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留不住,一紙永流傳。信息爆炸時代,有一種紙為了時間一天天流過的痕跡,也留下了每一天的烙印。總有一天我們打開它的時候,當時的記憶就會湧入腦海。它就是報紙,報紙是用新聞紙做的,屬於文化用紙,但我們的記憶卻不僅僅是新聞,我們或許記不住那個時候的文化,卻依然對當時的自己清晰可見。
老報紙,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失去時效性的報紙,老報紙發黃髮舊,但與個人歷史便有機地契合起來,應當說很具有紀念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老報紙的價值越能體現出來,很有保值作用,可以當傳家寶一樣世代流傳,讓後代子孫都能見著,它濃縮了時間,濃縮了社會,濃縮了你出生那一天的整個世界。上面塵封的是幾十年前你出生的那一天,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狀況。集報作為一個新的投資領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收藏者可以有所側重地選擇一些收藏價值較高的報紙,進行收藏。
有收藏價值的舊報紙是人們的寶貴財富,如果保管不好,不利於長久使用。
1、潮溼對報紙是十分不利的,因為紙張中非纖維素成分或殘留在紙張中的酸鹼、漂白粉等有害物質,在高溫、高溼度影響下,會造成紙張的老化和對紙張的纖維發生腐蝕作用。另外潮溼還能造成報紙的黴爛和蟲蛀。所以家庭存放報紙的書架、書櫃等要放在乾燥通風處。
2、各種光對報紙都有一定的危害,特別是日光的危害更大。因此,存放報紙的書架、書櫃要避免日光直射。對已經受潮、著水的報紙,要採取通風晾乾的方法,千萬不能放在日光下曝灑,以防報紙發黃變脆。長期存放報紙要防蟲蛀。存放報紙的書架、書櫃中可放些用紙包好的衛生球、天然樟腦精塊、樟腦粉等對人無害的防蟲藥物;並要經常翻動報紙,發現蟲蛀、鼠啃的報紙,要及時處理,防止蔓延。
3、存放報紙的書架、書櫃中要保持清潔。灰塵不僅汙染報紙,也容易引起蟲蛀和黴爛。受損的報紙要及時修補,尤其是報角的皺摺,要隨時整平。報紙染有指痕,可用棉花浸上肥皂水擦洗一兩遍,然後用吸水紙將水分吸乾。若染有墨水汙跡,可用吸水紙墊在染有墨跡的報頁下,用浸過雙氧水的棉球輕輕擦洗,爾後在上面覆上一張吸水紙,紙上壓上幾本較厚的書,當報頁陰乾後,墨跡就會消失。報紙受潮起黴跡,可用浸過明礬水的棉球擦洗,然後用吸水紙把水分吸乾。
特殊報紙:如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之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出版了「金箔報」,《人民日報》、《文匯報》等出版了「絲綢報」等,因其特殊的材質,成為收藏人士競相追逐的藏品。一張1997年的《文匯報:七一特刊》彩色絲綢報賣到5.6萬。
「**」報:由於其60年代(由於當時的社會的特殊性),加之相距時間較長能夠保存到今天的寥寥無幾,「物以稀為貴」,所以這類報紙的價碼與日俱增。
「錯誤報」:在有影響的報紙中, 偶然會出現個別錯誤的報紙,諸如漏印了報頭, 一面有字一面空白;版面排錯了;期數重複了,日期顛倒了,這類報紙可遇不可求,收藏價值也會增值。
老報紙:越老越稀有,越有收藏價值。清代最好,民國早年也可。像《京報》、《申報》、《漢報》等價格很高。
紅色報紙:革命根據地發行的報紙,井岡山時期最好,然後是延安。紅色報紙加上重要內容就是**文物。 重大歷史事件報:報導歷屆黨代會、申奧成功、成功加入世貿組織專題報等,都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本文為中國紙業網資訊中心原創,如需轉載需經我司同意,本網保留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