示範吧,一期節目下來不下三次cue他「能給我們做下示範嗎」,主持人如此,李誠儒章子怡也如此,你們也是導師,也是戲骨,為何你們自己不示範,非得「逮」著張頌文上,給我要「累」死了張頌文的感覺。
像張頌文這樣的人,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深耕細作,默默無聞,有著過硬的手藝和獨特的秉性,低調內斂,並不一定是真的不想被人關注,而是相比之下更加愛惜自己的羽毛,不屑於去爭去搶去吆喝。
既想讓這些人被更多人知道,又害怕被更多人知道,擔心他們被架上高速列車後,過度地消耗,不管是欣然接受還是身不由已,再出來的東西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不過還是真的好希望像張頌文這樣好的演員,能得到更多的演戲機會,能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掌聲!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