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湖新區。(資料圖片)
海湖新區街頭夜景。(鄧建青 攝)
幾何書店為西寧商圈留下文化符號。(鄭思哲 攝)
新千廣場夜市。(城東區供圖)
我們可以說,西寧市是古老的,因為河湟文化沉澱下的西寧質樸、醇厚,由內而外透露的雄壯與滄桑呈現著這座城市的厚重底蘊;我們可以說,西寧是年輕的,因為現代化商圈圍繞下的西寧靈動、輕快,喧囂與光影交織如躍動的音符,奏響著一曲曲歡快、灑脫的活力樂章。西寧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探索出了極具區域特色的商圈發展模式,而建立在多樣化商圈基礎上的夜經濟,則為西寧商貿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曾經,西門大十字是西寧市區唯一的商業中心;如今,西寧的商業中心多點開花,無論是白日的紅男綠女還是夜晚的霓虹璀璨,都盡情地展現西寧的現代律動。
老商圈魅力猶存,新商圈活力迸發。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西寧市引活水、促活力,不斷擴展城市商貿版圖,從「一枝獨秀」到「百花爭豔」,「一主、一新、四副」的城市商業中心發展格局逐步形成,伴隨著新興商業體的不斷聚集,西寧不再是那個只有單一商業中心的西北小城,一躍成為火遍國內外的網紅城市,西寧市更是藉機發展孕育出了「假日經濟」「夜經濟」等新興經濟模式。
「百花爭豔」,盡顯西寧蝶變
每一位老西寧人,每每駐足大十字,腦海裡依然會浮現出這裡昔日的繁華盛景。這些場景如同定格膠片般封存在不少老西寧人的記憶裡。雖會感嘆歲月的流逝,卻也未必悵然若失。
因為,如今的新西寧繁華更勝從前。
城市不斷擴容、人口不斷增加、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消費需求不斷提升……西寧需要新的商業體來提升消費質量,激發城市活力,提高城市「顏值」,以順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海湖新區,便成為西寧市多層次、多節點的城市商業中心發展格局的起點。
十多年前,海湖新區仍然是西寧市田野縱橫待開發的處女地。十餘年來,經過廣大建設者的日夜勞作,今天,一座規模巨大、時尚現代的新城拔地而起,成為西寧最現代、最迷人、最宜居的一片新城區。唐道637、萬達廣場、新華聯綜合體、王府井大象城、青海體育中心、青海省科技館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和文體場館成為海湖新區的核心地標,這裡正作為西寧市新的城市中心和時尚中心,吸引著國內外遊人到這裡打卡。
多年發展,西寧市的商業中心已由「單核」變「多核」,已經成形以及還在不斷興建的商場、步行街、商業綜合體正在不斷地提升著西寧市民的商業品質,滿足著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讓他們在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之路上行穩致遠。越來越多的國內甚至是國際性品牌的入駐,也逐漸讓西寧有了「大都市範兒」。
按照西寧市「十三五」現代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要求,全市「一主、一新、四副」為主體的城區商貿流通布局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主,即大十字—西門商貿集聚區城市商業主中心;一新,即海湖新區現代化商業新中心;四副,即商業巷商業副中心、建國路商業副中心、小橋大街商業副中心、城南片區商業副中心。
目前,西寧市已經成熟並形成規模的主要聚集街區為城東區湟光、火車站和建國路商業區,城中區的西門—大十字—莫家街、南川商業區,城西區的力盟步行街、以唐道637為中心的萬達廣場、新華聯購物中心商業區,城北區的小橋大街、民惠城商業區等。
通過招商引資,以萬達廣場商業主力店、唐道637商業廣場、新華聯、新千購物中心、王府井大象城、吾悅廣場等為代表的一批新的商貿流通項目陸續建成並已投入使用;海底撈、迪卡儂、H&M、無印良品、物美超市等國內外知名商業品牌項目已正式籤約入駐西寧市,對提升西寧市商業形象,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商業功能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具體的消費結構上,西寧市更加趨向於文化、休閒、實體體驗等現代時尚需求,商圈在繁榮當地經濟、增加稅收和促進就業、發展現代商業業態、提升消費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展現城鎮商貿流通業水平的「城市名片」和「商業風景線」。
各具魅力,激發西寧活力
如今,西寧四個地理方位都已基本形成了成熟的商圈,它們匯集到一起,就是西寧現代、時尚、年輕、魅力的標記;它們獨立在那裡,就是每一個行政區劃極具代表的商業標誌。
城西區的力盟和唐道,一個是舊時商業區改造的典範,一個是新興城區發展的標識。五四百貨歷久彌新,在新興商業模式下煥發新的活力;力盟步行街一改舊時商業巷的容顏,以時尚現代的面貌煥發著新的生機;王府井百貨的入駐則拓展了力盟商圈的輻射範圍;海湖新區的共字橋連接著老城區的輝煌和新城區的崛起,唐道637、萬達廣場、新華聯百貨、王府井大象城成了整座西寧城最火熱的商業地標。城西區如今已成為西寧市各區縣擁有大型綜合體、商場、超市最多的城區,但這並未讓城西區擯棄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唐道637和力盟商業步行街以本土河湟文化為特色,成為具有西寧地域特色的高品質步行街區;而新華聯購物中心則承載著西寧邁入國際都市的夢想,整體的歐式裝修風格讓其成為最具國際範兒的商業綜合體。
城東區的新千王府井生活廣場與吾悅廣場作為建國路商圈最具代表性兩大商業綜合體,已然成為城東區商貿發展的新起點。同樣坐落在城東區的中發源城市廣場,尼羅美食城、絲路風情街、新千觀光夜市等全時段、多場景消費場所,都讓這裡成為城東區最具現代氣息和流量人氣的商圈。而我們昔日印象裡的湟光與火車站商圈,一個在保有昔日風貌的同時增添著新的商業體,一個隨著火車站的新建完全換了樣貌,歷久彌新地坐穩全西寧市重要的小商品百貨集散區的商業地位,伴隨包括奧特萊斯、北京華聯、藍海集團、上海喜盈門等一批國內優質企業落戶入駐與本土企業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富有東區特色的多元化的商圈格局已基本成型。
城中區本就是昔日整個西寧市的商業中心,如今這裡也煥發出新的生機。作為曾經西寧的文化符號,新華書店即將以嶄新的面貌重回大眾視野。而作為曾經西寧市最古老的商業街區,改造後,城中區將發揮水井巷商業文化旅遊街區、麒麟名都等商業綜合體輻射帶動作用,持續發展樓宇經濟,提升中心城區商圈現代化水平,努力把中心城區打造為傳統商貿業高地。而依託新建成的時代大道,以香格裡拉綜合商業中心、萬科為中心的大南川商圈,勢必會成為了西寧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民惠商業體、朝陽華德美食城、金座尚客等相繼投入使用……城北區作為我省高等學府聚集地和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在地,則需要圍繞服務高新技術人才和大學城建設樹立自己的商圈模式,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依靠著高新技術人才,城北區也將在數字經濟發展上持續發力,重點發展電子商務、生活物流等新興產業,逐步打造具有區域重要影響力的電商物流集散中心。同時在景嶽公寓夜市的基礎上,謀劃西海路、沈那街夜市,大力培育夜經濟模式。
流光溢彩,點亮西寧夜空
西寧的夜流光溢彩,西寧的夜熱鬧非凡。
隨著各大商圈的陸續成形,圍繞這些商圈所產生的新經濟業態正在催生西寧市民新的消費生態。曾經我們只記得西寧晝日的繁華,如今我們正在沉醉於西寧夜色的嫵媚。如果說白天的西寧現代中仍舊蘊含著一絲古樸,那麼夜晚的西寧則處處透露著靈動與活潑。
看看夜晚西寧各大商圈你所能見到的景象吧:燈火通明的商場內熱鬧非凡,攜老扶幼的大家庭在飯桌前盡享溫暖時光,飯桌上各色美食無不刺激著每一位食客的味蕾。俊男靚女們穿著新潮,在不同的場景裡隨意切換著自己的身份,他們是美食家,亦是時尚達人,在紛繁喧囂的市井裡散發著青春活力。商家小販的吆喝聲穿透商業區的每一條巷道,讓煙火氣充斥在商業區的每一個角落。
這就是夜西寧,這就是西寧夜。
夜經濟是一種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因此,夜經濟已成為衡量城市繁榮,生活舒適度與便利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如今,西寧的夜經濟已由早期的「燈光夜市」「路邊攤」轉變為包括「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幾乎涵蓋了商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旅遊業、娛樂業等所有第三產業。
去年起,西寧市大力發展「夜經濟」,延長城市消費時間。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特色餐飲街區。同時,積極培育網絡消費、定製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新熱點,創新發展滿足不同群體特別是年輕一代多樣化偏好需要的消費,鼓勵與消費者體驗、個性化設計、柔性製造等相關產業加快發展。加快推進現有商業街、步行街、美食街提檔升級,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智慧型高品位商業街區。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加快發展數字圖書館、數字期刊等新業態,豐富數字內容供給,鼓勵建設集合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等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地。
作為青海旅遊大本營和集散中心,夜晚已成為遊客在西寧消費的集中時段,這也成為西寧市發展夜經濟的一大優勢。2020年作為著力推進全市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重要之舉,西寧市開展了夜間主題活動,培育夜間觀光遊憩、文化體驗、特色餐飲、時尚購物等夜間經濟產業,並打造了特色街區文旅消費新業態。(鄭思哲 陳曦)
採訪手記
現代西寧越來越有「大都市範兒」
在兒時,對於西寧繁華的記憶,只停留在了大十字中心和稍顯有現代商業氣息的商業巷。但是,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容,西寧市的商業中心不再等同於城市中心,在區域優勢的帶動下,區域性商業中心成為西寧市商貿布局的新格局,也算是開啟了現代西寧市商業多樣化、區域化的新模式。
近幾年,隨著海湖、南川、北川等新興區域建設的不斷推進,商業帶動區域發展、聚集人氣已是西寧不斷發展的有力驅動,並已成為西寧商業發展、城市發展的成功模板。成功經驗的不斷被複製,也加大了區域性商業中心的開發和建設力度。不得不說,海湖新區的崛起從一定程度上給予了西寧市開發南川、北川的信心,也間接帶動了例如建國路商圈的不斷完善。
商圈的發展必定帶動人員流動,也勢必會帶動例如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近些年,圍繞西寧市幾大商圈的路網愈發完善,而西寧市的商圈也憑藉著這些完備的路網越發成熟,由此形成了西寧市以老城市中心為主,區域新興商圈為輔的「一主一新四副」為主體的多層次、多節點的城市商業中心發展格局。
很多人也曾質疑西寧市建設如此之多的區域性商圈是否必要。但事實已經告訴我們,隨著城市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勢必會不斷增加,單一的商業中心很難承載整座城市的消費需求,分散的區域性商業中心反而能夠激發城市的消費潛能,促進區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整座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也正說明西寧具備發展的潛力、活力,也在激發著西寧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
西寧市日後不再只有一個城市中心,而是多個中心協同發展,共同促進。商業區也不再是單一的吃喝玩樂屬性,而是根據所處區域的特點,布局更具針對性、地域性,符合區域總體發展要求和規劃的特色商圈。這樣才能有效吸引不同人群針對群體特性進行消費,從而推動區域的發展,也避免城市區域間發展千篇一律。
如今,西寧正在著力打造「15分鐘幸福生活圈」,而這正要依靠多樣化的發展路徑來實現區域化的生活場景。同時,西寧市的城市規模也在不斷擴容,單一商圈也不再符合當下西寧市的發展規模,只有多樣化的發展路線,才能加快區域發展,從而提升整座城市的實力,讓「大西寧」名副其實,「幸福西寧」名實相副。(鄭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