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神封穴——治療咳嗽氣喘、胸滿、嘔吐、不嗜食等

2021-02-22 中醫理療康復


導讀:按摩神封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胸滿、嘔吐、不嗜食等,神封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神封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神封穴位位置圖


   【圖解神封穴位的位置

    【神封穴的位置】位於人體的胸部,當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取穴方法1】仰臥位,在平乳頭的肋間隙(第4肋間隙)中,於胸骨中線與鎖骨中線連線的中點處,按壓有酸脹感。

    【取穴方法2】仰臥,在左右乳頭連線的中心為羶中穴位,神封是在羶中向左右外側旁開約三個指幅之處。

    【穴位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四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四肋間神經。

   【穴名解說

    【神封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

    【穴位含義】腎經經氣在此散熱冷縮。

    【名解】「神封穴」。「神」,與鬼相對,指穴內的物質為天部之氣。「封」,封堵也。該穴名意指腎經吸熱上行至此的經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步廊穴傳來的水溼風氣,至本穴後,水溼風氣勢弱緩行並散熱冷縮,大部分冷縮之氣不能循經上行,如被封堵一般,故名「神封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散熱冷縮後循腎經下行,少部分吸熱上行。

    【功能作用】降濁升清。

 

   【按摩神封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症】咳嗽氣喘、胸脅支滿、嘔吐、不嗜食、乳癰、及肋間神經痛等。

    【作用功效】神封穴,通乳消癰、降逆平喘。

    【臨床應用】現代用於治療賁門痙攣、心動過速、肋軟骨炎。

    【穴位配伍】神封穴配陽陵泉穴、支溝穴治胸脅脹痛。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針灸療法】神封穴,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內臟。

    【艾灸療法】神封穴,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7壯。


    【日常保健-豐胸穴位按摩】

    (1)按摩檀中穴:第一個穴道檀中穴是在兩個乳頭的中間。在這個位置你可以用大拇指來壓制,如果說你會感覺到很疼痛的話呢,你就用食指輕輕的柔。這樣大概堅持九秒鐘左右,然後放鬆,這樣大概反覆二十多次。然後壓下去的這裡九道大概差未幾三公分。

   (2)按摩神封穴:第二個穴道在間隔檀中穴和乳頭之間的穴道。兩邊都是,叫做神封穴。神封穴的壓法也一樣,就是用食指輕輕的壓下去。大概三公分,時間在九秒鐘。這樣持續差未幾十到二十次。


   (3)按摩乳根穴:最後一個穴道在乳房下緣的沿胸下圍的位置,叫做乳根穴,壓的方法也是一樣的。

✎投稿郵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刪除)


點擊下方讀原文】,查看近期課程安排!每天都在更新!

↓↓↓

相關焦點

  • 神技坊:每日一針——神封穴(氣喘、胸脅支滿、嘔吐、不嗜食)
    神封為經穴名(Shénfēng)。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神即神靈,封即封地,心藏神,神指心,此穴之所在為心臟所屬封地,故名神封。【腧穴釋義】55.55.55.....神,與鬼相對,指該穴內的物質為天部之氣。封,封堵也。該穴名意指腎經吸熱上行至此的經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步廊穴傳來的水溼風氣。至本穴後,水溼風氣勢弱緩行並散熱冷縮,大部分冷縮之氣不能循經上行,如被封堵一般,故名。55.55.55.......
  • 每日一穴:玉堂
    玉堂穴位於胸正中線,平第三肋間隙。玉堂穴位於胸部,橫平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玉堂穴的取法在羶中穴上1.6寸,胸骨中線上,平第三肋間隙,仰臥取穴。玉堂穴位於胸部,橫平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仰臥或正坐位,於胸骨中線平第3肋間隙處取穴。
  • 每日一穴|中府穴
    主治:氣喘,咳嗽,咳吐膿血,胸膈脹滿。注意事項:不宜直針深刺或向內斜刺,以免刺傷肺臟,造成意外。 穴位配伍:配尺澤穴治咳嗽.配肩髎穴治肩痛。配太溪穴、太淵穴、足三裡治肺結核。配定喘穴、內關穴、羶中穴治支氣管哮喘。配間使穴、合谷穴,治面腫。配雲門穴、天府穴、華蓋穴、肺俞穴,治哮喘。配風門穴、合谷穴,治寒熱、喉痺。
  • 每日一穴:步廊
    步即步行,廊即走廊,此穴在中庭旁,經氣至此,如步行於庭堂兩側的走廊,故名步廊。步廊穴主治胸腹部疾患:如胸脅支滿,咳逆嘔吐,喘息氣短,食欲不振,鼻塞不通,胸痛,咳嗽,氣喘,嘔吐,乳癰,胸脅脹滿,現代又多用步廊穴治療胸膜炎,肋間神經痛,支氣管炎,乳腺炎,胃炎,腹直肌痙攣,帶狀皰疹,支氣管炎,哮喘,嗅覺減退,鼻炎等。
  • 【每日一穴】庫房穴:治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咳吐膿血等
    本穴物質為氣戶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胃經經水有缺盆穴的潰散、氣戶穴的水液氣化,流至本穴的地部經水較為乾枯,經水中所含的脾土微粒則因無水的承載運化而沉積於胃經所過之處,如在庫房穴存積一般,故名。【按摩庫房穴位的作用】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咳吐膿血等【按摩庫房穴的功效】
  • 【每日一穴】神堂穴——治療脊骨疼痛、胸悶、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
    導讀:按摩神堂穴的作用與好處有治療脊骨疼痛、胸悶、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神堂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神堂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穴名解說】    【神堂穴】Shén táng(BL44),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穴位含義】心室的陽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名解】神,心神也,心氣也。堂,古指宮室的前面部分,前為堂、後為室,堂為陽、室為陰。該穴名意指心室的陽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 【每日一穴】淵腋穴:治療上肢麻痺、胸滿、腋下腫等
    【按摩淵腋穴位的作用】主要緩解治療胸滿、上肢麻痺【按摩淵腋穴的功能作用】寬胸止痛、清熱降逆、消腫通徑、化痰散結【淵腋穴位配伍】淵腋穴配支溝穴、大包穴緩解治療胸肋痛、肋間神經痛;淵腋穴配天宗穴、臑俞穴緩解治療肩關節周圍炎【針刺淵腋穴的方法】淵腋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艾灸淵腋穴的方法】
  • 每日一穴:鳩尾
    鳩尾穴的取法在臍上7寸,腹中線上,仰臥,兩臂上舉取穴。仰臥位,於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上,胸劍聯合下1寸處取穴。鳩尾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處。仰臥,兩臂上舉取穴。快速取穴:從胸劍結合部沿前正中線直下1橫指處即是鳩尾穴。
  • 【每日一穴】艾灸乳根穴,胸部問題都解決!
    乳根穴位於胸部足陽明經上,陽明經乃多氣多血之經,本穴位於乳房根部,有理氣活血、通經下乳之功,可治療乳房病,是治療乳房疾患及心前區疼痛的主穴。因乳根穴內對應於肺臟,又可治療胸肺病。主治疾病乳根穴主治乳癰,乳汁分泌不足,乳癖,乳痛,乳腺炎,胸痛,咳嗽,呃逆,膺腫,咳逆,哮喘,嘔吐,食噎,霍亂轉筋,難產,胎衣不下,肋間神經痛,氣喘,少乳,胸悶,慢性支氣管炎,胸膜炎,臂叢神經痛等。乳根穴主治乳癰、乳汁少、胸痛、咳嗽、呃逆。乳根穴主治胸肺、乳房等疾患:如胸痛、膺腫、咳逆、哮喘、乳癰、乳痛、乳少、嘔吐、呃逆、食噎、霍亂轉筋、難產、胎衣不下等。
  • 每日一穴 | 鳩尾
    主息賁,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噫喘,喉鳴,胸滿咳嘔,喉痺咽腫,水漿不下,癲癇狂走,不擇言語,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咳唾血,心驚悸,精神耗散,少年房勞,短氣少氣。
  • 每日一穴 | 羶中穴
    胸痺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呼吸困難、過胖、過瘦、呃逆、咳嗽、氣喘、咯唾膿血;產婦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縮等。《甲乙經》云:「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中,任脈氣所發,仰而取之」。此說歷代針灸典籍基本仿之。當今人們在臨床中結合男女解剖結構,使該穴的定位取穴更加準確而實用。其定位法為: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 治療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咳吐膿血的穴位—— 庫房穴
    ,有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咳吐膿血等作用,庫房穴的位置: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詳見本文圖解庫房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主治病症】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咳吐膿血等。    【作用功效】庫房穴,理氣寬胸,清熱化痰。    【穴位配伍】庫房穴配屋翳穴治胸肋脹痛。    【穴位方例】    1、內傷咳嗽    主穴:肺俞、太淵、三陰交。
  • 中府穴 雲門穴 天府穴 俠白穴 尺澤穴 孔最穴 列缺穴 經渠穴 太淵穴 魚際穴
    此穴可疏調肺經經氣,通經活絡,故可瀉四肢熱。主治咳嗽、氣短、喘不得息、胸滿、胸中煩熱、胸痛、引缺盆痛、傷寒四肢熱不已、癭氣、疝氣上衝心、暴心腹痛、脅痛引背、肩痛不舉、四肢逆冷、脈代不至。合(水)穴。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橈神經和頭靜脈,橈側返動、靜脈分支。主治咳嗽,氣喘,咯血、胸部煩滿,咽喉腫痛,肘臂攣痛等。
  • 十二正經之原穴及配穴(一)
    原穴在臨床上,可以治療各自所屬髒、腑病變,也可以根據原穴的反應變化,推測臟腑功能的盛衰。下面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十二正經的原穴及配穴。1、手太陰肺經——太淵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功效:咳嗽,氣喘,咳血,咽喉腫痛,胸痛,心悸等,現代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肋間神經痛等;配穴:配列缺、孔最,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用於咳嗽,氣喘,胸背痛;配內關、衝陽、三陰交,有益心通陽,祛瘀通脈的作用;按摩手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輕輕按揉過點按
  • 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咳吐膿血——屋翳穴
    ,有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胸脅脹滿、咳吐膿血、乳癰等作用,屋翳穴的位置: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詳見本文圖解屋翳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屋翳穴的位置】位於胸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 【每日一穴】尺澤穴
    【運行規律】氣血物質的運行分二個方面,一是匯合本穴的經水循肺經下行孔最穴,二是穴內的經水不斷氣化並上行天部。【功能作用】匯聚肺經陰液並循肺經的地部渠道運行。【尺澤穴位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咳嗽、氣喘、肺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中暑、肘臂腫痛、皮膚瘙癢、過敏、乳癰等。
  • 少商 —— 每日一穴
    國標定位少商 在手指,拇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  取  法  以拇指指甲根最近端(與皮膚相接處)作一橫線,再在指甲橈側緣作一直線,當兩線在橈側指甲角旁的交點處取穴。  主  治   ①咽喉腫痛,發熱,咳嗽,失音,鼻衄。 ②昏迷,癲狂。    ③指腫、麻木。
  • 每日一穴---太溪
    【主治】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咳嗽,氣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經不調,遺精,陽痿,小便頻數。【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主治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氣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
  • 【每日一穴】膏肓穴:主治氣喘,肌肉酸痛
    取穴方法:尋找穴位時通常採用俯臥姿勢,膏肓穴位於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或左右旁開三寸),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主治疾病:指壓此穴,可以治療肩膀肌肉僵硬、酸痛。〖解剖〗在肩胛骨脊柱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 層為髂肋肌;有第四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及頸橫動脈降支;布有第三、四胸神經後支。〖主治疾病〗 咳嗽,氣喘,肺癆,健忘,遺精,完谷不化。
  • 【每日一穴】中府---咳嗽、胸痛的剋星
    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鎖骨外端下方三角窩中心凹陷處的雲門穴,當雲門穴直向下推一條肋骨,與第1肋間隙平齊處即是該穴。按揉中府,緩解咳嗽每當遇到天氣變化、季節轉換,或者晚上睡覺沒有蓋好被子不慎感受風寒,或熱天大汗、勞累後感受風邪而釀成風熱之症,不少人會出現咳嗽的症狀,咳嗽劇烈者還可伴有胸痛,此時指壓中府穴能明顯緩解這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