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投稿要有明確的方向,不要海投。在投稿前應該經過認真學習,對所有可投期刊的收稿範圍、發文傳統、發文重點以及投稿方式、評審周期進行對比選擇。要知道純粹意義上的綜合性期刊幾乎沒有,但一些期刊,特別是大學學報,從名字上很難把握他們的發文重點,但實際上每一種期刊都會有自己的側重點,所以,作者在投稿前有必要對期刊的特點有所了解,以便在投稿時「施展所長」。作者可以選定3-4種期刊比較適合自己論文方向的,對這基本期刊進行綜合評定,可以先投那些評審周期快的期刊,如果沒有錄用,馬上開始向第二種期刊投稿。在投稿時,可以根據各刊的發文重點,對文章的題目和結構進行微調,以便能提高「中稿率」。
二、把每一次投稿當做一次學習的機會,要學會與編輯部溝通。確定好投稿的期刊後,從文章內容到投稿格式最好都能按照雜誌要求調整,如在文章的頁眉、頁腳標上所投期刊的名稱,這些細節會讓編輯感受到你的誠意。反之,如果你給A期刊的投稿卻在頁眉頁腳中標註的是B期刊的名稱,這就會讓編輯十分反感,很嚴重影響你的投稿效果。
三、投稿郵件也能讓審稿人感覺到你的誠意。如果是E-MAIL投稿,除惡添加附件外,你可以將文章的摘要或創新點直接寫在郵件內容中,以便於編輯在第一時間了解你的文章。對於一些期刊有自己的投稿系統,你可以將上述內容放在附言或說明中,只要方便編輯閱讀就好。這樣會大大降低編輯的處理時間,從而獲得較好的第一印象。

四、論文原稿處理的注意事項。論文作為附件上傳都是投稿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無論是郵箱還是系統,附件一般不要太大,因為郵箱和投稿系統一般都會對附件大小有所限制,附件太大可能導致投稿不成功,而且必要時最好對文章的圖片格式進行一定的壓縮。同時還應注意附件的格式,有些編輯部要求PDF格式,有些編輯部要求WORD格式(有些編輯部可能還會對WORD版本有要求)。在投稿時如果忽略了這些要求,可能會影響投稿的進度,嚴重的話可能還會直接導致退稿。所以希望作者在投稿時對這些細節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