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神詩話:七絕·夏日午後自嘲,用韻平水韻平聲六麻

2020-12-14 騰訊網

詭神詩話:七絕·夏日午後自嘲,用韻平水韻平聲六麻。

春去多時忘落花,

酒醒午後漫思茶。

白雲依舊無心卷,

恍覺鳴蟬似雨蛙。

後記:午後酒醒,忘記年月季節,算來春去多時,落花再無蹤跡,再望窗外天晴少雲,時有蟬鳴,恍然不知身在何處,唯有自嘲而笑。

作者自註:

1、格律:七言絕句仄起入韻,格律基本要求: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首句第一字、次句一三字、三句一三字、尾句首字皆可平可仄。本詩平仄:忘,作仄聲,醒,作平聲,覺,入聲,當仄聲。

2、漫思茶:很想喝茶之意,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有「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3、無心卷:沒有心思捲起之意。

4、恍覺:恍然發覺之意。

5、雨蛙:本是青蛙之一,南方多見,鳴聲清亮,此處亦指待雨之蛙,青蛙喜於雨天鳴叫。

相關焦點

  • 詭神詩話:七絕·冬日鴛鴦,用韻平水韻平聲五微
    詭神詩話:七絕·冬日鴛鴦,用韻平水韻平聲五微。淺水清沙偎白首,暖陽冬日浴紅衣。韶華易逝人將老,但守真心便不微。2、淺水清沙:秋冬時候天地清明,水位下降而顯水淺沙清,楊萬裡《壕上》有「壕上朝來眼頓明,小風淺水寫秋清。」3、偎白首:白頭鴛鴦互相依偎,若世間老人親暱相擁。
  • 詭神詩話:七律·中元節,用韻平水韻平聲四支
    詭神詩話:七律·中元節,用韻平水韻平聲四支。中元流火秋涼轉,陽界陰間解禁時。新米一杯懷祖德,河燈千裡寄親悲。4、新米一杯懷祖德:七月十五原是小秋,有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5、河燈千裡寄親悲:中元節習俗素有「放水燈照冥」,古人以陸為陽,以水為陰,水中放蓮花燈,便可為鬼指路。6、施孤:是以食用物品施給無主孤魂,使其儘早投胎轉生之儀式。
  • 平水韻中的「上平聲」第一韻
    「東」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一韻部。 北宋時官修的《廣韻》本有206韻,平水人劉淵根據唐代人寫詩的實際用韻情況,將206韻合併成107韻;後來平水人王文鬱又縮減為106韻,這106韻就被稱為「平水韻」,也叫「詩韻」。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為格律詩用韻的韻腳字。
  • 詭神詩話:霜天曉角·女牛安在,用韻詞林正韻第五部
    詭神詩話:霜天曉角·女牛安在,用韻詞林正韻第五部。女牛安在?銀河何曾改?天上人間遙應,燈射遠,雲卷彩。樓外,風颯灑,秋思似鳴籟。卻羨月曾今古,萬水越,千山邁。自註:1、霜天曉角:詞牌名,以林逋《霜天曉角·冰清霜潔》為正體,雙調四十三字,前片四句三仄韻,後片五句四仄韻。2、女牛:中國神話傳說之牽牛星與織女星。
  •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押的是詞韻、曲韻、還是平水韻?
    前言詩有平水韻,詞有詞林正韻,曲有中原音韻。馬致遠生活在宋元之間,天淨沙是常見的曲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押的是什麼韻?是詞韻、曲韻、還是平水韻?首先,唐宋人沒有詞韻,填詞也是用詩韻。馬致遠這首小令顯然不是用詞林正韻。那麼用詩韻還是曲韻呢?
  • 讀《笠翁對韻》,探尋「平聲三十韻」
    他一生著述甚多,除《笠翁對韻》外,還有《閒情偶寄》《笠翁十種曲》《李笠翁曲話》《李笠翁一家言》等。《笠翁對韻》以「平水韻」平聲三十韻為目編寫而成。「平水韻」本自《廣韻》的206韻,劉淵、王文鬱等人先將其合為107韻,又減為106韻,沿用下來,成為後人科舉考試用的官韻。因為劉、王二人都是平水人,故稱「平水韻」。
  • 七絕《秋夜情長》平水韻
    七絕《秋夜情長》平水韻 七絕《秋夜情長》平水韻 一庭明月鎖清秋, 把酒歡歌解盡愁。
  • 中華新韻和平水韻中的「平」與「仄」
    中華新韻是在普通話基礎上重新整理的。普通話的聲調分為「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其中「陰平「和「陽平」為「平」,「上聲」和「去聲」為「仄」。簡單吧?平水韻在隋唐時更複雜,以後歷朝屢次合併簡化,至康熙合併為106韻。平水韻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其中「平聲」為「平」,「上、去、入」為「仄」。
  • 讀詩作詩 怎樣掌握平水韻的規律?
    前言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掌握平水韻的規律?既然問到平水韻,自然是指舊體詩詞的創作,僅僅是閱讀古詩的人,大多數不關心什麼古韻、新韻。平水韻當然有一定的規律,不過對於對現代人來說。一、 韻部現代拼音中,同樣韻母的字讀起來押韻,但是未必在平水韻中是一個韻部,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在平水韻中,大部分韻部,我們現代人是比較難分辨的。
  • 唐詩為何竟然都符合清代的平水韻?
    後有了「同用」的規定,允許人們把臨近的韻合起來用。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併為107韻。1223年,山西平水官員金人王文鬱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個韻部。元初陰時夫著《韻府群玉》106韻。明以後則沿用106韻。
  • 詭神詩話:霜天曉角·女牛安在,女牛安在?銀河何曾改?
    詭神詩話:霜天曉角·女牛安在,用韻詞林正韻第五部。女牛安在?銀河何曾改?天上人間遙應,燈射遠,雲卷彩。樓外,風颯灑,秋思似鳴籟。卻羨月曾今古,萬水越,千山邁。自註:1、霜天曉角:詞牌名,以林逋《霜天曉角·冰清霜潔》為正體,雙調四十三字,前片四句三仄韻,後片五句四仄韻,有辛棄疾《霜天曉角·旅興》、範成大《霜天曉角·梅》、納蘭性德《霜天曉角·重來丁酒》等。2、女牛:中國神話傳說之牽牛星與織女星。
  • 詭神詩話:江城子·夜行,水遠山高路漫長,夜蒼茫,夜未央
    詭神詩話:江城子·夜行,用韻詞林正韻第二部江陽。 水遠山高路漫長。夜蒼茫,夜未央。 風聲嗚咽,心事漸難藏。千裡獨行南北遠。星月隱,偶微光。
  • 風撩曉野千重韻,日拂春江萬裡波;下平八韻春詩,惹我情濃頌墨多
    《七律·頌春》(平水韻下平五歌)一樹黃鵬對唱歌,滿山翠黛疊巍峨。風撩曉野千重韻,日拂春江萬裡波。詩裡凝香爭綻放,畫中尋句慢琢磨。韶光總愛催花語,惹我情濃頌墨多。《七律·詠春》(平水韻下平六麻)曉門開啟燕歸家,又見鵬鴻棹日霞。風掠梨園香曳雪,煙燻柳岸絮飄紗。詩弦遣興隨彈撥,平仄抒情任疊加。啼鳥伴吟流水賦,聲聲著韻唱春華。
  • 《平水韻》的意義和使用方法
    平水韻的「平上去入」平仄區分法與普通話平仄劃分是有區別的。平為平聲,上去入則為仄聲,而普通話是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熟悉平水韻,是閱讀、賞析唐宋及他們以前的中國文學作品(詩詞歌賦)的必須條件。我們學習,背誦唐宋詩詞,為的是加強自己寫古詩的能力。 我們學習平水韻,為的是理解唐宋作品結構、意境營造的詩心。
  • 七絕十四首:又是雪花飄入夜,相思還度幾人家
    冬思《七絕·幽思》(平水韻下平六麻)匆匆一別渺天涯,望斷行雲月半斜。冬思《七絕·夜情》(平水韻下平六麻)東山初露一簾霞,嫋嫋炊煙繞幾家,未解簫聲何處起《七絕·落梅花》(平水韻下平六麻)寒林斜日樹棲鴉,暮色蒼茫掩萬家。酒裡不知愁幾味,閒庭猶唱落梅花。
  • 如何使用《詩歌常用十三轍同韻字表》
    例如,閱讀宋代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詩》一詩: 晝出耘田夜績麻má,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guā。 這首詩是首句入韻。「麻(má)、家(jiā)、瓜(guā)」的韻腹都是ɑ,它們在押韻的韻母「a、ia、ua」之內,這三個字是同韻。押發花轍「啊」韻。從《詩歌常用十三轍同韻字表》中查得:「麻、家、瓜」三個字出現在表內的左欄「發花轍」,屬平聲「啊」韻。 (2)韻母中如有韻尾的話,則要求韻尾也相同。
  • 詩詞寫作:格律詩中的押韻規律,平水韻的運用
    雖然一般的詩歌也講究用韻,但是格律詩卻將「用韻」推上了至高境界,所以格律詩便成就了自己在詩壇的特殊地位。一、關於韻01、本身定義:韻即為漢字除聲母或聲母及介音以外的部分,大家都學過拼音,肯定都懂這個。二、格律詩之押韻01、定義押韻就是用韻的方法,也叫壓韻或葉(xié)韻,即為詩詞歌賦中句尾用同韻部字的形式。押韻對于格律詩的作用就是使得音律順口且更便於記憶。
  • 錦字花箋香案滿,情融麗句愛凝君;上平七絕十五韻,雜詠醉詩文
    古典君分享一組上平七絕十五韻,在不甘寂寞的角落裡,輪迴著前世今生的悲喜。——皛玊題記萬樹千枝相怒放,芳菲墨野韻香中。《七絕·無題》(上平二冬)瑟雨蕭風動客容,山高故遠望江峰。雲煙滿目心空落,唯盼今生好夢從。
  • 平水韻表(建議收藏)
    平水韻(完整版)「平水韻」(平水韻部)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劉淵而得名。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7個韻部(其書今佚)。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錯用。隋朝陸法言的《切韻》分為206韻,過於細,唐代規定相近的韻可以合用,所以唐朝《切韻》實際簡化版為193韻。
  • 雨橫不怯秋波冷,星漫何哀寂夜長;七絕十首,浮名且作霧輕揚
    《七絕·荷意》(平水韻下平五歌)月灑清暉拂綠波,一泓碧水掩殘荷。花開花謝尋常事,春夏秋冬儘是歌。皛玊寄語:秋色連波,秋風零落。無邊落木蕭蕭,半窗日影橫斜。時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七絕·秋思》(平水韻下平六麻)古道殘陽影又斜,斷腸人寂念天涯。婉詞一曲幽幽唱,淚溼青衫片片紗。皛玊寄語:秋風秋雨,秋花秋月。飄寂淚,念天涯。愁腸入盞,輔以寂寥文字,更添清冷蕭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