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地攤自古以來就有,無論朝代更換,還是社會興衰變遷,都沒有中斷它的延續。一個市井城市的繁華熱鬧程度,大多取決於擺攤的多少,它不僅繁華了城市,同時也活躍了經濟, 前幾年一些城市嚴禁在街上擺攤設點,對擺地攤進行清理整頓,擺攤小商小販不見了,大街小巷也日漸冷清,失去了往日的喧囂繁華。現在又允許可擺攤設點了,地攤王者歸來了!
前段時間,成都就因為放開「地攤經濟」而獲贊。成都從3月16日開始城管允許擺地攤,兩個月時間增加80000個就業崗位。現在成都大街小巷一片熙熙攘攘,男男女女一波接一波,好不熱鬧,成都這次走在了前面,且取得了實效。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被裁員被降薪,搞活夜市、準許馬路擺攤成了一項立竿見影的惠民舉措。成都地攤一放開,一下解決了10萬人的就業,鄭州、西安等大城市也在積極跟進中。
有人擔憂地攤經濟王者歸來,會不會使每況愈下的實體店雪上加霜呢?眾所周知, 這些年隨著電商的崛起,直播帶貨的火爆,實體店生意是每況愈下,大街小巷招租轉讓廣告隨處可見,實體店被電商網購打得滿地找牙了,現在再放開擺地攤,是否會在實體店的傷口上再加一把鹽呢?其實不會的,實體店沒生意主要在於街上行人少了,街上冷冷清清,人流量少,實體商鋪的生意肯定可想而知,而一旦放開擺攤設點,街上有了人氣,更會引來更多的人流量,因為人們都是喜歡熱鬧的,人們上街閒逛了,看到什麼就會衝動去買什麼,看到好吃的也會順便也會在外面吃喝,地攤經濟和實體店相輔相成唇齒相依,並且地攤貨與實體店的貨有品質上的不同,有人喜歡好的貴的,有人喜歡差點的便宜的,只要街上有了人流量後,無論對擺地攤還是實體店,都會帶來生意,促進消費提振消費。地攤和店鋪同時存在了千百年,也沒有見到哪個店鋪受到影響,實際上地攤和店鋪的經營方式相互之間的競爭很少,地攤和店鋪在商品上就存在差異,地攤只是一種補充,並且在經營時段上本身也不同,是雙贏的。
地攤貨是一種廉價貨的代名詞,擺地攤主要是銷售模式相對靈活,投入的資金比較小,屬於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購買的一般都是隨性而至的消費者,很少存在較為固定的客戶群力,主要是以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購買。而網購也是由於價廉物美深深著吸引著人們的眼球,這幾年不能擺攤設點,以價廉物美著稱的某多多異軍突起就是明證。
這些年來越來越多人習慣網購了,現在允許擺攤設點,地攤經濟的一個特點就是價格實惠,甚至比網上還便宜,並且看得到摸得著,一旦地攤經濟能夠火爆起來,那肯定會拉來一些人氣客流,吸引一些人到線下來買。街上有了地攤,熱鬧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來逛街,就會有消費,人是便捷控,那裡省力就往那裡去。某寶,某多多幾乎都是地攤貨啊,網購大多買的還不是地攤貨,而到街上買地攤貨起碼還能看見隨便選,電商只讓那少數幾個人富了,一個條目下來,也就是排在前面的頭部賣家有錢賺,其它的也就是陪跑而已,擺攤設點卻能讓更多的人有飯吃。經濟就是在良性循環中發展起來的。
現在允許擺地攤一下子又讓人有了逛街的欲望,街頭賣的什麼都有,小吃的,賣菜的,各種飾品,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地攤和門麵店本來就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地攤多了,逛街的人越來越多,相伴而行的也越來越多,既然出來了就順便逛逛街逛逛商場唄,你到街上你看看就明白,那些能擺地攤的地方的實體店生意都比較好比較旺,無非就是人流大嘛,有人氣會帶動店內商品銷售,反而促進店鋪的營業收益,擺地攤帶來的經濟增長,還有利於小種植農戶直接與城市低層人士交易,減少物品流通環節,使得菜價更低,電商平臺豈能同日而語?某寶某多多面對來勢洶洶的地攤經濟會瑟瑟發抖嗎?
沒有人氣,啥生意都不好做。讓錢流通起來,就有希望。當然,有理有序合法經營和監管也必不可少。但願這次的允許擺攤設點中,能讓中下底層都能分到一杯羹。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