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生:與祖國同呼吸 與世界共命運,讓愛靠近 讓「疫...

2020-12-21 中國日報網

在陽光海岸加州向大家問好,雖然此刻並無陽光。這是我第三次來到《新時代大講堂》。通過參與這個活動,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中國和世界。第一次來到這裡,和你們一樣,我是聽眾,第二次是作為志願者;而這一次,我萬分榮幸能成為一名演講者。

兩年前,通過參加在杭州舉辦的《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我有幸因此贏得一席去倫敦參加國際公共演講比賽,這次機會千載難逢。基於當時的演講主題:「偉大的藝術家無國界」,我提出了一個更進一步的觀點:「每個人都將沒有國界」。隨著陸空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現,城市之間和國家之間的邊界慢慢消失。旅行和全球化使我們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聯繫得更加緊密。可以說,我們與世界的緊密聯繫已經和我們與國家的聯繫一樣緊密。

兩年後的今天,我在演講中提到的變化迎來了反轉。在新冠疫情爆發之際,火車停駛,飛機停飛,邊境關閉,學校停課……在我居住的地方,一個月來,生活儘是各種對比:以前坐在身旁的同學現在需要通過視頻見面;在虛擬教室裡,攝像頭成了新的怯場對象;路上人少了,但因為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銀行和超市的排隊時間比以前還要長;超市裡曾經很容易找到的商品也突然開始變得稀缺。

大家都在儘自己所能保持樂觀,儘管這很難,因為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像許多在蒙特雷的中國學生一樣,我選擇留在這裡,或者就像當地人說的「就地避難」。畢竟,課程還在繼續,買到一張回國的機票更是難上加難。

對我來說,新冠病毒似乎不只是一個警鐘,更像是對自己觀點的「打臉」——新冠病毒對全球造成系統性的威脅,作為全球公民,我們個人的力量似乎還是那麼渺小。減少旅行和實行有效的社會距離似乎可以控制病毒傳播,但同時它們似乎也在撕裂著世界。一些批評者甚至警告,新冠疫情帶來的是全球化的終結。疏遠和距離真的達到預期效果了嗎?

毫無疑問,距離有助於阻止病毒傳播。但看看數據我們就能知道,它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美國是最早禁止有中國旅行史的旅客入境的國家之一,並一直推廣實行著「社交距離」。然而,美國如今已經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現存病例,和死亡人數均為全球最多。

隨著全球越來越多城市和國家實行封鎖政策,像三個月前的武漢那樣。這顯然無法完全解決問題。關閉邊境、禁止旅行,保持社交距離只可能減緩病毒的傳播速度,但它們決不能被視為靈丹妙藥,無法做到一勞永逸消除危機。

中國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她所做的遠不止簡單實施封鎖。邊境管制變得更加嚴格,社交距離實施更為嚴厲。但其他國家也應當看到,中國採取得其他措施。

作為一名在美的中國交換生,我看到的中國立場是伸出援手,而不是疏遠。當50多萬中國人無法回家之時,家來到了我們身邊:在美學生領到由中國使領館提供的精心準備的健康包;使領館每天更新疫情信息和健康建議;還線上舉行疾病預防講座,直播時段兼顧美國七個不同時區。來自祖國無微不至的關心,讓留在這裡的中國學生幾乎不會感覺到自己被孤立在異國他鄉。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周,家從來沒有如此近過。

這也讓我相信,面對全球疫情的挑戰,僅靠疏遠距離是不夠的。在我看來,保持距離反而提醒著我們與他人分享、關心他人的價值,以及互相交流的重要性。

保持距離首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至親至愛負責任的方式。唯此我們能履行我們最重要的權利:確保生存、走向繁榮。

更重要的是,遠距離的相聚或重聚,更展現何為我們所愛所關心。與許多其他賽事一樣,今年的國際公共演講比賽因為疫情取消,也不確定我們的國際友人能否現身即將到來的「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但是,疫情不能阻礙友誼、善意以及思想和知識的交流。參加過演講比賽的老選手,無論身在何處,都會通過社交媒體保持密切聯繫,全球相互依存的關係因此以一種新的方式得以保持。視頻會議應用不再僅僅是在線學習的平臺,而成為連接所有人的橋梁。社交媒體及相關應用的普及背後,是人類相互同情、交流和合作的本能,而這種本能是超越時空的。

大約260年前,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就曾寫道:

「無論我們認為人性有多麼自私,在他的本性中依然有一些原則,使他關心著別人的命運……這就是憐憫或同情,是當我們看到別人的不幸時,以一種設身處地的方式共情他人遭遇的情感。」

在這種精神下,當我們看到新冠疫情的最新統計數字時,我們不應僅僅關注數字,更應該意識到在這些數字背後是鮮活的生命,這些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幸運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尚且無恙。

我看到了社交距離實際上讓人們更加親近,今天的其他幾位演講者也談到如何如何在動蕩的世界中相互關心、分享和交流。在我們保護自己和我們在乎的人的同時,我們也該意識到我們的互相依賴,我們共同構建和平與愛的共同體。

待新冠病毒退散之日,

待全球聯繫恢復之時,

願我們銘記這段時期帶給我們的啟示。

不要忘記:只有團結一致,

我們才能戰勝困難,迎來勝利和繁榮。

謝謝聆聽,願平安喜樂。

關於作者:熊子卿,21歲,上海外國語大學大四學生,現於美國加州蒙特雷國際研究院交換學習,第23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可口可樂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亞軍,代表中國內地參加2018年於倫敦舉辦的國際公眾演講比賽,獲得全球7強。

為宣傳貫徹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進各國青年交流,講好國際社會攜手抗疫故事,中國日報社於4月16日晚以「雲直播」形式主辦了主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世界未來」的「新時代大講堂」。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的六位青少年發表英語演講,向全球觀眾講述他們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經歷,分享了自己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思考和體會。熊子卿是演講嘉賓之一。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北京外國語大學:歌唱祖國,不止語言
    這個春天一場以「青春,為祖國歌唱」為主題的拉歌活動在全國各大高校間接力展開師生們用一首首動聽的歌曲為祖國七十華誕獻禮今天,北京外國語大學應 @西安交通大學 的拉歌之邀>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深沉的家國情懷如涓涓細流滋潤著北外人的心田綻放出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花朵在慶祝建國70周年的美好春天千餘師生校友sing for the motherland
  • 心手相牽,同呼吸共命運的家國情懷
    這一年,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牽掛海外同胞的安危冷暖,全力護佑他們的生命安全;這一年,身處海外的中華兒女心繫祖國,通過奔走籌集物資等方式支援中國國內抗疫,以實際行動表達拳拳赤子之心。2020年,疫情籠罩之下,海內外中華兒女心手相牽、風雨偕行,用一份份愛心、牽掛和幫助,體現了同呼吸、共命運的同胞親情和家國情懷。
  • 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9月18日,上海外國語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松江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姜鋒、校長李巖松、黨委副書記王靜、副校長查明建,教育部直屬高校黨建工作聯絡員羅國振出席開學典禮。1506名本科新生、1718名研究生新生,各院系、研究生培養單位和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通過現場和雲端共同參加開學典禮。
  • 同呼吸,共命運!疫情當前,一個廣告人的自白
    2020年春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山東大學廣告研究中心、威高集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共同發起「WEGO,為最美逆行者加油!」公益傳播計劃,計劃通過助力文案與創意設計的力量,在「武漢疫情」面前,向公眾傳遞正能量,為所有「逆行者」加油。
  •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簡章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簡章
  • 同呼吸,共命運|全球塗料化工人合力抗疫!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7日6時38分,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151199例,死亡143725例。疫情蔓延以來,從多國救助中國疫情,到目前全球共同團結抗疫,疫情衝擊下的全球救助行動正在溫暖每一個人。
  • 北京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最新排名
    ,北京外國語大學排名第70;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排名第132;上海外國語大學排名第87。;上海外國語大學在上海市內排名第13。根據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可知,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北京市內排名第17;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廣東省內排名第8;上海外國語大學在上海市內排名第11。
  • 彭麗媛同法國總統夫人布麗吉特共同參觀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邀請法國總統夫人布麗吉特共同參觀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新華社上海11月5日電(記者孫奕)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5日邀請法國總統夫人布麗吉特共同參觀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邀請法國總統夫人布麗吉特共同參觀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這是彭麗媛和布麗吉特在法語課堂親切回答學生們提問。
  • 上海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2021年招生簡章
    上海外國語大學創建於1949年12月,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 戰「疫」行動 | 山東建築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陌上花開」臨時團支部
    戰「疫」行動 | 山東建築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陌上花開」臨時團支部 2020-05-30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在2020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同學們,今日之中國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你們生逢其時,使命在肩,在經歷更多風雨的同時,也必將擁有更廣闊的舞臺,擔負更重大的責任。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徵程中,我希望你們都能成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新時代新青年,不懼風雨、砥礪前行,讓青春在無愧時代的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 做好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前瞻2021:世界之中國」對話活動在京...
    △「前瞻2021:世界之中國」對話活動現場(攝影/馬耕平人民畫報) 12月24日,中國外文局和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的「前瞻2021:世界之中國
  • 西華大學師生原創歌曲《當我與你同呼吸》送給戰「疫」中的我和你
    未來網高校頻道2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孔維瑞)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每一個人,由西華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音樂系主任向琛子作曲、2019屆畢業生莊瀟作詞的原創歌曲《當我與你同呼吸》傾情上線,用西華人的方式為武漢加油。
  • ...前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紀念上海外國語學社建校100周年(上)
    原創 孟慶和 上海外國語大學編者按:與新中國同齡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高等外語教育發祥地之一。自創建伊始,上外便繼承了革命學校的「紅色基因」,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參與並見證了新中國的歷史發展。
  • 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附屬中學正式開校
    10月30日,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附屬中學(簡稱「上外三亞附中」)舉行開校慶典,這標誌著海南省開展跨省合作辦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取得了重大進展。據了解,該校已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
  • 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簡章
    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簡章  根據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有關規定,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繼續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
  • 鹽城中學蔡嘉誠同學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
    恭喜你以優異成績被上海外國語大學錄取,這都是你每天努力學習的成果。所有的辛勞,今天結出了碩果,所有的汗水,今天都可以用喜悅的淚水來稀釋。衷心祝賀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這是你的驕傲,也是你們全家人的驕傲,希望你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
  • 陳佳原創|抗疫公益歌曲《因為愛》全網發布
    該歌曲充滿溫暖人心的力量,歌詞觸人心弦直擊人心,極大鼓舞了戰「疫」中每一個中國人的信心,也告訴全國人民,無論面對怎樣的危機,中國人民都會永遠團結一心,只要心中有愛,就會贏取勝利。該歌中飽含了創作者陳佳女士對白衣衛士的敬重,對人民英雄的景仰,對偉大祖國的祈福。
  • 交大2019-2020學年「三好學生標兵」來了!
    他是「致遠榮譽計劃」2017級物理學專業本科生,曾任致遠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上海交通大學「榮昶儲才計劃」三期班長,獲上海交通大學三好學生、上海交通大學優秀學生幹部、上海交通大學優秀團員等先進個人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