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筆墨詮釋「嶺南品格」

2020-12-21 廣州日報

從近日起至6月22日,「嶺南品格·大家春暖」展在珠海市古元美術館舉行。

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中,嶺南一地始終以旺盛的生命力、自覺的驅動力對中國美術的現代轉型產生影響。

方楚喬 《百泉谷之秋》

嶺南藝術家關注生活的視角、汲取世界各地文化的胸懷,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中國畫的內涵。他們始終把繪畫價值的實現置身於動態發展的外部世界中,強調來自現實生活和大自然的真實感受在藝術實踐中的重要性,抒寫自然、人和新時代的有機聯繫。

黃唯理 《雲潮》

嶺南藝術家在關注現實、緊隨時代的獨特情懷中推進變革中國畫的現代人文理想。

黃一瀚 《女兵》

而個體對藝術語言探索的自覺追求,則構成了嶺南藝術家群體的面貌:對藝術真誠、執著,懷有歷史使命感,尊重傳統,開拓創新,樹立起嶺南繪畫的獨特品格和精神氣度。

林藍 《勃發系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嶺南」已不再是某種藝術風格的定義,而是代表著一種不斷拓進、探索並延伸的概念。

鄒明 《水鄉寫生之一》

本次展覽分為「時代墨跡」「時代畫風」兩個專題,展出了當代嶺南中國畫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作品。展覽通過眾多藝術作品的薈萃,聚焦筆墨和圖像風格兩個不同的角度,呈現嶺南中國畫發展的多元化面貌。

展出作品基本能體現當代嶺南中國畫的創作水平,提供了較大的探索空間。主辦方希望觀眾能在欣賞和交流中,領略嶺南中國畫的藝術品格,發掘創作的可能、探討藝術發展的新方向。

陳映欣 《武夷放歌》

展覽信息:

「嶺南品格·大家春暖」展

展期:近日-6月22日

展出地點:古元美術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巧蓉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巧蓉

圖片來源:古元美術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謝育芬

相關焦點

  • 濃鬱的嶺南風!陳天山水畫
    陳天的繪畫探索正是一種嶺南繪畫在現代性的處境中自我轉變並獲得風格上成功的案例。他的成功在于敏銳地抓住了嶺南生活的身體感覺並以傳統嶺南繪畫的技法表現了這種感覺,這就在傳統與現實兩端同時實現了突破。水墨也罷色彩也罷、筆墨也罷構成也罷,所有的視覺要素都是中性的,作品的好壞主要還是看「氣質」。——陳天訪談節選與嶺南畫派諸位前輩一樣,陳天早年負笈東瀛,畢業於福岡教育大學,師從於日本當代畫家小原撫古。
  • 再續前緣:嶺南畫派經典作品巡展重慶
    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是最早用傳統水墨畫方式表現三門峽工地的畫家,畫作看似西洋素描,實際上是用中國畫的筆墨手法。 現場展出的這一系列作品中,包括了《黃河三門峽鐵橋遠望》《臨時配料廠》以及長度超過兩米的《黃河三門峽工地》長卷等。當年工地上的熱火朝天,透過紙面很生動地躍然眼前。
  • 【藝術欣賞】高劍父先生的繪畫理念,讓嶺南畫派從廣東慢慢地走出...
    關於一個畫派的成立,往往都需要一些核心的人物,他們對於自己的繪畫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同時也會提出一些繪畫的理念,並且能夠影響一幫人甚至影響一個地區,比方說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嶺南畫派的一些繪畫作品,這些繪畫作品出自於高劍父先生之手。
  • 「筆墨勝過刀劍」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筆墨勝過刀劍,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筆墨勝過刀劍Through his hugely popular online campaign
  • 中秋國慶假期到渝中區 免費觀賞嶺南畫派畫家佳作
    王琦美術博物館供圖人民網重慶9月29日電 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從9月26日起至10月20日,在位於渝中區上清寺中山四路的王琦美術博物館開展。博物館內展出了嶺南畫派畫家作品99件(套)中國畫和文獻作品,市民可免費前往館內觀賞。
  • 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優秀作品在重慶展出好評如潮
    當地藝術界結合畫展,就嶺南畫派產生的原因、藝術特點、藝術主張以及嶺南畫派的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充分肯定了嶺南畫派對中國畫的創新與變革的重要貢獻以及在中國美術現代進程中的積極作用。展方介紹,20世紀初,西方文明的猛烈衝擊引致中國畫壇出現變革的主張,以嶺南畫派為代表的「融合派」率先舉起「美術革命」的旗幟,與海派、京津畫派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對中國美術的現代化進程帶來重要影響。畫派創始人為時稱「嶺南三傑」的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他們積極推介美術變革的新觀念,銳意革新中國畫的精神和語言,奏出了「新國畫」的先聲。
  • 劉春草:記嶺南畫派楊善深大師
    本文作者著名畫家劉春草與楊善深(左)在近代的畫系裡,嶺南畫派是中國畫的新血脈,雖然國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步進明清兩代,已是暮氣沉沉,了無生氣。自嶺南畫派二高(劍父,奇峰)一陳(樹人)出現,以西方的技巧折衷國畫之形似不足,同時以大自然為師,故開一個中國繪畫的新面目,開世界東方藝術的一頁。
  • 「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
    「嶺南畫派」的代表藝術家關山月、黎雄才帶來的作品無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兩位大師的作品如今更是來到重慶陪你過國慶了——9月29日上午,由重慶王琦美術博物館和廣東嶺南畫派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翰墨繪新圖——嶺南畫派畫家描繪新中國作品展」重慶站的開幕座談會在渝中區王琦美術博物館舉行,這也標誌著由關山月、黎雄才兩位大師作品領銜的本次展覽正式和觀眾見面。
  • 李學明:用筆墨為十二生肖造像
    用中國畫表現十二生肖,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因其不僅與有著數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關係密切,更與涉及到文化學、心理學、社會學、民俗學、哲學、美學等諸多層面的文化寬度關係密切。面對兩千多年審美習慣的穩定性,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過人的造型能力和筆墨駕馭能力,不出意外的話,極易將十二生肖畫成俗物。
  • 計文波詮釋東方「源創」,讓嶺南文化與國際審美相融合
    12月5日,在「時尚之都·魅力廣州」2020年首屆中國(廣州)時尚產業大會上,廣州國際輕紡城時尚源創平臺聯合著名設計師計文波在廣州塔舉行作品發布,帶來東方文化的「源創」詮釋。本場作品以嶺南文化、廣繡非遺為靈感,將民族文化與國際審美充分融合。
  • 筆墨為靈魂天然乃本質——宮中奇先生中國畫創作訪談錄
    [畫家]畫派是根據某個畫家群所具有的共同的用筆、用色以及用墨的特點,後人將他們歸結成為的一個流派,近現代最具有影響力的畫派有:以任熊、任薰、任伯年、任預為代表的海派,以高劍父、陳樹人、趙少昂、黎雄才為代表的嶺南畫派,以趙望雲、石魯、何海霞、方濟眾為代表的長安畫派,以及中國美術史上距離我們時空最近的,以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為代表的新金陵畫派等。
  • 劉應雄畫家用現代的筆墨語言詮釋永州八記與永州八景圖
    於是,在構思構圖上,我回到八記文中尋找古意,釆取雲山相依石林相應,用現代的筆墨語言,結合實景特徵還原八記地形地貌,表現出詩意般境界。
  • 嶺南賦能再啟航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20級EMBA開學第一課順利舉行
    EMBA13級鄧遠平師兄特地返校,作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EMBA足球俱樂部聯席隊長,熱情地向師弟師妹們介紹俱樂部及嶺院風採。現場的領導和學長們對新生們殷切寄語,在合適的時間選擇來嶺南學院學習EMBA,是他們對自己人生成長之路明晰的認知與踐行,一定獲益匪淺。上午10點,在全體師生莊嚴肅穆的國歌中開學第一課正式拉開帷幕。
  • 畫家王水 一位筆墨為其所用的畫家
    一位畫家之所以是畫家,筆墨所生之能、之韻是必然的,所以筆墨不能當作對畫家或者畫作的深度剖析。欣賞一幅畫,解讀一位畫家要去分解的是深度,而非創作技法。至於畫面中的筆墨,就是講述其所遇,所想,所悟的起伏過程。當然,這種境界是針對畫家而言。因為並不是所有畫畫的都是畫家。
  • 美術研究|嶺南畫派最常見的題材是花鳥——學習麻雀的畫法技巧
    一、麻雀的畫法工具是畫畫最重要的東西,首先我們來關注一下嶺南畫派繪畫中常用的工具。我用的筆分成三大類。一類是白色的羊毫。羊毫又分大、中、小,大號是提筆,中號一般是寫楷書用的。第二類是棕色的狼毫。狼毫軟硬適中。第三類是嶺南派常用的三毛筆。
  • 對話|潘公凱:筆墨是延續的,不能用西方觀念去思考中國畫
    所以,西方人說哲學,不會只去說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因為他們之後有尼採、黑格爾等一串人名。這是非常龐大的一個結構,這龐大的結構不是對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註解,而是經過重新建構,有著一套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因此,如果我們對於書畫的筆墨沒有現代建構的闡釋方式,或沒有一套現代方法論,國際上的人會認為我們說的是古董,而不是當下的事情。
  • 筆墨造句和解釋_筆墨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筆墨參考例句:1、勘正文字和製造筆墨刻不容緩。2、天地以生氣成之,畫以筆墨取之。3、誠實不需假於筆墨,美麗不需假於粉黛。4、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5、真誠不需假手於筆墨,美麗不須藉助於粉黛。6、筆墨下宣洩的流年,印照出我青春的無奈7、誠實無須假手於筆墨,美麗無須藉助地粉黛。
  • 嶺南文化+監獄元素=?
    嶺南文化+監獄元素=?百度百科那麼問題來了當嶺南文化遇上監獄嶺南文化+監獄元素=?這一條「算式」可以得出什麼答案?嶺南文化「化身」各類裝潢用極具本土特色的內容裝飾監區為廣東監獄披上了一件件「時尚外套」在廣州監獄,門樓牌匾上鐫刻著「執中致和」,它體現著「以正確價值觀念和科學策略矯正罪犯
  • 淺析對中國畫筆墨的認識
    中國畫一切審美形式與審美內容都是圍繞筆墨而展開的,筆墨就是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是最本質的東西,是有別於其它畫種的首要特徵,我國的傳統繪畫都是用筆墨表現在紙或絹上,筆墨是中國畫表現手法的主題,所以評畫離不開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