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之《隋唐演義》

2021-02-07 亞亞微語

 「見字」與讀書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看信時,讀到「見字如面」四字時,心中倍感親切。是啊,紙上的文字是最有溫度的。橫撇豎捺,字裡行間,傳遞的是筆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嘆。如同站在面前與讀字者對話,比起冰冷的印刷體,我更愛下筆落紙。

「見字」是最溫暖的表達。

我是一個慣於閒耍的人,三五幾個好友,相約遠行也可,搜尋美食也行,聊天喝茶也罷,看草尋花也好……暇時,翻書閱讀也覺有趣。於我,工作之外的讀書,就是閒耍,就是消遣,就是享受。

自然愛書,如果也能有《來自星星的你》裡男主那樣一個大大的、藏書甚豐的書房,就真算是得償心中所願了!

 「見字」之《隋唐演義》

先賢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然而常常是讀則讀了,卻疏於下筆。前不久讀《穆斯林的葬禮》,心中諸多感慨,卻也只是和讀友們打打卡,在群裡聊聊零碎感受。那天看到傑哥讀完《最後的熊貓》,在曬出洋洋灑灑好幾頁讀書筆記,瞬間敬佩!

然後讀《隋唐演義》,決心向傑哥學習,也將隻言片語記錄一二,權作讀書之紀念吧!

因為用的是鋼筆,紙張薄弱,有些浸墨。加上本人一直於「有志」於書法練習,卻因為愚鈍加疏懶,這一頁頁字跡顯得零亂不堪,實在有礙觀瞻,想想還是附上電子版,供有興趣的小友批評指正!

《隋唐演義》簡介

《隋唐演義》是清代諸人獲編寫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內容的歷史跨度很大,自隋文帝起兵伐陳,一直寫到唐明皇去世,前後一百七十多年。小說以史為經,以人物為緯,主要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描寫隋末奢靡的宮廷生活。二是描述隋唐間的草莽英雄故事。三是描寫唐朝宮廷的故事。

這部小說以宏大的場面展示了隋唐時代的歷史畫卷,囊括了那個時代重要的歷史事件。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者的腐朽與殘暴,讚頌了唐朝開國功臣們的創業之功和英雄品質。讓讀者從中可以形象地了解、認識那個時代的歷史。

——摘於《前言》

2018.3.5

一到十二回中,前情不提,單這秦叔寶落難坎坷一段洋洋灑灑敘了好些章回。且不說文中情節如何起伏跌宕,波瀾曲折,只說一下我為古人操心的幾個小心思罷。

若是有手機,叔寶怎會與樊建威失去音信,以至於在王小二店裡苦苦等候,盤纏用完,受盡屈辱?若是有銀行卡,叔寶怎會英雄氣短工,落魄染病?若是有身份證,單雄信怎會誤打誤撞,買了秦叔寶的黃驃馬卻認不得神交已久的同道中人?若是有工作證,秦叔寶又怎麼會被誤作響馬鋃鐺入獄,有口難言……

哈哈,真真是科技造福人類呀!此其一

其二,從古至今,以貌取人,形象是人的通行證呀!秦叔寶曠世英雄,卻因為落魄蓬頭垢面,四處碰壁,看了無數白眼,幾次三番被人誤會,英雄氣短。還是「粉底皂靴,塞羅細褶」吃得開。可見世態炎涼,看人下菜,千古不變呀!

其三,英雄自有氣質。王小二那般尖酸刻薄,秦叔寶末了卻好言評價,只為感念其妻柳氏雪中送炭,一針一線一飯之恩。那末路窮途之中惺惺相惜的兄弟豪情也不是現代社會酒肉之交、點讚之交可比的吧。看來只有在那個年代,「英雄「才有生命力!

——2018.3.5讀至84頁。

忙過一場比賽之後,昨天又重新開始閱讀,一口氣讀到了五十五回。

憶起兒時大門上的門神畫報:秦叔寶手持雙鐧何其威武,尉遲恭雙目圓睜何其精神;

又想起「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以及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劇《隋唐英雄傳》……這些,都成了閱讀原著的理由。

如今一百回讀到中段,好惡越發明顯。那隋煬帝奢靡殘暴無所不用極其:頭腦一熱便要修宮造閣,巡幸開河;無聊之處便御題楊柳,螢火作燈;一聽寵妃杳娘拆字預示隋亡便立馬問斬……合該天下大亂,亡國殞命!

日食三餐,夜眠七尺。所求此外無他,問君何事,苦苦競繁華?

在這眾多草莽豪傑演繹的義薄雲天之中,我卻對幾位女子刮目相看,現錄一二。

一是煬帝寵妃朱貴兒。在那女子實為玩物的宮廷,貴兒因感念「萬歲情深」,竟然割肉煎藥!隋亡時,又痛罵逆臣,死於刀下。雖然愚忠,卻震撼人心。

二是竇建德之女線娘。不喜女紅,專好武藝,使一口方天戟,練一手金丸彈。戰場上偶遇羅成,戰馬上締姻緣。在那「女子無才便是德」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實屬難得!

三是越府中執拂女子張出塵。因見李靖姿貌不凡,便竊兵符,扮男裝,試李靖,辭越公,長揚天涯。記得之前潘迎紫、舒淇都演過的《紅拂女》講的劉這一段故事。這樣一位膽識過人,敢愛敢行,不卑不亢的奇女子,令人著實印象深刻。

還有那代父從軍的木蘭,從五十六回開始不知會發生多少令人稱奇的故事?真是期待。

在轟轟烈烈英雄演義之中,正是這些明媚的女子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2018.3.24


今天,《隋唐演義》共一百回,712頁業已讀完。掩卷回想,憶起魯迅先生語:「敘述多有來歷,殆不亞於《三國演義》。「又說」乃純如明季時風,浮豔在膚,沉著不足。「實為中肯!

「敘述多有來歷。」

讓我輩俗人想到的自然不是《隋唐史傳》《隋史遺文》《大唐秦王詞話》等未曾涉獵的小說及作者博採眾長的唐宋雜說。閱讀書中的朝代更迭,歷史演變時,我腦海中隨之浮現的全然是那些風靡一時的影視作品:《武則天》(各種版本)、《狄人傑》、《紅拂女》、《大明宮詞》、《大唐榮耀》、《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妖貓傳》……原來任取一個人物,編輯加工,又是一番傳奇!

不禁感嘆,我泱泱中華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之深厚,簡直是後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就此一部《隋唐演義》就可化為今人「文化美食」「精神饕餮」源源不斷的「來歷」。更不必說那些融入書中的千古名句了!諸如「雲想衣裳月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還有柳樹因隋煬帝賜國姓始為「楊柳」、李白讓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秦叔寶侍疾太宗皇帝值守達旦鬼魅不敢進,後為門神……諸如此類,不勝枚舉!讀來興味十足,欲罷不能!

「浮豔在膚,沉著不足。「

因果報應、天降兇吉,對歷史演變的唯心主義解釋類文中確實隨處可見。描寫宮廷糜爛生活,特別是煬帝部分,篇幅之長,用語之奢,那種欣賞態度和趣味溢於字裡行間,讓我幾欲卒讀!

可不得不說,那些對美女的描繪,讀來令人神清氣爽!

如隋宮張麗華:「髮長七尺,光可鑑物,性格敏慧,舉止嫻雅,淺笑微顰,豐華入目……」

煬帝偶得新妃吳絳仙:「腰肢柔媚,體態風流,雪膚月貌,純漆點瞳,明眸皓齒,芳香直從骨髓中透出……」

楊玉環:「施脂太赤,拖粉太白。增之太長,減之太短。看來豐厚,卻甚輕盈。極是嬌憨,自饒溫雅。洵矣胡天胡地,果然傾國傾城。真箇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

細細讀來,比活脫脫一個個美女站在面前,更讓人遐思無窮!這就是文字的魅力!

還有用典。

前言說:「為了初、中等文化水平讀者閱讀的文字障礙,本書對一些難讀和難解的字詞加以注音和釋義。」

唉,對於我等「初、中等文化水平讀者」來說,這太好了,如雪中送炭!記得之前讀《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小組」的小友們還誇讚我閱讀速度了得。可一拿到此書,其中半文半白的語言讓我瞬間如蝸牛負重。幸虧隨文點注詞語,釋譯文句,闡明典故,才讓我讀懂讀通,順便也長了一點見識!


如寫景句:「好鳥醍醐,奇松拂影,怪石為之蹉跎,微雨時添花淚,屋梁落月,臺榭留吟……」附釋:「醍醐,古時指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家用它澆弟子頭頂,使之醒悟。這裡指鳥聲悅耳,如醍醐灌頂。」讀之恍然大悟,真心感謝研究本書的學者編輯!

看來,我輩愚昧之人不學是得多讀書!至少,多識得幾字,多看幾回文吧!


最喜這句:「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2018.4.6




相關焦點

  • 隋唐演義武功排名
    在小說隋唐演義中有眾多英雄好漢,他們不但武藝高強,且俠肝義膽。那麼就武力來論都有誰最厲害呢!1.李元霸、羅士信、姜松(羅松)先說說李元霸,三錘打跑裴元慶、生撕宇文成都。手持擂鼓甕金錘,雙錘八百斤,胯下一匹「萬裡雲」,可日行一萬裡。
  • 「寶藏遊戲」《隋唐演義OL》的精品沉澱之路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
    由星凝互娛獨家代理的大型3D歷史武俠網遊《隋唐演義OL》目前如火如荼的開啟,它聚攏著大批對隋唐歷史和情懷的玩家們享受其中的樂趣。【五種職業雙重天賦 技能搭配自由切換】《隋唐演義OL》目前開放了猛將、藥師、遊俠、少保、刺客五種職業,每一個都擁有自己的戰場定位和戰鬥特性!
  • 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為何天生就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呢(上)
    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為何天生就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呢說到隋唐演義這部電視劇,想必大家都看過吧,應該都是非常了解,他是有著很高的本領,在十八路好漢中,他是排到第一位,為何會有如此厲害的武功呢,那是他天生的,老天賜予了他力量,有著這麼大力氣
  •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堪稱最準的隋唐18好漢排名榜!
    《說唐演義全傳》、《興唐傳》等小說的人物,大隋虎牢關總兵,人稱"四寶大將",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十.文武兼修,為人忠肝義膽,有隋朝第一儒將之稱.曾受隋煬帝指派捉拿李秀寧,但失敗
  • 金翅大鵬鳥的2次轉世:一是民族英雄嶽飛,另一排隋唐好漢之首?
    金翅大鵬鳥的2次轉世:一是民族英雄嶽飛,另一排隋唐好漢之首?在名著《西遊記》裡,金翅大鵬鳥是相當厲害的角色:曾令齊天大聖孫悟空苦不苦言,太白金星曾早早的報信,而大鵬鳥更是沒有把如來佛祖放在眼中。後來,如來佛祖在出面收服大鵬鳥時:燃燈古佛、彌勒佛都三佛齊現,500羅漢,3000揭諦神,分散左右,更有普賢、文殊菩薩助力,收伏金翅大鵬鳥這一幕的陣勢,堪比《封神演義》中的」大破誅仙陣「。三佛齊出動,這樣大的陣勢,翻變西遊神話,絕無僅有!即使這樣,大鵬鳥在面臨同伴青獅、白象被收服後,仍是毫無懼色。
  • 隋唐演義中的五大奇葩將軍,都是靠一手絕技笑傲隋唐
    在評書中,羅士信一條大棍橫掃無敵,和李元霸乃當世對手,同樣是勇猛傻愣,是瓦崗寨的秘密武器,每當遇到強敵無人能及之時,必然要請羅士信出馬。可以說,這二人都是天生神力,至於招數可說是很匱乏,因而都是萬夫不當的勇猛之士。
  • 《隋唐演義》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
    《隋唐演義》這部小說可以說是融合了歷史和神話傳說寫成的,裡面的武將武力值基本上不是說招數多麼精湛,大部分是以力量來排名,這就體現在所使用的兵器上,給大家展示隋唐排名前十的好漢武器重量:1、第一好漢,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李元霸,他的武器是一對擂鼓甕金錘
  • 程咬金墓出土國寶級文物,揭示他的真實身份:我們被演義騙了好久
    因為以前的絕大部分人書讀得都比較少,在歷史知識方面也都比較欠缺,所以這些演義小說自成書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成了普通人了解歷史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在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獲取這些歷史知識的途徑相對來說還是很少的,而史書等古代典籍不但難以獲取更難以讀懂,所以很多人都將這些演義小說當成了正史,甚至很多人還將《三國演義》當成《三國志》來看。
  • 我們今天說一說隋唐演義中的幾大神將,他們都是各路神仙轉世
    李元霸的師父紫陽真人曾叮囑他,若他日對敵之時遇見使鎏金鏜的,萬不可傷他性命,否則必定不得善終。然而李元霸最初還記得師父的教誨,不忘手下留情,放過宇文成都;之後縱橫天下,殺心大起之時,卻再也不遵從師父的教誨,不但開始殺了,而且不止一個。使混金鏜的伍天錫雖然拼命告罪,還是被他生生撕裂;使鳳翅鎏金鏜的宇文成都放過一次,第二次還是忍不住兇性大發,將其依樣畫葫蘆撕裂。
  • 演義三大著名兵器:一件過五關斬六將,一件一戰砸死一百二十萬軍
    演義三大著名兵器,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一件過五關斬六將,一件一戰砸死一百二十萬軍,一件能刺破城門。都是什麼兵器呢?過五關斬六將的兵器,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這把刀是中國長柄大刀的代表,後世稱為「關公刀」,有「天下第一刀」之稱,重82斤。
  • 隋唐十大坑爹武器,秦瓊雙鐧第9,羅成神槍第4,他香爐錘第1!
    是隋唐第九條好漢,楊林最喜愛的大將之一,身長八尺,生得紫面長髯,細腰扎肩,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掌中一口金背砍山刀,有萬夫不當之勇。魏文通奉命捉拿秦瓊,結果一照面就削掉了秦瓊的盔翎,秦瓊為了成功逃脫,曾九次反身再戰,每次戰不過幾合就落荒而敗,九戰魏文通雖然最終成就了秦瓊的威名,但這從側面正是反映了魏文通的武藝之高。
  • 《封神演義》的真正作者原來是他
    《武王伐紂平話》和《列國志傳》為《封神演義》提供了情節總構架和部分人物形象、情節單元。《封神演義》作者在前人創作、民間傳說基礎上寫定了《封神演義》。許仲琳(約1560年-約1630年),亦作陳仲林,號鐘山逸叟,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人,生平事跡不詳,明朝小說家。這些信息實際上都是從鐘山逸叟許仲琳這幾個字推測出來的。
  • 人生在世義字當先,寧學桃園,不學瓦崗
    人生在世,講究一個「義」字。相信很多人都憧憬過武俠小說或演義小說中那感人肺腑的兄弟情義。俗話說得好,「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其深層的含義又是什麼呢?首先我們先看大家最熟悉的桃園三結義。
  • 評說《封神演義》之,妲己之父蘇護,實乃仁義禮智信五常不具之人
    仁字最核心的就是要愛人,其中又以自己的親人為重。而蘇護在自己長子被崇黑虎擒拿之後,感覺人生一片灰暗,竟然生出了這一切都怪自己女兒妲己貌美,才被奸臣在昏君面前進了讒言,以至於連累到整個家族,因此準備殺掉妲己這個惹禍精再自刎。
  • 謬,君子好逑之人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女子(小說中姿色容貌的女子)都享有這樣美好的待遇,能夠將原著的姿色以栩栩如生的影視形象展現給讀者、觀眾看,反而是改頭換面,甚至以極度被醜化的形象盡顯觀眾眼前,隨著影視劇的傳播,她們這種被醜化的形象反而為大眾所熟知,以致許多認為原著中她們的形象便是如此,殊不知,在原著中她們亦是人見人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人,例如,裴翠雲
  • 隋朝和唐朝不是一個朝代,為什麼史學家們喜歡稱之為「隋唐」
    很多朋友想必都閱讀過《隋唐演義》,這本由清初文學家褚人獲所著的優秀中國白話文小說,演繹了各路英雄起義推翻隋朝暴政,以正義為題材的經典之作。《隋唐演義》的故事,時間跨度隋唐兩朝,情節主要發生在隋朝末期和唐朝初期,中國歷史上這兩個強盛的朝代,明明是兩個不同的時期,為什麼會被後世的史學家並稱為「隋唐」?
  • 專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專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說起隋唐的歷史,精彩程度可一點兒也不比三國差!在隋唐這個亂世,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便是瓦崗寨英雄的事跡了。看過《隋唐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瓦崗寨的英雄們個個重義氣,義薄雲天。瓦崗寨的好漢,正如《水滸傳》裡的梁山泊好漢一樣。但是,和梁山泊類似,瓦崗寨聚義也沒能有好下場。
  • 《龍蛇演義》國術流小說推薦,國家繁榮安定之術
    國術:1927年,國民政法委員張之江發起,馮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籲,與南京創立了國術研究館,稱「國術館組設,原本救國之熱誠,以期強種強國,而循至於民眾均國術化」。1928年更名為南京中央國術館,首次出現「國術」二字,後臺灣沿用之。國術本來是想讓中國武術在和平時代不走向落寞,希望人們可以強身健體研習國術。
  • 《封神演義》中的多寶道人是不是後來的如來佛祖?
    總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認為《封神演義》中的多寶道人就是後來的如來佛祖。多寶道人是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是截教通天教主門下掌教大弟子,也是火靈聖母的老師。因代師設下誅仙陣,後被太上老君收走送住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