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粵藥監)一個小小的口罩,除了在工廠生產外,要真正流通到市面還要經過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醫用材料檢驗室的「大考」。口罩帶的拉力如何,密合性如何等等,這些均要進行抽檢。據悉,針對醫用防護口罩,所抽檢的一個口罩要通過5男5女,不同臉型,每個人10分鐘6個動作的考驗,來考核口罩的密合性,只有通過「考核」才能成為合格產品。
7月21日,記者在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醫用材料檢驗室看到,工作人員對口罩帶的檢測時,要求每根口罩根與口罩體連接點的斷裂強力應不小於10N,測試時每次要持續5秒。「如果5秒內斷了,口罩帶則不合格」。而口罩性能是更受大眾關注的,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醫用材料檢驗室主任、高級工程師黃敏菊介紹,這一關一般需要十個志願者,看口罩鼻夾處是否貼合。「志願者會做左右搖擺、上下點頭等共6個動作,測試口罩是否漏氣,一個志願者完成需要10分鐘。一個抽檢的口罩需要十個志願者,分別是5男5女,不同的臉型,對口罩密合性進行考察」。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戴上醫用防護口罩,進入小房間測試該口罩的密合性。密閉的小房間內充滿了氯化鈉氣溶膠,再通過數據顯示來「考核」口罩的密合性。
此外,口罩還需要測試放水性,用250毫升的水往下滴漏,全部漏完後,根據標準,看口罩防水性能如何。同時,醫用外科口罩還要進行阻隔血液性能測試。黃敏菊介紹,「醫用外科口罩和防護口罩不僅要防水,還要防血液。工作人員會用人工血,從遠處打過來,看口罩的另一面是否透過來。合格的口罩之所以可以阻隔血液主要靠的就是它中間的熔噴布」。
據了解,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醫用材料檢驗室是全國主要防護產品試驗室之一,承擔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產品的檢測和標準驗證工作。自2003年抗擊「非典」以來,該檢驗室就承擔了全國範圍內華南地區防護產品的緊急抽驗工作,全面檢測醫院、生產企業、藥店及進出口產品的質量狀況,並指導人們正確使用。該檢驗室今年疫情期間截止目前共完成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的註冊檢驗任務綠色通道2000批次,立案打假任務100批次,市場監督抽驗任務300批次,商品進出口檢驗任務200批次,醫用防護服檢驗任務300批次。檢驗技術和檢驗任務量位居全國前列。
口罩知識小科普:
一、口罩的分類
口罩基本知識口罩分為三類,包括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及醫用防護口罩。
二、口罩的組成
口罩一般由熔噴布、無紡布、口罩帶、鼻夾組成,其中外層和內層均採用無紡布、中層採用熔噴布。「熔噴布」俗稱口罩的 「心臟」,它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具有很好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假口罩非常薄,如果只有裡外兩層,沒有中間的熔噴布,就無法起到阻隔顆粒和細菌的作用。與普通口罩相比,醫用外科口罩的外層具有阻燃性能,同時要具備防止血液透過的性能,保障醫護人員安全。
三、消費者如何選購口罩
首先,要看標籤,標籤要完整,看清楚口罩的分類屬性;其次,要看包裝外部,看清楚是否有藥監局發放的生產許可號以及註冊證號,特別留意上面會有一個「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