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文旅實戰觀察,獲得更多資訊
最近,你一定又被魔幻的大西安的這條新聞給魔幻了…
網上各種消息也是鋪天蓋地
據報導,6月11日陝西省西安市小南門四府街的一部分店鋪,被有關部門統一更換了招牌,一夜之間這條商業街變成了嶄新的模樣。
看到招牌後估計人們的表情毫無疑問是這樣的:
不但商戶被這種嶄新的模樣嚇到了,就連過路的行人也嚇到了,甚至他們都不敢進店去消費。
走進這條商業街,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莊嚴肅默帶有濃重的悲哀色彩的黑底白字招牌,再加上馬路中間隔離帶上白色的花朵,給人一種特別的氣氛,有網友看完之後說,如果再放一點哀樂就完美了。
整個就是一副「殯葬一條街」的氣氛,讓走進這條街的行人,不由自主就感覺到莊重而又悲傷,嚴肅而又帶有一點的敬畏。
要知道,這可是小吃一條街,牌子改成這樣別說吃了,過去多晃兩圈,都能夠起到抑制食慾的效果,莊嚴肅穆如此,讓人只想鞠躬
更重要的是,這號「靈堂風格」的招牌一上馬,立刻把毛骨悚然的感覺傳達到位
別說進去消費了,過晚上八點不小心路過,能不緊張得腿肚子轉筋嗎?
如果非要牽強附會,這樣的招牌或許能和「極簡風」沾點邊,還是很難品出極簡風該有的高端大氣的感覺,或許它的社會意義,就是向迷信發起挑戰,向唯物主義端正態度呢?
針對網民質疑相關部門給出了答覆,說是因為城牆都是明清風格,所以想要突出城牆的話,就要給附近的居民樓都刷成灰色,然後把招牌變成端莊大氣的黑白色,經過大家的質疑後,相關部門已經對現場的店招進行拆除,打算進行重新設計和安裝
但是這款新的招牌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爭議,新換的招牌,雖然不再是黑底白字,但是看上去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活力或者是時尚或者是厚重的感覺,根本不像是商鋪的招牌,就像一塊生鏽的鐵皮噴了一點防鏽漆一樣。
其實對商鋪來說,做點生意真不容易,最怕的是「折騰」二字。
做生意的都講究老字號,老字號是不能隨便更換的,原來的招牌具有個人的特色,具有店鋪的特徵又容易被顧客記在心裡,沒有必要非要換成一樣的牌子。
原本以為招牌的設計者是個門外漢,所以才會設計出那一次「靈堂」樣式的招牌,然後當天夜裡緊急更換的招牌,又變成了這樣死氣沉沉的招牌,結果商戶老闆們說,設計製作這樣招牌的是一家廣告店,這家廣告店和當地有關部門合作組織了這次更換招牌行動。
廣告店這是故意來坑人的吧?把招牌設計成這種種樣子,這些商戶能有生意做嗎?其實作為設計工作的我心裡也只能呵呵了。
其實小編一直想問一個問題:統一更換招牌門頭,真的有必要嗎?
有關部門給出的答案是為了商業街看上去整齊好看而又規範統一。
作為商業街,街上的商鋪完全可以有各自特色,他們的招牌廣告牌可以實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那種效果,最起碼比這樣死氣沉沉的統一招牌要好多吧!給商鋪適當的「鬆綁」,讓他們各顯神通,各顯神手,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比折騰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要務實多了。
店鋪招牌其實古已有之,布的,木頭的,隨風招展的,已經通過「水村山郭酒旗風」這樣的詩句,給了人們最為悠遠的回憶。
門頭和招牌的重要性,對於商家來說,是招徠客人的重點形象,對於顧客來說
可以明確篩選自己的消費需求,但是除了以上的作用外,門頭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一座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
比如香港,就因為各式各樣的招牌,打造出了許多人心目中,神秘又繁華的東方不夜之城
而號稱「世界十字路口」的紐約,也由每一個LED的閃光像素,迅速勾勒出人們心中,繁華和科技的最具體的形象
至於鄰國「霓虹金」的東京,滿大街放都放不下的招牌和廣告,更是直接升格為
一種足以吸引人前往遊覽參觀的,獨特文化標識
當然,跟他們比起來,我們的回民街,也並不遜色,長的短的方的圓的,平面的立體的卡通的極簡的……
雖然西安「靈堂」招牌的事情隨著新招牌的替換也算是過去了,商戶雖有苦難言,但起碼比「靈堂」招牌強吧?
但是全國各地統一搞店招的事,這些年著實不少,拿一個詞概括:統一。為了市容市貌的整齊美觀,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統一方便,仿佛大家也可以統一發財!
可是再美的姑娘,也總是各有各的特點和風格,讓她們都穿著同樣的衣服,畫上同樣的妝容,本來萬紫千紅的世界就失色了不少。
正如大賢羅素所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網上段子手也是發揮這說段子的本領,如同說相聲的,聽相聲,學相聲的,有人樂呵著,有人思考著,有人模仿著,您怎麼看呢?
文旅實戰觀察
(shizhanguancha)
文旅實戰觀察,前沿實戰信息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