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匯聚精神力量(2020特別報導)

2020-12-26 人民網

版式設計:沈亦伶數據來源: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電影局、國家文物局、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20年,我們用一塊塊版面,忠實記錄下這一年的文化軌跡。這裡面,有人們看到文物古蹟通過數位技術復原的欣喜,有宅在家中「雲」赴一場交響樂的期待,有易地扶貧搬遷的鄉親帶著文化家當出深山的喜悅,有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閉館日為老人開門的溫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歷史照亮未來,徵程未有窮期。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文化強國徵途上闊步向前的中國人民,將愈發堅定、更加從容。

——編者

這一年,夯實內力

深厚底蘊滋養文化沃土

【歲末回眸】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等展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觀眾。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愈加靈動的姿態,走進人們心裡、走進人們生活。文創產品持續創新形態樣式,文博主題的綜藝節目、紀錄片等影像呈現不斷出新,沉浸式體驗、多感官融合等新型策展方式打破時空界限……

與歷史對話,離不開懷揣熱愛的傳承者。耗時數年把碎成百餘片的青銅器拼接完整的文物修復師,奔走街頭巷尾為文物摸清家底的志願者,他們的辛勤付出,讓我們感受到「每個人都可以是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此外,《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開始施行;國家文物局就修改文物保護法公開徵求意見,擬增設監督檢查專章……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制度保障進一步完善。

【編輯感言】

我國是文物資源大國,數以億計的文物瑰寶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和物質載體。無論路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最初的起點;無論時光怎麼飛逝,那些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是前行路上的精神財富。歲月崢嶸,文化因傳承而顯得生機勃勃,迸發出取之不竭的創造力,當這股力量與深厚的歷史底蘊交相融合,二者定能相互輝映、攜手向前。

這一年,激發動力

數字賦能開拓雲端舞臺

【歲末回眸】

今年夏天,全國各地的名團、名角「雲」聚一堂,唱響「京劇的夏天——全國京劇院團線上抗疫展演月」,為觀眾獻上國粹盛宴。

展演火熱的背後,是文化藝術緊跟時代步伐,煥發青春魅力。網際網路時代,開通短視頻平臺、上直播,已經成了不少舞臺展演的「標配」。影視院線探索網絡播出新渠道,實體書店試水外賣和直播薦書等,圖書館推出公開課和有聲書,努力提升「能見度」,為滿足不同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多選擇。各行業積極拓展「雲端」新領域、新入口,讓文藝新業態的未來有了更多可能性。

當前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67%,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迎來了廣闊的空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推進文化產業「上雲用數賦智」,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擴大優質數字文化產品供給。《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通知》等文件出臺施行,進一步探索線上新模式,激活消費新市場。

【編輯感言】

雲演出、雲練功、雲直播、雲展覽、雲綜藝、雲拉歌……文化藝術活動的時間坐標裡,「雲」是關鍵詞。疫情防控期間,這既是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之舉,也是文化與技術深度融合背景下,新業態新模式應運而生的大勢所趨。數字文化業態逆勢上揚,用豐富優質的內容供給,以線上線下互聯共通的創新探索,進一步激發文化產業的動力。

這一年,增強活力

文化惠民添彩小康生活

【歲末回眸】

「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今年,東莞圖書館內吳桂春的一則留言,感動了無數人。

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回望這一年,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正向零門檻、均等化、普惠制深入發展。網際網路信息無障礙領域首個國標實施,從頂層設計上為網絡盲道建設掃除障礙。各場館不斷更新服務手段,以開放、親切、體貼的姿態,為公眾提供更精細的服務。

文化的力量,讓鄉村更具活力。農家院裡搭起戲臺,傳統村落建起文物展覽館,一批脫貧攻堅主題的文藝創作抒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順著這些圖景,我們能找到激活鄉村振興的文化密碼。

【編輯感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檢視全面小康的文化成色,能更好感受群眾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開在家中的鄰裡圖書館到鄉村的農家書屋,從農田邊的「流動技術服務站」到「點單式」服務成為常態,公共文化服務更加精細,為人民群眾提供充盈的文化養分;公共文化服務不斷下沉,切實暢通文化惠民的「最後一公裡」。

這一年,保持定力

規範管理守護網絡空間

【歲末回眸】

今年以來,文化和旅遊、短視頻直播、試聽節目等領域的市場監管繼續加強。

4月至11月,全國組織開展「掃黃打非·新風」集中行動,掃除文化垃圾,持續淨化社會文化環境。6月,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八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國家新聞出版署《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發布,加強內容審核。8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加大對「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的治理力度。1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臺規定,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

【編輯感言】

推出限時、限流、限額的防沉迷模式,利用人工智慧加強在線管理……發展的快車道上,如何以行之有效的規範管理守護網絡空間,考驗著網際網路平臺的執行力度和社會擔當。近年來,不良網絡文化和低俗有害信息依然存在,對其「零容忍」「嚴管理」,不僅是為青少年營造身心健康成長空間的必然需要,更是網絡治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才能營造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4日 11 版)

相關焦點

  • 董卿:點滴匯聚龐大力量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原創 文/多動症孩童沒有愛】「這樣的一種愛國的力量,雖然小,匯聚點滴之後,就可以成為龐大的中國力量,推動我們國家的進步,推動民族的復興,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舞臺上,主持人董卿一番談愛國素養的話語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這個春節假期裡,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回歸熒幕,再度引發詩詞熱潮。而在昨晚播出的第八場節目中,在一道致敬金庸先生,並提及文天祥、嶽飛、辛棄疾等愛國詩人的問題後,董卿說出了上述的一番話語。
  • ...全會精神】匯聚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力量 助推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匯聚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力量 助推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20-12-14 1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匯聚力量 成就不凡
    這一深刻總結,指出了家風建設對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也為全社會以良好家風建設提升個人修養、涵育社會風氣、凝聚精神力量指明了方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來,「家」對中華民族而言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在一篇篇流傳至今的誡子文章和家訓家誥中,大都將個人的自強不息、立志勤學等優秀品質與奉獻犧牲、愛國主義等文化要素緊密聯繫在一起。正是依靠這種家國同構、家國天下的共同意識和民族精神,我們的民族才能歷經數千年磨難而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 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 | 匯聚行業力量 助力行業發展
    5、中國黃金(1B201-1B212)「中國黃金」今年攜手重磅推出「花木蘭系列」產品驚豔亮相,以穩重卻不失靈動的「中金藍」點綴以熱烈奔放的中國紅,攜「花木蘭」的熱力,乘「國潮」的東風,張揚品牌根植中國文化而勃發的自信,打造出包括項鍊、
  • 反響︱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反響︱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20-11-19 18: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匯聚行業力量 助力行業發展 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新聞通稿
    3、凱福珠寶(1A413-1A418)凱福珠寶攜「福古老金」深入挖掘珠寶文化及非遺工藝,以大國工匠精神,帶著沉澱千年的悠遠氣韻,融合時尚的現代氣息,全新演繹中國風時尚,展現匠心國潮。5、中國黃金(1B201-1B212)「中國黃金」今年攜手重磅推出「花木蘭系列」產品驚豔亮相,以穩重卻不失靈動的「中金藍」點綴以熱烈奔放的中國紅,攜「花木蘭」的熱力,乘「國潮」的東風,張揚品牌根植中國文化而勃發的自信,打造出包括項鍊、手鍊、手鐲、耳飾等在內共60餘款產品,真誠讚頌當代女性忠於內心所愛,勇敢面對挑戰,堅持真實自我的珍貴品質
  • 一輩子 一件事(2020特別報導)
    自2019年初開設「講述·一輩子一件事」欄目以來,本報已刊發35篇報導,涵蓋科學家、專家學者、人民教師等眾多群體。他們身上,既有「十年磨一劍」的專注,也有「甘坐冷板凳」的堅守;他們身上,折射著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與中國力量。
  • 匯聚行業力量 助力行業發展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19號開幕
    3、凱福珠寶(1A413-1A418)凱福珠寶攜「福古老金」深入挖掘珠寶文化及非遺工藝,以大國工匠精神,帶著沉澱千年的悠遠氣韻,融合時尚的現代氣息,全新演繹中國風時尚,展現匠心國潮。5、中國黃金(1B201-1B212)「中國黃金」今年攜手重磅推出「花木蘭系列」產品驚豔亮相,以穩重卻不失靈動的「中金藍」點綴以熱烈奔放的中國紅,攜「花木蘭」的熱力,乘「國潮」的東風,張揚品牌根植中國文化而勃發的自信,打造出包括項鍊、手鍊、手鐲、耳飾等在內共60餘款產品,真誠讚頌當代女性忠於內心所愛,勇敢面對挑戰,堅持真實自我的珍貴品質
  • 傳承「張載四為」精神做新時代文化自信的中國人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張載四為」不僅是我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志向和傳統的精神標識,而且是當今知識分子乃至每一個中國人需要繼承和發揚的時代精神。
  • 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省建設重大突破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省建設重大突破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⑾ 2020-12-23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2020年11月17日 08:44:00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 弘揚民族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 | 清華同衡助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弘揚民族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 | 清華同衡助力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2020-12-16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科網評」文化自信凝聚新時代強軍興軍磅礴偉力
    於烽火硝煙中錘鍊,從鐵血榮光中走來,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背後,在於黨的旗幟的堅強指引,在於血脈傳承中高度濃烈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人民軍隊的厚重底色,是智慧之泉、力量之源。文化是一個民族興盛的根脈,也是一支軍隊強大的靈魂。《尉繚子兵令》曰:「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種。武為表,文為裡。」
  • 【陝西社科】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只有明確文化前進方向,繁榮文化事業,提升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實現文化自強,奮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而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堅守思想文化主陣地,提高意識形態凝聚力。
  • 「地評線」秦平:堅定文化自信,構築強大中國力量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關鍵時期。在「十三五」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
  • 增強文化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理念新觀點新要求,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將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 《光明日報》點讚酷狗:喚醒傳統文化、樹立青年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推動社會變革、發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日,《光明日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同時談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特別是青年群體如何樹立文化自信。報導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年輕人對國產品牌的擁護以及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並非是一種偶然的社會現象,它是國家實力和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一系列優秀的傳統文化正在被喚醒,這是時代的新潮流。特別是酷狗音樂這類移動網際網路平臺,他們在這股「中國潮」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弘揚核心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突出強調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 汲取文化力量 激發創造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們都無法迴避中國品牌的精神內核問題。
  • 凝聚共識奮進新徵程 匯聚力量展現新作為——吉安市各地幹群認真...
    連日來,全市各地廣大幹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表示,會議深入分析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吉安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以及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奮鬥目標,科學謀劃了一批有力有效的戰略抓手和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要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堅決以「七個勇爭先 三個求突破」為抓手,匯聚起努力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