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的最後一天,五月天帶來了一場滿是青春回憶的歡愉。
當晚8點,TME live五月天「突然好想見到你」線上演唱會開始,隨後在多個社交平臺、音視頻平臺上五月天線上演唱會的相關信息開始刷屏,一個多小時的時間,7個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朋友圈也充滿了80、90後的回憶,就連與這次演唱會關係不大的B站也出現了相應的熱搜。
這一晚,歡樂與激動遍布全網,感動與陪伴溫暖每個人,而這場有些與眾不同的線上演唱會,似乎也在驗證著線上音樂娛樂的新形態已經到來。
與眾不同的「五月之約」
「你看,現場所有的螢光棒都點亮了。」阿信說完這句話,鏡頭切到臺北市立體育場全景,坐在屏幕另一邊的五迷就都懂了,雖然這是一場無法到現場觀看的線上演唱會,但其實別的都沒有變。
一直以來,螢光棒都是粉絲與五月天溝通的小道具,從最早樂迷們自發攜帶藍色的螢光棒,到後來官方發放統一變色的螢光棒,這個專屬於演唱會場景下的道具,就成了五月天與粉絲之間的某種默契見證,而這一次在粉絲們無法到場的演唱會上,螢光棒代替了每一位五迷,出現在每個座位上,也是五月天在向粉絲說:我看到你們了。
雖然沒有線下觀眾,但TME live五月天這一場線上演唱會還是呈現出了與以往同樣水準的舞臺與表演。
被五月天踩在腳下的主舞臺配合音樂與燈光不停變化畫面,曾經作為表演正向面對的觀眾席變為了背景,讓鏡頭中的畫面既有空曠帶來的大氣,也暗示著五月天與粉絲觀眾在一起的含義,再加上絢麗的燈光與在舞臺上仿佛還是曾經年少模樣的五月天,整場演唱會看下來視效滿分,正如有人評論的,「每一幀的單獨截屏都漂亮地讓人讚嘆不已」。
而在表演部分,開場的《一顆蘋果》直接把回憶拉回到20年前,之後的《孫悟空》帶來了驚喜的樂團成員一人一句,隨著演唱會一點點展開,一首首代表著青春的大熱歌曲被唱出,滿足了每一個五迷的需求,在讀娛君的朋友圈無數人都在家中拿出螢光棒邊揮舞邊大唱,儘管我們沒能再聽到大合唱,但大合唱的聲音與記憶在每個五迷心中迴蕩。
這場不輸於以往每一次巡演甚至帶來更多驚喜的線上演唱會,從表演到畫面再到Talk環節的安排,每一個細節都展示出了誠意,大製作與高品質兩個標籤牢牢貼在了這場「突然好想見到你」中,從事攝影專業的朋友也對讀娛君表示,畫面構圖與一小時內多個舞臺的轉換,能明顯感受到五月天與出品方TME live的用心。
而五月天這麼用心的準備這場線上表演,也因為這次的演唱會有獨特的含義。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人失去了親人、朋友,也有許多人疲憊忙碌在抗疫一線,在當下這個疫後恢復期,五月天用溫暖與熱情來給予人們力量,石頭也說,「把你們的手聚集起來,我們一起為在一線的工作的醫護人員一起鼓掌」。
除此之外,這也是五月天與無迷們履行約定的一個重要事件。從2006年開始,五月天就和樂迷們有了「五月之約」,幾乎每一年的五月粉絲都能在現場與五月天相遇,今年疫情的因素讓這個約定看似無法實現,沒想到在5月的最後一天,五月天藉助TME live與樂迷見面,這大概也是他們選擇臺北市立體育場這個場館的原因。這裡是五月天第一次萬人演唱會的場地,時隔21年又回到這裡表演,以表達他們的初心未變。就像阿信在這場演唱會上說的,「我們生活中改變總會來,所以五月天希望能夠有堅持不改變的事情」。
這樣的初心不變,從20多歲的少年到40多歲的大叔,五月天從來沒變,五迷們的感情也沒有變,在五月的最後一天,我們見證了一場與眾不同的「五月之約」,也看到了音樂人與粉絲間堅定的羈絆,「五月天是石頭怪獸瑪莎阿信冠佑和你」,出現在屏幕上的這句話,也是這一晚全網萬人感動的原因吧。
爆款製造機「TME live」,開啟「線上演唱會2.0」
這場讓人感動的五月天線上演唱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此前奶茶劉若英的線上演唱會,那一次也是相關話題刷屏全網,感動與情懷溢出屏幕,而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場線上演唱會都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的TME live呈現,這似乎也說明了些什麼。
自從今年3月TME live品牌被推出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舉辦過楊丞琳、《想見你》OST、劉若英、A-Lin、花澤香菜、蕭煌奇、袁婭維、五月天等10場線上音樂會/演唱會,這些線上演出都依照音樂人各自的風格與表達擬定主題,構成每一場都是與眾不同的表演,但其每一場線上演出都保證了足夠的高品質與專業度,這也是這個品牌在短期內快速被市場認可的原因。
在2014、2015年,線上演唱會一度有過小爆發,然而彼時所謂的線上演唱會,更像是把線下的模式直接複製到線上,沒能為線上用戶提供新的試聽體驗,這也讓彼時線上演唱會的熱度快速消散。而如今這一場場轟動全網的TME live,則認識到了服務線上用戶的重要性,無論是整個演出動機的策劃,還是演出場地場景、流程設置這樣的細節選擇,都會考慮到線上用戶的體驗,像是《想見你》OST專場演唱會,就為觀眾圓了電視劇《想見你》中的缺憾。
這種優先考慮線上用戶體驗的策略,在讀娛君看來,也正是線上演唱會2.0時代到來的表現。
並且,正如前文所說,在每一次現已呈現的TME live演出中,情懷一詞始終貫穿其中,A-Lin與樂迷在露臺上輕鬆唱歌的「對話」,劉若英在小劇場中溫柔的「交談」,五月天回到第一個萬人演唱會場地完成「五月之約」等等,每一場線上演唱會都不只是讓用戶、粉絲聽歌,更是帶動了每一個屏幕外觀眾的情緒,讓演唱會這個傳統的音樂產業變現商品,轉變成了更具有精神價值與含義的內容,這也是我們在TME live上看到的特殊點。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提TME live誕生的原因。據TME方面介紹,這個品牌就是想要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的能力,讓熱愛演出的用戶在保留「去現場感受音樂」的儀式感的同時,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看到不一樣的現場,在讓現場演出足夠精彩的同時,也給予在線用戶更多的專屬感與參與感。可以說,這也是作為服務用戶音樂娛樂許久的平臺,想要為用戶提供更多內容與娛樂形式的情懷,也許也正是這種情懷,讓TME live保證了每一場演出的驚喜與品質。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TME live持續為用戶送上了一場場精彩、感動的線上演唱會,更是凸顯了其想要服務好用戶的初心,讓音樂人仍然有渠道與樂迷見面,讓用戶能夠享受到高品質的音樂live體驗。要知道,自從去年就進入籌備階段的TME live,其原本包括線下籌辦+線上直播和純線上呈現兩種模式,而在疫情之下基於健康安全和用戶亟需「精神食糧」補給的實際情況考慮,其決定調整策略先行上線純線上演唱會模式,這也是TME每一步都在為用戶著想的體現。
從線上演唱會1.0時代就積累經驗,到如今拿出適合線上用戶的線上演唱會2.0模式,TME藉助TME live這個品牌為市場樹立了一個新的線上演唱會標杆,而其不斷報出的好成績也可能助推線上演唱會這一領域有更長遠的發展。
TME live還有哪些想像力?
在疫情影響下,線上音樂娛樂領域得到了短期爆發式發展,音樂直播、雲音樂節等等都有了一定的市場接受度,而TME live在短期內奉上10場超級線上live,也讓我們關注到其帶來的多重想像力。
首先對於音樂行業來說,聚焦高品質、大製作呈現優質線上演唱會的品牌,TME live是唯一一個,其為行業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為線上音樂娛樂又提供了一個新的可拓展思路。並且,在這一次五月天的線上演唱會上,我們也看到了TME的開放生態,騰訊視頻、企鵝電競、微博、快手等多個平臺渠道都成為了這場演唱會的宣發資源,這其實也意味著,線額上演唱會的2.0,是有可能把更多泛娛樂玩法放到其中的,這也是進一步推動了音樂與其他文娛領域融合互動的步伐。
對於TME來說,TME live則帶來了商業化的更多可能。在近日,TME又公布了新的TME live項目,而這一次演出項目迎來了該品牌的首個贊助商,這也意味著,線上演唱會的模式也開始對品牌構成了吸引力,而這也能增強TME的商業變現能力。商業化一直都是數位音樂平臺較為頭疼的事情,無論海內外都在面對合理變現的考驗,而這一次TME live迎來了贊助商,則無疑讓數位音樂領域有了新的營銷玩法之外,也有了一個可期的新營收渠道。
而對於音樂人來說,線上演唱會的模式也為這一群體提供了演出的新方式與形式,既能讓音樂人有更專屬於自己氣質的演出呈現,也能讓音樂人們藉助線上演唱會這一貼近年輕人生活娛樂的形式,保持對年輕人群體的持續吸引力。
多贏,應該是TME live發展路上的一個標誌,既能推動音樂行業繼續健康發展,尤其是數位音樂領域的下一步發展,也能讓市場有更多新鮮、高品質的音樂娛樂內容,更好地服務線上用戶的多種音樂娛樂需求,因而我們也更加期待,未來TME live還會走向哪裡,為我們帶來怎樣精彩的音樂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