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2399公裡,只為去西藏喝一杯甜茶

2021-01-20 西藏旅遊在線

來源公眾號:那一座城( thecity2015)


如果,你問我拉薩什麼地方最有意思?


答案不是布達拉宮,也不是八廓街,而是散落在大街小巷裡的甜茶館。


作為一個西藏迷,我超級喜歡拉薩的甜茶館。


不管是早晨還是傍晚,在任意一個甜茶館裡,你都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藏民也有遊客,大家談天說地。


5年前,就因為想念拉薩甜茶,想念甜茶館裡的愜意時光,我跟幾個小夥伴跨上單車,一路從西寧火車站騎到了八廓街的光明甜茶館。


總共騎了2399公裡,耗時26天才到。(雖然有點瘋狂,不過也是我常給人吹牛的談資)


不管是早晨還是傍晚,在任意一個甜茶館裡,你都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藏民也有遊客,大家談天說地。


在拉薩,喝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班可以不上,生意可以不做,而太陽不可不曬,茶不可不喝。


有人粗略估算,一個拉薩人一生會在甜茶館裡消磨掉7萬個小時。

在甜茶館裡,愛八卦的人能聽到別人抱怨自己的老婆不忠;

愛熱鬧的人能跟別人一起下棋、彈石子;
互生好感的男女能發展發展感情;

轉經轉累的老人,能坐下來歇一歇……


所以,在拉薩的各大旅遊攻略中,去甜茶館絕對是重中之重。


在拉薩,你可以不進布達拉宮,但一定不能不去甜茶館裡坐一坐。




甜茶的製作並不複雜,用料也很簡單,主要就是牛奶、紅茶和糖。


做法簡單、配方固定,但每一家甜茶館做出的味道都不一樣,能不能做出地道的藏式甜茶,全得看老闆的手藝如何。


因為拉薩海拔高,水的沸點低,在熬製紅茶時,只靠煮或泡都是不行的。


有經驗的老闆,會將塞滿紅茶的布袋輕輕浸入熱水裡,一手拎著布袋不讓它完全沉入水底,一手不斷舀起熱水澆在紅茶布袋上,隨著一瓢瓢熱水澆下,大鍋熱水的顏色逐漸變深。


將牛奶、紅茶、白糖依次倒入傳統傳統工具「雪董」裡,再用長木棍上下不停攪拌,至於它們的融合程度,就全靠老闆自己手掌的觸覺了。


一鍋看似簡單的甜茶,想要做好著實也不容易,也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差事。


做好的甜茶是乳黃色的,不透明而略稠,趁熱而飲,那真是香甜可口。


與酥油茶相比,甜茶會更接地氣一些。


幾毛錢一杯的價格普通平民也能消費得起,就算買一暖瓶也不過才7、8塊錢而已。


只需要花上幾塊錢,就能找個舒服的地方,享受悠哉悠哉的甜茶時光。


雖然,茶葉並不適合藏區的生長,這也絲毫沒有影響茶葉在藏民心中的地位。


藏民對茶的熱愛,就跟重慶人對火鍋的熱愛一樣強烈。


即使在最窮的時候,藏民還是要喝茶,甚至寧可要問別人家去借茶葉喝。


既能滿足了喝茶的需求,與傳統酥油茶相比,又有著更簡單的做法、更便宜的成本、更多變的口味。


正因為如此,當甜茶從印度、尼泊爾傳來時,很快就在拉薩火了起來,這一火就是100多年。


以至於到現在,泡甜茶館、喝甜茶都已經變成了當地的民俗文化,也是拉薩給遊客的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


甜茶館裡,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不少老闆還堅持傳統的經營模式——自取找零。


客人都不到吧檯買甜茶,而是隨手從消毒櫃裡取個杯子,在大廳區找個位子坐下,同時桌上放上幾塊錢,隨時叫提壺的服務員過來倒茶,服務員倒完茶後取回一杯子的錢再找零錢放桌子上。


整個過程配合都十分默契,失竊事件也幾乎沒有發生過。


當然,你也可以一次性買一暖瓶的甜茶,跟朋友慢慢喝。


但大多數老茶客,都喜歡按次付茶費,因為他們喝的不單單只是茶,更是一種社交。


就算兩個原本陌生的茶客,在輪流掏錢請對方喝上幾杯甜茶後,兩人的關係立馬就拉近了。


兩人聊聊八卦、談談時事、吹吹牛,簡直是不亦樂乎。


過去,甜茶館是一個信息集中地。舊西藏的噶廈政府下達政令時,都先要在甜茶館中張貼,這樣,政令很快就會傳播出去。


大到國際消息和國家大事,小到家長裡短、柴米油鹽的行情,都可以在甜茶館裡聽到。


這完全就是一個信息聚集地,就像一個線下公共交流平臺。


在這樣一個地方,是很容易就孕育出很多東西。


有人就研究發現,美國著名的藏學家梅戈爾斯坦的《喇嘛王國的覆滅》和《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拉薩街謠》中收集的大量民間歌謠,都是甜茶館裡客人們的妙語連珠的真實記錄。


人都是社會屬性,不管多麼閒雲野鶴之人,都需要在人群中有所互動。


正因為如此,甜茶館給藏民們提供了一個公共場合,讓他們能在茶杯品嘗甜茶時,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空間的幸福。


正如作家扎西達娃所說,「很多人進甜茶館喝茶,他們傳遞信息,聯絡感情,滿足心靈的需求」。




去過甜茶館的人都知道,與法國的咖啡館相比,甜茶館真是顯得太粗糙了。


它們大都沒有豪華的裝飾。


一般茶館招牌就掛在房門頂上,有些茶館就在門口掛塊藏飾門帘。


茶館裡往往布置幾方桌子和長椅子。


桌子和長椅子都是木製、粗糙的。有的桌椅油漆剝落,有的桌椅角被磨損得失去了稜角。


除了這些必用東西外,沒有任何美觀用具和吸引人的設施,但是茶客坐得擠擠的,有些茶客較多的大茶館裡總是座無虛席。


後到的茶客,只好從近處柴火堆上搬來木頭坐著。


就是這樣的環境,不小資、沒情調,卻能在拉薩一直火了上百年。


其中緣由很簡單,不過是人們能在茶館裡喝出快樂來。


這種快樂,不只是糖刺激的多巴胺,也有整個環境都充滿著娛樂的氛圍。


聊聊天、下下棋、玩玩彈球,實在不行了,還能免費看看各種電視節目。


這對很多農村的藏民來說,確實是難得的休憩。


就算沒這些,只是湊在一起,喝著茶拿著甜茶館打個趣,也是一種快樂。


比如,他們會給甜茶館取各種綽號。


有一家茶館,開張的那天賣的肉包子都是漏底的,人們就叫它「漏底茶館」;


有一家茶館,裝修很豪華——畫梁花柱、壁畫豔麗,可他家的甜茶味道淡得像鼻涕,人們就叫它「華麗鼻涕」;


還有一家茶館,連晚上都營業,這在當地很少見,因此人們就叫它「貓頭鷹茶館」。


不管茶館的本名叫什麼,茶客們都會根據它的特徵來取個綽號。


什麼「驢夫茶館」、「羊圈茶館」、「坡上茶館」等等。


社交、娛樂消遣都是人的天性,甜茶館就是為當地人提供了這樣一個場所,在這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只要花一點小錢就能讓自己樂呵大半天。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我們看起來那麼糙的地方,卻在當地異常火爆了。


如今,街邊的甜茶館林林總總,每家店門口都堆滿了裝甜茶的保溫瓶。


現在坐在甜茶館裡的客人,各種各樣的都有,有穿著隨意的,也有體面講究的,身份各不一樣,坐在一桌也不覺得彆扭。


上世紀20年代拉薩開始出現第一批甜茶館,而在那時,只有富裕的人家,才能喝得起甜茶。


而能泡在甜茶館的人,那絕對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進出。


不僅喝甜茶區別了窮人與富人,進甜茶館也區別了好女人與壞女人。


那時,除了少數娼妓外,其他女人是絕對不蹬茶館的門檻。


如果一個女性去了甜茶館,這個事情很快就會傳遍拉薩的街頭,覺得這是一個不檢點的女人。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拉薩有一家叫穆江夏的甜茶館,那時常有煙花女子到這兒來找顧客,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美娼叫做奴增薩珍。


當時從這家茶館裡飛出這麼一首流行歌曲:「甜茶館穆江夏裡,有俏麗奴增薩珍,請你莫要傷心喲,馬上到你身邊來」。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思潮的發展,甜茶館的門檻越來越低了。


不單單窮人能買得起甜茶喝了,就連女人也都能進出甜茶館,不會被人指指點點、戴著有色眼鏡去批判了。


在甜茶館裡你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茶客,有富貴人家也有平頭老百姓,有年輕的小夥子也有拄著拐杖的老婦人。


不管貧窮與富有,無論是男還是女,喝甜茶、泡甜茶館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轉經轉累的老人,可以喝杯甜茶歇歇腳;小情侶們,可以喝杯甜茶聊會天;來接孩子的家長,也可以喝杯甜茶消磨消磨時間。


在這甜茶館自由的背後,也是人權平等、社會進步的象徵。


作者平措扎西說,他有一個朋友來到拉薩甜茶館後,就對拉薩人格外失望,覺得他們與自己想像中的純粹都大相逕庭。


他們竟然在甜茶館裡如此浪費時間,如醉生夢死般過活


但我恰恰相反,對拉薩的喜愛偏偏是從甜茶館開始的。


曾去過拉薩兩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泡在甜茶館裡時光。


第一次去,甜茶治癒了我的高反,讓我在異鄉不那麼拘束難受。


第二次去,甜茶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拉薩,讓我的眼界不僅僅停留在大城市的鋼筋混泥土中。


前後兩次進藏,甜茶館都給我深刻的印象。


這種深刻,即使不及轉經、磕長頭給人帶來的震撼。


但它給人展示的是一個更為真實的拉薩人。


這種真實不單單只是在布拉宮前的虔誠,而是一個立體、複雜、多面的拉薩人。


他們有著極大的包容心,能把外來下午茶文化本土化,能一邊喝著甜茶、一邊吃著餈粑;能一邊穿著藏袍,一邊看著電視中北上廣的都市生活。


他們一樣會八卦、一樣會消磨時光、一樣會沉浸在糖帶給他們多巴胺的快樂中。


這樣真實、有煙火味的拉薩人,其實也一樣可愛。

參考資料:

1、《西藏的甜茶館》作者:平措扎西

2、《拉薩甜茶館的現狀與社會作用》作者:張美琳 黃霽虹3、《甜茶館裡的文化啟示》作者:徐寅

4、《西藏傳統茶文化的發展階段》 作者:趙國棟

5、《西藏傳統茶文化的社會紐帶作用研究》作者:趙國棟6、《從《格薩爾》看西藏茶文化》 作者:鄧雅婷 趙國棟

7、《基於地域文化視角下拉薩市區甜茶館文化空間研究》作者:邊普

8、紀錄片《藏地藏味》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轉載自那一座城,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僅供欣賞、學習、交流,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在後臺聯繫,我們會妥善處理,感謝!



相關焦點

  • 到西藏,真正的旅遊不是東奔西跑的打卡,而是一杯甜茶的午後時光
    如果您跋山涉水的來到西藏,第一天的行程會如何安排?去爬半壁江山的布達拉宮、去探訪聖湖納木措、還是趕去朝拜神山岡仁波齊,這些一定是到西藏的經典體驗,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願以償的。白塔如果您入住的客棧老闆夠熱情,那他一定不會忘記提醒您:「不要急於洗澡、及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以及喝上一杯甜茶讓身體放鬆,這絕對有利於緩解初次到達高原地帶的不適症狀」。
  • 在疲憊的午後,西藏的甜茶香
    去過拉薩的朋友,都會覺得拉薩是一座可以讓人忘記時間的悠閒的城市。而甜茶正是讓人慢下來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西藏喝甜茶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方式。兩三個朋友圍坐在一張桌上侃大山,漫不經意的啜一口甜茶,兩三個小時就這麼過去了。悠哉。
  • 帶4歲女兒騎行西藏奶爸回應質疑,網友熱議:騎行四千多公裡,而且是...
    虎撲7月7日訊 近日,帶4歲女兒騎行西藏奶爸遭到質疑,對此本人表示:拍到一張我住房車照片獎10萬。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帶4歲女兒騎行西藏奶爸回應質疑#:拍到一張我住房車照片,獎10萬】今年4月,廣東東莞的26歲單親奶爸阿鈄帶著女兒兜兜從東莞出發,一路騎行至西藏,共4000多公裡,沿途上傳視頻走紅,7月5日父女倆回到家中。面對騎行真假性和安全性的質疑,阿鈄表示,自己以前走過這條路,有經驗能保證安全。
  • 58天騎行5838公裡 寶雞65歲老人千裡走單騎圓夢西藏
    這一路,他共騎行5838公裡。這一路,他可能忘卻了自己已經是一位65歲的老人。退休之後,想圓自己的西藏夢今年65歲的胡寶全出生於1955年,退休前是寶雞天然氣公司的一名職工。談及這次騎行的初衷,他告訴記者,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想去西藏,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 西藏騎行 從然烏 沿318國道去 拉薩
    然烏鎮——波密縣從然烏鎮的318國道開始向拉薩騎行。然烏到波密130公裡,起伏向下。離開然烏18km進入林芝地界會出現一個陡坡,要控制好速度,這裡坡陡沙石多容易摔跤。再往前有三個涉水區。雨季時水會加深水流很急。
  • 尋找民間體育達人|跑壞跑步機、騎行進西藏、在家跑完100公裡...
    他曾陪兒子騎自行車去西藏、去世界各地參加226公裡的大鐵比賽,疫情期間不但自己在家裡完成了不間斷跑100公裡的挑戰,還號召身邊人完成了24小時不間斷居家接力跑……不止如此,他心中還有一個夢想——打破世界紀錄。
  • 全場買一送一,這個夏天要喝一杯「甜茶」嗎?
    炎熱的夏天,喝上一杯清爽的草莓飲品,一口嘗盡酸甜欣喜,少女心如同微風般感受。這個夏天,你有故事嗎?甜茶的招牌飲品。杯裡可見新鮮果肉,切成小片的多種水果,果香很清新自然,口感清爽。夏天何不來上一杯夏日小清新——多肉芒芒,而且還維C滿滿,清爽夏天,帶飛心情!
  • 一條辣魚,一杯甜茶,這茶座的一食一飲很像腔嘛!
    只聊天不撩騷、光喝茶不乾杯、吃簡食不吃肉,如果這是你想像的茶座,小吃貨好想捧起你滿是膠原蛋白的小臉蛋說:這個世界「太可愛」,寶寶別怕,放下奶瓶,幹了這杯!有 吃 有 喝,才 是 年就像辣子雞丁,魚肉被厚厚一層辣椒和花椒給埋在下面,翻一翻、找一找、嘗一嘗,香的很,鮮的緊!菜單上沒有無所謂,就說吃香喝辣推薦的!
  • 這是一條聖經級的西藏攻略,請您收好!
    第一次進藏建議走滇藏線到拉薩,海拔上升緩和高反機率較小,回程的時候可以考慮走青藏線,川如果時間夠充足,那可以先選擇去雲南玩一段時間,再由滇藏線進藏,梅裡雪山的日照金山可是非常震撼的,吐血推薦......4、徒步,騎行這個是專業活,不建議第一次去西藏的朋友選擇......
  • 第一次來西藏拉薩旅行,這幾個地方值得一去,也許會高反但卻很值得
    為什麼來西藏拉薩旅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各種的答案。有人說想要感受一下雪域高原的風情;有人說想要淨化下心靈;有人說為了去看看雪山和草原等等。不論那種答案相信都是為了滿足自己想要去看看不一樣風景的需求。
  • 三個月西藏騎行,感受的真相是什麼?
    寫在前面的話對大多數人來說,騎行西藏是存在於想像中的詞。我曾以為「騎行」會像心頭的白月光一樣永遠明亮,而騎行西藏這件事也將在我的人生清單上永存,直到我做到它為止。但是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覺得如果我再不去做這件事兒,它就會從頭頂的白月光變成水中的鏡中花,永遠可望不可及。因為,我發現人真的是會變的。
  • 絕美西藏,走進山南的藏王墓
    大家對於中原帝王的陵墓非常的熟悉了,而對於西藏曾經藏王統治者們的陵墓卻少知又少,今天就帶大家走進西藏山南,去看一看那裡的藏王墓。藏王墓是松贊幹布,文成公主以及赤尊公主的合墓。風花的秋土已經塵封了英雄的過往,讓我們一起去傾聽他們的傳奇故事。藏王墓位於雅礱河谷的核心地帶,是一塊風水寶地。
  • 齊魯行者·騎行者|95後米線店主:我還有一個西藏騎行夢
    熱油下鍋,翻炒雞丁,這些如今看起來十分嫻熟的動作是他練了無數次才掌握的,「一開始是跟著別人學,看著好像學會了,但自己一動手不是那麼回事,滿滿一鍋油和雞肉,那時候連鍋都弄不好,被熱油燙著了那都是家常便飯。」時間久了,李明源逐漸掌握了雞丁的基礎炒法,也開始琢磨怎麼能把雞丁做得更好吃。
  • 摩託車騎行途中,安裝一個水杯架有多重要?
    相信我們有些剛入門的摩友對摩託車的付出和熱衷,已經超越了對汽車的喜歡,他們追求的並不是速度的激情,而是騎車自由自在的愜意,這個時候怎麼能沒有一杯咖啡或者是濃茶呢
  • 過七夕的你,怎能少了這杯甜茶?
    作為單身狗的我自由地走進了電影院,十分鐘後,毫無意外地愛上了這杯渾身散發著該死的魅力的甜茶。 來來來這杯cp茶我先幹為敬。 不過,別看他在《小婦人》裡一股年輕貴公子的復古氣質,人家的可塑性絕對不只這麼一點。
  • 品嘗那悠悠綿長的西藏味道
    在加熱牛奶的過程中(溫度達到70攝氏度左右)加入「老酸奶」即發酵益生菌,20分鐘後關火自然冷卻,經過6至7小時的發酵過程,這樣西藏式酸奶便閃亮登場了。  節日期間去瑪吉阿米餐廳,必須要品嘗的特色菜就是人參果八寶沙拉酸奶。以西藏特產人參果為主的八種蔬菜水果丁合拌而成的沙拉,營養豐富,配上自釀的天然純酸奶做的沙拉醬更具特色。
  • 夢回天堂,近兩百萬粉絲的網紅暴富後騎行西藏車禍身亡
    快手一名為「二懶子917」、擁有粉絲高達185萬的湖北網紅就不幸殞命在通往西藏的路上,時值其網紅事業巔峰期,出師未捷身先死,夢想隨之破滅!「二懶子917」是湖北恩施利川人,以搞笑視頻和在利川繁華地段進行直播表演走紅,騎行西藏一直是他的夢想,和所有網紅一樣,在網絡直播走紅並快速致富以後,馬上改善起了物質生活,買了一輛豪華寶馬摩託車作為去往西藏的駕騎。夢想一下子照亮了現實,西藏之旅隨之而行。
  • 「酒鬼」IU李知恩只喝了一杯水果燒酒,就在後輩面前臉紅了!
    「酒鬼」IU李知恩只喝了一杯水果燒酒,就在後輩面前臉紅了!IU李知恩喝了一杯水果酒,小臉就變粉紅,慌張的樣子展現了可愛的「酒鬼」魅力。IU李知恩的所屬經紀公司EDAM ENTERTAINMENT通過官方YouTube頻道上傳了《IU的宅家信號》的視頻,在視頻中看到IU李知恩邀請了OH MY GIRL成員崔效定(HyoJung)、玄勝熙(SeungHee),三人一起製作了甜茶等活動。
  • 探秘藏域NO.7——超全的西藏美食攻略,沒吃過等於白去了一趟西藏
    西藏提煉酥油的方法很簡單,將奶汁稍微加溫,然後倒入大木桶內,來回上百次的抽打,直攪得油水分離,之後,把浮在上面的一層淡黃色的脂肪質舀起來裝進皮口袋,冷卻之後便成了酥油。
  • 莆田「阿不」的西藏行攝之旅:騎行、走小路、躲冰雹、遇見自我!
    莆田「阿不」的西藏行攝之旅:騎行、走小路、躲冰雹、遇見自我!文:聞道 圖:阿不「阿不,是莆田的知名攝影師。自2012年正式接觸攝影以來,阿不走走拍拍已不知不覺過去八年。關於攝影生涯的初衷、故事還有夢想,阿不沒有多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