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惠州市博羅縣四角樓國際珠寶創意產業園舉行開園儀式。
四角樓國際珠寶創意產業園為2019年度博羅縣重點項目。2020年惠州市重點項目。為解決惠州市博羅縣四角樓地區寶石加工的廢水、尾料等十多年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更好的助力本地寶石行業發展,深廣瀛集團下屬的惠州市深廣田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四角樓國際珠寶創意產業園」,項目總體佔地約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萬平方米。
一期佔地10萬平方米(分C、D地塊),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可容納1500家加工廠商、1200家經營商戶,投資額達30億元,產值將達50億元,年利稅可達5000萬元,年創匯達3億美元。
第二、第三期佔地近2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將於2025年底建成投產,投產後將容納3500家廠商,投資額度達70億元人民幣。項目全部建成後,總投資將達100億元人民幣,總產值100億以上,貢獻年利稅2.5億元以上,帶動就業人口3萬元以上。
近年來,惠州四角樓地區的寶石加工分布在小金村十幾個自然村,以租當地民居、舊瓦房或者違章臨時建築為主,環境衛生惡劣,生產生活條件簡陋,加工手段低端,技術落後,屬於典型的「散、亂、汙」,從業人員職業病頻發,絕大部分屬於無證經營,除了村民微薄租金收入外,造成了國家財稅流失、土地資源浪費和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四角樓珠寶創意產業園建成後,將從源頭抓起,分類管理,環保和建設一攬子解決,生產和居住、銷售分離,保證了寶石從業人員的身心健康,解決了寶石行業的生存、發展和壯大問題。
同時,成立「珠寶協會」,挖掘、培育、培養高水平、專業素養高的加工人才,提高加工水平,推出四角樓的工匠和巧手;通過與廣東省科學院智能研究所等專業機構的合作,開發智能加工機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從業人員的加工參與度,保障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
據介紹,四角樓國際珠寶創意產業園項目的建設目標是打造成集寶石(瑪瑙區、玉石區、高端寶石區、貴金屬區等)加工、國際定製中心、跨境電商及直播中心、文創藝術中心、展覽體驗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巖礦和寶石檢測中心、寶石孵化設計中心、國際彩寶交易中心(四角樓珠寶文化公園)、寶礦石博物館、寶石家人智慧服務中心等及運營、服務等於一體的綜合智慧平臺。
項目將倡導成立加工、貿易、供應及環保四大聯盟,共享環保綜合處理中心、進出口服務、金融創投基金及以「寶石人之家」理念的四大綜合服務平臺。發揮現有或招商珠寶龍頭骨幹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推動上下遊企業分工協作、品牌建設和專業市場發展,促進產業集群轉型升級。以培育二、三產業小型微型企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同時,通過科技創新,打造寶石加工行業循環經濟的示範園、節能和「三廢」集中治理的示範基地。通過產學研合作,共享國內外科研機構創新人才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發力量,項目通過環保科技創新開創全國寶石加工行業首例,以開發「城市礦山」為理念,做到清潔生產、綠色文明發展;以環保處理中心為基礎打造成為專業的寶石加工治汙產業,將四角樓治汙模式輻射至全國其他30多個寶石加工區,把四角樓珠寶創意園打造成寶石加工行業及循環經濟的示範園。通過能源供應、排汙綜合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節能管理和「三廢」集中治理的示範基地。
為了全方位支持項目的建設,自2014年開始,博羅縣人民政府多次召開項目的專題協調會議,並於2019年1月9日專門成立了博羅縣四角樓國際珠寶創意產業園項目建設指揮部,以進一步加強了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
2017年10月份起,廣東省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派駐深圳市深廣瀛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喻連香教授及科研團隊專門針對四角樓地區的寶石加工的固廢及廢水的處理進行了試驗研究,目前取得了4項目專利,也已完成了固廢及廢水的擴大實驗,廢水經處理後可全部回用於工業生產,達到廢水不外排放的目標;固廢資源化利用後,已形成附加值較高的建築及陶瓷原料。
四角樓國際珠寶創意產業園建設成功將調整當地寶石行業的經營模式,入園集約化取代以往分散加工、經營的方式,解決中小企業「散、汙、亂」的問題,極大提升了行政管理效率;同時,將優化惠州珠寶產業結構,促進當地就業、寶石國際貿易、周邊旅遊業及服務行業的發展,也將增加當地財政收入,是惠州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戰略定位的全新嘗試。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秦仲陽、石忠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