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普洱有生茶、熟茶之分,無論衝泡哪種茶,想要將茶的優點展現得淋漓盡致,衝泡就是關鍵。
水是茶的靈魂,茶是水的根本。很多人喜歡喝茶,或商談交友,或獨自品嘗,都喜歡泡一盞香茶。如何讓一盞春茶的優點展示得淋漓盡致,卻未必很多人都知道。
春茶雖好,講究步調
中國人喝茶講究茶道,一般說的是衝茶的步調。很多人似乎都知道怎麼泡茶:溫具、衝泡、倒茶、品茶,但這隻適合自己隨意喝的時候。衝茶的步驟有人說是六種,有人說是七種,但也並非涵蓋全局。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想要泡一壺好的春茶,事前準備必不可少。燙壺,茶壺作為茶葉置放的器具,一是作為一種禮儀,在茶客面前清潔,喝茶時放心;另外可以讓茶壺徹底除袪濁氣,保證本次泡的茶沒有串味;還有醒壺的作用。名為「燙」,意乃水沸燒開之意。其次是溫具,使茶杯進入狀態。置茶之後應為「醒茶」,一般30秒左右,讓茶葉清醒並除去雜質。通過高衝、低斟,茶葉受熱均勻,充分釋放精華後,才是奉茶、品茶。泡茶方式有繁有簡,講究之事也因人而異,但醒茶的步驟卻是不可置疑的。
春茶雖好,衝吊有度
泡茶的步驟有了,但還有細節就是「注水」。注水一般來說就是高衝、高吊、低衝、低吊。其實就是注重注水時快慢、急緩,水線走勢、高低、粗細對茶湯的影響。一般來說,香靠衝,湯靠吊。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希望茶湯香氣高揚,在衝泡時,就快水猛衝;反之希望茶湯綿密柔軟,就讓水流穩定,緩慢地注入杯中。所謂鳳凰點頭,茶意香,掛壁下流,水綿柔。
想要泡一壺好的春茶,在於步調和注水的調和。一般的茶,在第一次衝泡後,可溶物佔總量的50%以上,因此注意投茶和注水量的比例,即:投茶量少,注水越多越不耐泡;出湯速度慢,茶不耐泡;水溫越高,茶不耐泡。泡茶的方式一樣,茶品好壞便立竿見影:茶中上品,即使水溫較高,泡八壺仍唇齒留香,一般的茶五壺之後便索然無味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一盞春茶在茶壺中舒展時,翠芽幽然蘭花香,和金黃的湯色相映成趣,自然是別有一番賞心悅目。
春茶雖好,水予升華
器皿具備了,步驟也差不多了,但水才是貫穿衝茶步驟的關鍵所在。許多人說在山間的寺廟裡泡出的茶非常甘甜清冽,不僅是因為在山間翠竹輕鳴,鳥聲悠長的意境適宜品茶,更在於水。山泉水經過層層自然過濾富含微量元素,激發茶香和內含物;水質清淨晶瑩,氯化物和金屬元素極少,保證茶水入喉的口感。古人飲茶多用泉水和「無根水」,現代人也可以使用蒸餾水、純淨水或過濾水,此謂「軟水」,意思就是每升水含鈣鎂鹽含量不超過50毫克。自來水多為硬水,這也是為什麼泡茶後茶湯中水和茶香出現斷層,或不夠順滑的原因。水是茶的靈魂所在,水質輕、活、淨,水味甘、冽、純,茶湯色、香、味得以升華。
好的茶,配好的手法衝泡,茶鼎房高端紐扣茶系列。其中高山古韻、高山巖韻均為生普洱中的上品。嚴選百年古樹的春茶,製作3-4克形似小紐扣,輕靈小巧,方便攜帶,條索勻整,葉底肥厚,湯質飽滿,金黃明亮,回甘悠長,幽蘭花香。悠然自得的個人時光,一人一顆剛剛好,茶友相聚兩到三顆隨意添減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