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覺得寶寶的身體很乾淨,第一次洗澡不用太著急。尤其是天冷時出生的寶寶,洗一次澡更是麻煩的不得了。於是很多父母,乾脆給他們推遲1個多月。
其實在歐美國家,很多媽媽基本會在寶寶出生的一周內,幫他們完成初次沐浴體驗。這是因為寶寶的皮膚有很多褶皺的地方,每日失去的水分也比較多,非常容易堆積皮屑、脂溶性汙垢等問題。及早和給寶寶洗澡,其實也是讓寶寶感受撫觸,強化親子交流的一個過程。
寶寶出生後,什麼時候可以洗澡?
其實在醫院生完寶寶之後,醫生可能收拾完就會給寶寶開始洗澡了。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新生兒第一次洗澡的時間,最好在出生24小時之後。世衛組織解釋說,延遲的這段時間,可以幫助寶寶調節血糖和體溫,促進結合,提高母乳餵養的成功率,而且還可以防止嬰兒皮膚乾燥。
出院回家後,多久能給新生兒洗澡?
當寶寶出院之後,大部分臍帶需要2周之後才慢慢癒合脫落。這期間,建議新手爸媽用溼毛巾或者洗澡海綿,給寶寶擦拭一下即可。等到臍帶端完全脫落的時候,再把寶寶放到浴盆裡洗浴了。
當然,如果發現寶寶的臍帶癒合情況不是很好,甚至出現化膿出水的情況,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
第一次給寶寶洗澡,需要準備什麼?
第一次給寶寶洗澡,很多新手爸媽都會害怕。因為你還不知道如何面對眼前這個小人,更不知道他們在水中會有怎樣的反應。不過相信不用多久,父母和寶寶都會逐漸熟悉整個沐浴過程,而且給寶寶洗的乾乾淨淨。
為了讓洗澡的過程不手忙腳亂,建議新手爸媽要提前準備好所有物品。比如:
◇ 嬰兒沐浴露,也可以是沐浴露洗髮水二合一
◇ 兩塊幹毛巾或一條浴巾
◇ 兩條溼毛巾
◇ 浴桶和適溫洗澡水
◇ 棉球N個
◇ 沐浴棉球或洗澡海綿
◇ 尿布、紙尿褲
◇ 寶寶需要換洗的乾淨衣物
給新生兒洗澡的具體步驟
當洗澡的物品準備齊全之後,就可以給寶寶洗澡了。不過需要記住的是,也許寶寶第一次洗澡很排斥,也會大聲哭鬧。不用擔心,這機會是每個寶寶的必經之路。等寶寶適應了之後,便會很享受這套洗澡的儀式。
1.洗臉
很多寶寶還不習慣脫衣服的過程,也會因為環境有點冷兒抓狂哭鬧。建議爸媽還沒給寶寶脫衣之前,最好先清潔他們的臉部。
用一塊浸溼的海綿或者毛巾,從內角開始慢慢擦拭眼瞼。需要注意的是,每隻眼睛只使用一個棉球,不建議重複使用。然後再重新浸溼一個新棉球,仔細清潔鼻子的周圍。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清潔臉部的時候,不需要用肥皂或者沐浴露,清水即可。
2.清潔耳朵
寶寶耳朵的外部輪廓,也要使用溼棉籤或者毛巾。即使發現寶寶的耳朵內部有點髒,也不要隨意把溼毛巾或者棉籤放進去。寶寶即使睡覺的時候,也會突然動來動去,避免刺破他們的耳膜。
3.洗頭
新手父母給寶寶洗澡的過程,也是比較吃力的。首先要支撐好寶寶的脊椎,並且把頭部稍稍往後仰。然後同溫水浸溼寶寶的頭部,擠一點沐浴露輕輕擦洗。然後用溼毛巾把泡沫衝洗掉,最後再用幹毛巾擦乾淨。
4.全身
完成了以上這些步驟,就可以脫下寶寶的衣服,然後讓他平躺在浴盆的墊子上。浸溼全身後,再在柔軟的毛巾上放一些嬰兒沐浴露,輕輕擦洗寶寶的全身。給寶寶選擇的沐浴露要天然無添加,避免刺激性沐浴露對寶寶肌膚造成傷害。
清洗全身的時候,要從脖子到軀幹到四肢逐步進行,尤其是皮膚褶皺處更要認真清潔。清潔之後,先用溼毛巾把沐浴露或者肥皂洗乾淨,然後用毛巾將嬰兒重新包裹。注意,不要清洗臍帶殘端,最好讓它隨時保持乾燥。
5.擦乾並塗上乳液
寶寶洗完澡時候,如果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感冒。建議家長及時用乾燥的浴巾,把寶寶包裹起來,抱到溫暖的房間裡去。最後再給寶寶擦上潤膚乳,有事寶寶容易出溼疹的地方,更要擦拭乾淨,病圖上護膚霜。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