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去年賣了2170億吊打88億的李寧 其他運動品牌怎麼樣

2021-01-15 小咖有話說啊

在國家政策利好及體育宏觀需求持續穩健增長的推動下,國內體育運動市場維持蓬勃發展勢頭 。當然,競爭也在進一步加劇。

除了像本土老牌企業安踏、李寧外,耐克、阿迪達斯、安德瑪等國際運動品牌也早早的加入了該場戰爭,且佔領的市場份額還不小。更多國人因為品牌效應、優質服務、質量安全、好口碑以及潮流跟風等原因更願意購買外資品牌。

小咖從近來的營收、淨利潤、毛利率、受歡迎程度,以及各集團情況等方面切入,對比了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安德瑪、亞瑟士、安踏體育和李寧在內的7大國際國內運動集團的市場表現。

集團簡介:

耐克集團:耐克作為當今第一的運動品牌集團,被譽為是「近20年世界新創建的最成功的消費品公司」。從1972年至今,耐克一直在成長,品牌也從單一品牌發展成多品牌集團。旗下除了有同名品牌耐克外,還有包括CONVERESE匡威、JORDAN、Cola Haan、UMBRO等等。

阿迪達斯集團: 阿迪達斯作為一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德國運動企業,旗下有主要生產運動系列的三道槓;復古休閒系列的三葉草;時尚系列的Y-3;以及收購的健身品牌銳步Reebok。

彪馬集團:PUMA(彪馬)是德國運動品牌,設計提供專業運動裝備,產品涉及跑步、足球、高爾夫乃至賽車領域。集團擁有的品牌為PUMA、Cobra高爾夫和Tretorn。

安德瑪集團:安德瑪作為全球高端功能性運動品牌之一,成立於1996年。2011年正式登陸中國,在上海開出首家旗艦店。2015年其全球第二大旗艦店在也上海淮海路開業。據其官網顯示,目前其在中國已有超446間線下門店。

亞瑟士集團:Asics是日本鬼冢八喜郎創立的跑鞋運動品牌,前身是Onitsuka Tiger(鬼冢虎)。該品牌堅持高科技、高品質的標準,研發了多項專利,將防止穿著者受傷與運動樂趣相結合,奠定了全球第五大運動品牌的地位。

如今,鬼冢虎只是作為asics旗下的一個復古經典鞋款的品牌,類似adidas的三葉草;而同名品牌asics則更多的針對那些專業運動員或者是運動愛好者,有較強的專業和功能性。

安踏集團:安踏品牌始創於1991年,在2007年於港交所上市。主要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和行銷安踏體育用品,在中國向大眾市場提供專業的體育用品,類型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近年更全力開展「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聚焦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透過多元化的品牌組合,包括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 DESCENTE、SPRANDI、KINGKOW、KOLON SPORT及NBA 品牌,發掘中國大眾及高端體育用品市場的潛力。

李寧集團:李寧公司是由」體操王子」李寧先生在1990年創立的體育用品公司,2004年6月於香港上市。李寧公司擁有品牌營銷、研發、設計、製造、經銷及零售能力,產品主要包括自有李寧品牌生產的運動及休閒鞋類、服裝、器材和配件產品。旗下品牌包括同名品牌李寧、李寧YOUNG、ING、彈簧標、紅雙喜、Lotto(樂途)、Kason(凱勝)、Aigle(艾高)和Danskin(單仕競)。

經營效率:

耐克集團2017財年營業收入為344億美元;同比增長6%;毛利率下降160個基點至44.6%;淨利潤為42億美元,同比增長13%,每股攤薄收益為2.51 美元。同比增長16%。

阿迪達斯集團2017年全球銷售增長15%至212.18億歐元,2016年為184.83億歐元。運營利潤增長了31%至20.70億歐元,2016年為15.82億歐元。公司持續運營業務的淨收入增長了32%至14.30億歐元,2016年為10.82億歐元。剔除一次性稅收負面影響因素,歸於股東的淨收入增長15%至11.73億歐元,2016年為10.17億歐元。2017年,阿迪達斯品牌和銳步品牌在幾乎所有地區的合併銷售額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其中,公司的重點市場大中華區和北美銷售增長突出。

彪馬2017年業績,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5.9%,達到41.36億歐元,這一數據創下歷史新高。鞋類產品貢獻最大,銷售額同比增長21.4%至19.75億歐元;跑步、綜訓以及運動時尚產品增幅最大。受益於女性運動時尚的優異表現,服裝銷售額同比增長8.1%,至14.41億歐元。淨利潤達到1.36億歐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銷售額增幅最大,達到19.1%;美洲地區次之,同比增長11.6%,亞太地區為10%。其中,中國和澳大利亞是主要增長動力,銷售額均呈現兩位數增長。

安德瑪集團2017年總收入49.77億美元,同比增長僅3.13%,虧損4826萬美元,淨利潤同比下滑75.6%。此外,毛利率的下滑也是關鍵因素。2017年,安德瑪的銷售成本增至收入的55%,2016年和2015年的這一佔比分別是53.6%和51.9%。安德瑪表示,在原料獲取、產能等供應鏈問題上遇到了麻煩,加上不當的庫存管理,安德瑪的毛利率目前在45%左右,但該公司預計2018年有望將增長近50個基點至45.5%。

亞瑟士2017年(截至12月底)淨銷售額4001.57億日元,2016年為3991.07億日元。2017年營業利潤195.71億日元,2016年為254.72億日元。2017年淨利潤129.70億日元,2016年為155.66億日元。

安踏體育2017年營收166.9億元,同比增長25.1%,淨利潤30.9億元,同比增長29.4%,創最好企業績。2017全年,安踏集團總共銷售超過6000萬雙鞋;超過8000萬件衣服;有超過10000家門店;突破1000萬會員;直接創造就業超過10萬人。安踏的市值突破1000億港幣,位居全球行業第三位。

李寧集團2017年全年收入88.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公司2017年經營溢利為4.46億元,同比增長16%。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達到5.15億元,同比2016年下滑近20%。其中,李寧品牌收入88.19億元,佔總收入的99.4%,較去年同比上升11.3%。

受歡迎程度:

正如上文所述,國民對國外品牌有著天生的好感,這也成了國外品牌瓜分中國市場份額的一大優勢。據2月份環球網聯合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就外資品牌相關話題展開網民對外資品牌好感度的調查顯示,在外資運動、戶外用品品牌中,耐克和阿迪達斯分別以53.9%和48.4%的佔比摘得受訪者最喜歡的外資運動品牌,和排名第二的運動品牌。

兩者的受歡迎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外資運動、戶外品牌;位列第三的新百倫居提及率為21.2%,第四的探路者居則為21.0%。

綜上所述,國外運動品牌鑑於其悠久的歷史、廣闊的市場和優質的產品等背景因素,目前價值確實要比國內本土品牌高出一截。但隨著我國對體育運動的政策傾向,加之運動品牌自身的發展,兩者之間的距離已在縮小,甚者有一些方面已經超越了對方。

就拿上文的毛利率來說,安踏體育近兩年的數據都只僅次於阿迪達斯,位列第二,超越了包括耐克在內的上述4個品牌。而李寧在毛利率方面的表現也不差,除了去年因比彪馬低了0.2個百分點而位列第4外,2016年也是上述品牌的top3。

同時,安踏體育和李寧近來也在發展國際路線。前不久,李寧首度踏上紐約時裝周。得益於場上的驚人表現,其股價一路上漲,短短40天裡,市值暴增近60億港幣。3月16日,李寧(02331.HK)股票達到了過去52周最高價8.49港幣,市值創下5年來新高——183億港幣。要知道,在時裝周之前,其市值僅有125億港幣。

而安踏也在美國舊金山的Nice Kicks鞋店限量發布其最新推出的以湯普森和愛犬為設計元素的KT系列球鞋KT3-Rocco,場面十分火爆。據安踏籃球總經理徐陽介紹,有近1000人前去排隊購買,有的甚至提前4個多小時就在門口排隊了,這也是中國品牌球鞋首次在美國引發排隊搶購的熱潮。

或許某一天,外國人也會因穿著安踏和李寧而極具價值感。

相關焦點

  • 又一運動品牌強勢崛起:一年能賣360億,僅次於耐克、阿迪達斯
    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他們不僅注重質量和品牌,還很在意產品是否能夠彰顯個性。而這種消費習慣上的變化,在運動鞋這種產品上體現得非常明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穿運動鞋。過去,皮鞋是大多數人的首選,而如今,款式多樣的運動休閒鞋可以滿足人們不同場合的需要,不再局限於只在進行和運動相關的活動時才能穿著。
  • 再次崛起的國產運動品牌:曾在中國僅次於耐克,現年營收百億左右
    在中國運動服飾品牌的發展歷程中,2010年似乎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前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各爭其豔,但在這之後幾年裡國產運動品牌相繼進入了寒冬期。如今,在經歷了數年的調整期後,國產運動品牌又開始走向復甦,而在這復甦的過程中又要以曾經的國產運動品牌霸主李寧的復甦最受人關注。
  • 比李寧還年輕的美國運動品牌,卻已在中國市場年入帳141億
    運動品牌,人們能想到的一般都是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安踏等。耐克成立於190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阿迪達斯歷史短一點,也有70多年;而1990年成立的李寧,距今僅有30年歷史;安踏還要比李寧「年輕一歲」。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迪卡儂
    二季度銷售明顯回暖,各品牌均取得了好於預期的零售表現。二季度,FILA品牌的銷售錄得10%—20%正增長,安踏其他品牌錄得25%—30%的同比增長。其中,迪桑特(Descente)二季度銷售同比增長超過60%,Kolon期內的銷售錄得正增長,此外,安踏電商平臺的銷售在二季度同比增長80%。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探路者、迪卡儂
    二季度銷售明顯回暖,各品牌均取得了好於預期的零售表現。二季度,FILA品牌的銷售錄得10%—20%正增長,安踏其他品牌錄得25%—30%的同比增長。其中,迪桑特(Descente)二季度銷售同比增長超過60%,Kolon期內的銷售錄得正增長,此外,安踏電商平臺的銷售在二季度同比增長80%。
  • 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市值2800億僅次於耐克,一條褲子賣到近千元
    2020年,運動品牌商的日子並不好過。耐克(Nike)2020財年第四財季(3-5月)營收63億美元,同比下降38.14%;淨虧損7.9億美元,同比下滑179.88%,為此不得不擴大裁員計劃,其中大中華區計劃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
  • 李寧耐克阿迪達斯之中國暗戰(二)
    50%的市場份額,耐克約佔30%左右,阿迪達斯約佔10%左右,其他一二十家國內外品牌合約佔10%左右。  據主要幾家國內外體育用品銷售代理商向記者透露,去年一年,耐克在中國的銷售額為3億元人民幣左右,阿迪達斯已過億,而李寧達到了7億元。阿迪達斯市場推广部顧寅說,1999年阿迪達斯在中國的收入已不再虧損,達到持平保本。但據江蘇等幾個省級體育用品銷售代理商計算,耐克和阿迪達斯目前由於宣傳推廣等各項費用巨大,可能還屬虧損和市場鋪墊階段。
  • 又一個國產運動品牌倒下!本可比肩耐克阿迪,最後卻無奈退場
    眾所周知,在十多年前,也就是九零後讀高中的時候,湧現出了很多新型運動品牌,比如李寧、特步、361°、安踏和喬丹等,而之前的一些傳統運動品牌如回力、人本和卡帕等也是逐漸落幕,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些新型的運動品牌也是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尤其是學生,直接都「爛大街
  • 市值2800億僅次於耐克,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一條褲子近千元
    耐克(Nike)2020財年第四財季(3-5月)營收63億美元,同比下降38.14%;淨虧損7.9億美元,同比下滑179.88%,為此不得不擴大裁員計劃,其中大中華區計劃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阿迪達斯第二季度淨銷售額下降35%至35.79億歐元,淨虧損2.95億歐元,同時正在尋求"拋棄"銳步品牌。
  • 阿迪、耐克遭重創,國產運動品牌能否搶佔更多市場?
    以李寧、安踏為例,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這兩家國產運動品牌在營收等數據上均出現了超過兩位數的下滑態勢。但不同於阿迪、耐克的是,中國疫情的逐漸消散,讓他們有了喘息的機會。線下門店已陸續恢復營業、沒有傳出裁員、降薪的消息,對李寧、安踏來說,疫情帶給他們的陣痛,正在逐漸退去。
  • 李寧距離運動類品牌巨頭還有多遠?
    成績突飛猛進的李寧成了熱點話題,這個從運動中成長起來的運動品牌是否會成為運動類品牌的巨頭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因為我們相信李寧的野心並不會止於當下。企業收購、業務擴張、復出後的李寧一直在頻繁動作中,而且很有市場洞察力。
  • 在耐克阿迪達斯身後,這個賣瑜伽服的品牌快速崛起,市值達1600億
    耐克、阿迪達斯,無疑是全球運動品牌的領跑者,佔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這不意味著其他廠家沒有機會,例如安德瑪(Under Armour),便依靠運動緊身衣快速打響品牌。
  • 疫情衝擊,耐克、彪馬都巨頭都虧慘了!李寧卻大賺6.83億,股價應聲...
    花旗維持李寧「買入」評級,目標價32.53港元,行業中繼續喜好李寧及滔搏多於安踏。滔搏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看13.09港元。國內運動品牌二季度盈利下跌嚴重 安踏穩居行業龍頭對各大運動品牌來說,在全球疫情之下其經營業績大受打擊。
  • 疫情衝擊 耐克、彪馬都巨頭都虧慘了!李寧卻大賺6.83億 股價應聲...
    安踏此前發布盈利預警,其中數據顯示,安踏品牌2020年上半年度產品之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19年同期比較錄得10-20%低段的負增長。今年第二季度FILA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較去年同期錄得10-20%低段的正增長,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增長25-30%。
  • 2018年「雙十一」運動戶外品牌銷量排行榜TOP10:耐克第一
    據數據顯示:11月11日24時,隨著最終數字的定格,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達到2135億元,相比去年增長約27%。相比於2009年的0.5元成交額,增長超過4200倍。同時,今年天貓雙11全天物流訂單量達到10.42億,再創新紀錄,進入1天10億包裹的時代。
  • 李寧10億庫存危機
    李寧失血:武漢或有一成以上店鋪關門昨日,記者走訪了李寧世貿廣場店、亞貿廣場店、銷品茂店、摩爾城店等12家店鋪,發現2家已經關門。「9月份,李寧專櫃就撤出了,換成了戶外品牌『探路者』」,在菱角湖萬達廣場1層,導購員告訴記者:「以前生意一般。」江漢路靠近輕軌站的一家李寧專賣店,也悄然變成了耐克店。店員稱:「今年8月份李寧就撤店了。」
  • 國產運動品牌一哥:市值一度超越阿迪達斯,耐克慌了
    而且,如今李寧和安踏之間的差距,要比當年安踏和李寧之間的差距,更大。在Brand Finance品牌評估機構發布的「2019全球最有價值TOP50服飾品牌」榜單中,安踏以38.7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列這一榜單的第21位。
  • 國產運動品牌一哥:市值破2千億,如今吊打阿迪,耐克開始慌了
    安踏穩坐國產運動品牌一哥的位置,市值更是突破2千億,如今吊打阿迪,還有了碾壓耐克的勢頭,其他比較流行的運動品牌也開始慌了。雖然是中國本土品牌,但是安踏憑藉穩健的實力成為了全球知名品牌,在眾多運動品牌中闖入了前五十名。如今的安踏市值已經遠遠超越了阿迪,位列世界運動品牌的季軍寶座。
  • 耐克的手終於伸向高層,離職成本高達2.5億,全力支持品牌數位化
    自從去年年底,耐克決定換掉在公司工作了40多年的老CEO,Mark Parker,選中在科技界玩兒的風生水起的John Donahoe擔任此職位,可以看出耐克投靠科技新力量的意圖十分明顯。當時,就連Mark Parker也曾對自己的接任者讚不絕口,說John J.
  • 福建低調富豪:掌舵中國第一運動品牌,身價高達459億
    福建低調富豪:掌舵中國第一運動品牌,身價高達459億推薦語: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康和運動的重要性。相信在未來,年輕人會更加注重健康生活,體育消費人群也將呈現穩步擴張之勢,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