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矽谷創業圈生態的HBO熱播劇《矽谷》已經出到第三季,這部劇深受科技創業者好評,就連Snapchat的CEO都評價它「基本上可以說是一部紀錄片」。近期,《矽谷》的科技顧問雷克斯·索格茨公開表示劇中人物其實都有原型,不但經歷性格可以「對號入座」,相貌著裝也刻意向真實世界中的矽谷大佬靠攏,人物身上不乏扎克伯格、賈伯斯的身影。
成功人士很成為影視劇描寫和模仿的對象,矽谷大佬們也不例外。除了扎克伯格、賈伯斯,還有那些矽谷大佬曾經被當做影視劇的人物原型呢?
《矽谷》:大佬雲集
《矽谷》的男主角名叫理察·亨德裡克斯,他和夥伴們開發了一個基於算法的APP,名叫「魔笛手」。他的形象十分經典,大學輟學,自主創業,而且有著極高的智商,雖然經常穿著連帽衫,看起來不務正業,事實上卻是一顆還沒打磨過的鑽石。如果就形象來看,這個人物形象十分像Facebook的CEO扎克伯克,但是按照劇本發展,他的人生經歷又更像是推特的CEO傑克·多西。但也有人認為他更像Quora的CEO亞當·德安傑洛。不管怎麼說,這個人物形象塑造的還是很成功的,綜合了很多科技巨頭的形象氣質,乃至人生軌跡。
劇中Hooli公司的老闆加文·貝森,被認為是綜合了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和甲骨文公司創始人拉裡·埃裡森的人物形象。
矽谷大公司的老闆多少都有貝森在片中的大佬作風,比如暴躁脾氣,比如視察公司時一堆副總裁前呼後擁。與賈伯斯一樣,貝森天生擅長包裝產品和宣傳公司形象。賈伯斯在蘋果猶如上帝般的存在,貝森也被公司高管們像神一樣崇拜。賈伯斯相信佛教和東方神秘主義,貝森身邊有一位來自南亞國家的精神導師。賈伯斯最有名的語錄之一——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在貝森的演講和公司裡,也充斥著「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改變帶來機遇」之類的口號。
貝森收購魔笛手失敗後,利用逆向編程,完全掌握了理察的算法,開發出了壓縮水準不相上下的產品。這種打擊創業公司的卑劣手段,很多成熟科技企業都使用過,未必特指蘋果。編劇們在這裡抨擊IT企業為成功不擇手段,成為大公司後失去創新的靈魂和勇氣。
片中創業公司魔笛手的天使投資人皮特·格雷戈裡,就是按照矽谷傳奇投資人彼得·蒂爾的事跡和個性來塑造。蒂爾有德國血統,而格雷戈裡也是一個德語姓,名字都如此接近,看來本劇編劇絲毫沒打算掩飾。彼得·蒂爾是「Paypal黑幫」的帶頭大哥,在把Paypal賣給EBay賺了5500萬美元後,他陸續投資了Facebook,Spotify和Yammer等知名公司。除了網際網路,蒂爾還投資納米技術、外太空探索和機器人研製,還投資股票和期貨市場。
劇中的投資機構領頭羊勞裡·布裡姆,這位看起來沒有一點人情味的「撲克臉」,也是有生活原型的,就像雅虎的CEO瑪麗莎·耶爾。兩者最大的相似之處便是說話直來直往,不知變通,高冷且距離感十足,這和過度強調考核標準的耶爾確實很像。
不過《矽谷》的製片人邁克·喬吉卻說這個人物的靈感來自於「那些非常聰明的,腦子反應速度比說話還快的人」,並沒有承認這個人物與梅耶爾的直接聯繫。
其實,《矽谷》劇組本身就隱藏著一位貨真價實的矽谷大佬。從價值 100 億美元的矽谷大公司 Twitter 卸任 CEO 一職後,迪克·卡斯楚成為了《矽谷》的編劇顧問,他還把自己接替傑克·多西成為 CEO 職位的經歷寫進了《矽谷》第三季,最有趣的是,卡斯楚在劇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大惡棍。
這個角色就像矽谷中常見的那種投資人的狗腿子,他們往往會被投資人指派去取代創始人在公司中的位置,這種人屢見不鮮,比如說前百事可樂高管約翰·斯卡利就曾經在賈伯斯被驅逐出蘋果公司後接替了 CEO 一職。
艾利奇·巴赫曼在劇中是一個勢利的孵化器創始人。他出售自己的初創公司,在矽谷買了一棟房子,然後將它變成了一個企業家孵化機構。
巴赫曼給理察的創業項目提供了一個孵化器,因此獲得魔笛手百分之十的股份(這麼高比例夠黑的),成為魔笛手的聯合創始人。他的原型是是風險投資界的頑童肖恩·帕克。帕克在加入Facebook之前,聯合創建了大名鼎鼎的Napster,後來因為版權官司纏身,不得不賣給Bestbuy。
劇中主角理察與巴赫曼的關係,就像扎克伯格與肖恩·帕克,Wozniak(蘋果創始人之一)與賈伯斯的關係一樣。在創業公司裡,技術和產品天才不可或缺,但也需要融資、市場與推廣方面的高手,正是巴赫曼的精彩演說幫助理察敲定了關鍵的投資。
作為劇中 Raviga 公司史上最年輕的合伙人,莫妮卡·霍爾給人的感覺就是風投公司Spark Capital的合伙人梅甘·奎因,兩個人都有著豐富的工作經歷,而且很成功。奎因本人曾是風投公司 Kleiner Perkins的合伙人、行動支付公司Square的產品主管以及谷歌的產品經理。在2014年,奎因在Twitter上發帖稱,「迄今為止,已有三個人對我說,HBO電視網的《矽谷》中有個人很像我。」
國產劇女強人原型: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
提起《歡樂頌》裡劉濤演的美女高管安迪,應該不少人都還有印象,她的原型是矽谷最有名的女強人,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
當初扎克伯格為了挖她,連續6周約她一起吃晚飯談心。然後扎克伯格在2008年把她挖到Facebook,當時這位姐可是在谷歌當副總裁,小紮下了血本,一年薪水4000萬美元,還許諾親自教她兒子全套劍術。
然後她就過來了,而且絕對對得起扎克伯克,跳到Facebook 8年,業績年年飆高,被外界稱為「矽谷最有勢力的女人」,連小扎陪老婆休完產假,回辦公室上班,還向桑德伯格報到。這難道和安迪與譚宗明的關係不像?
鋼鐵俠原型:埃裡森、馬斯克
有人認為《鋼鐵俠》的主角託尼·斯塔克也有原型,那就是甲骨文創始人拉裡·埃裡森。他們都是科技界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性格高調口無遮攔,都喜歡寶馬輕裘生活極盡奢華。有意思的是,拉裡·埃裡森還客串了《鋼鐵俠2》,在影片中和託尼·斯塔克打了個照面。
但鋼鐵俠的導演卻聲稱其實鋼鐵俠身上也有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影子。他也邀請馬斯克到《鋼鐵俠2》中客串了一個角色,《鋼鐵俠2》劇組還給馬斯克送了一個鋼鐵俠全尺寸模型,上面有全體演員的籤名。
扎克伯格:完全主人公
《社交網絡》這部電影是根據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Facebook的創立,一個關於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主人公就是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這個天才少年創造了擁有約9億用戶的社交網站,本身就已是傳奇,而電影中對其創業過程中的故事進行描述又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大熱點。
扎克伯格卻沒有完全接受這部電影,「他們為了創造真實感做的很多事情非常有趣。電影中角色穿的每一件 T 恤和針織衫我確實都有一件一樣的。但……電影裡有很多搞錯的地方,也有很多很隨意的細節是真實的。我覺得主題方面這部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他們把整個電影的框架弄錯了。」提到這部電影時,他說:「拍這部電影的人對於矽谷人們建造東西動機的理解與事實有很大脫節。他們無法理解,有些人想要建造東西,僅僅是因為他們喜歡這麼做。」
賈伯斯:傳奇人生被排進多部電影
作為矽谷的傳奇,賈伯斯的故事曾經被排進多部影視作品。《史蒂夫·賈伯斯:靈光乍現》是喬舒亞·麥可·斯坦執導,阿什頓·庫徹、德蒙特·莫羅尼等聯合主演的一部傳記電影。主要講述了賈伯斯從大學退學到成為蘋果創始人的一生。
《矽谷傳奇》說的是賈伯斯和比爾蓋茨的故事,但遭到了賈伯斯和比爾蓋斯的同時封殺。在影片播出後,賈伯斯曾婉轉地用蘋果新品發布會上的一個惡作劇表達了自己對影片的評價,他請片中自己的扮演者懷爾在蘋果新品發布會上繼續扮演自己,隨後自己上臺,稱:「他扮演了一個比我好的我。」
那些喜歡到影視劇中客串的大佬們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客串出演第200集《歡樂一家親》,這部曾經是是NBC電視網乃至美國電視史上最優秀的情景喜劇之一。蓋茨在片中飾演主人公弗雷澤·克萊恩(Frasier Crane)的電臺嘉賓,老是搶過弗雷澤的風頭回答一些電腦相關的問題,這令弗雷澤惱羞成怒。其實這也是蓋茨一次變相的宣傳活動,因為他在劇中介紹了Windows XP作業系統。
馬斯克、Google董事長施密特、Snapchat 的 CEO 埃文?斯皮格爾、也曾經到《生活大爆炸》、《鋼鐵俠》等影視劇中客串,過了一把演員癮。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胡說七道》出品人,轉載或合作請關注公眾號:南七道。本文徐茜楠、華琛編譯自Techinsider、Backchannel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