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虧損近4億一季報巨虧1億,惠而浦中國主業掉進泥潭,前景堪憂

2020-12-23 家電圈


曾經於今年4月,因為搭上阿里淘寶等電商平臺的C2M概念炒作快車,從而在9個交易日收穫7個漲停板的惠而浦,終於在2020年4月的最後一天被「打回原形」。

當天公司發布的2019年報顯示:當期營業收入52.81億元,同比下跌15.9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22億元,同比下跌223.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3.82億元,同比下跌5707%。主營業務虧損接近4億元,成為2019年家電上市公司業績的「差等生」,這也惠而浦再次輕鬆登上了家電行業的「頭條新聞」榜單。

2019年,惠而浦在中國市場的主營業務排名三前的洗衣機、廚電&小電、冰箱,營收全部下跌。其中洗衣機跌幅最大,為19.09%,廚小電跌幅也達到了18.27%,冰箱業務雖然基數小,但仍然下跌。早就料到三洋品牌到期後會對公司造成影響,卻沒有提前推動惠而浦品牌在中國洗衣機市場的搶位。這一系列成績表明,惠而浦背靠百年品牌的優勢,卻沒有在中國市場上打出自己的差異化產品、營銷等拳法,還是沉迷於自身的品牌地位中。

不過,這並非惠而浦在中國市場的「至暗時刻」。同時公布的惠而浦2020年一季報顯示:今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2億元,同比大跌39.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602.77%。據悉,白色家電行業已披露一季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3.18%;已披露一季報個股的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9.33%;惠而浦一季報的糟糕業績,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其創造的白色家電最差業績的新紀錄。

都說「事不過三」。在2020年一季報中,惠而浦對於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給出了不確定性,並明確表示:經營環境劣向改變,市場需求不足,競爭進一步加劇,國外訂單不可預見性增強。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惠而浦的洗衣機、冰箱,以及廚電、小家電等主營業務,很可能會出現諸多不確定性下的變數。是繼續巨虧,還是會觸底反彈,以公司總裁艾小明為首的公司管理層應該是迷茫的。

此前,艾小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影響不僅僅是短期的,中期也會有比較大的影響。中國雖然目前的情況趨好,但是國外疫情又比較嚴重,所以在2、3月份,對內銷有影響,進入到第二季度將會對外貿出口帶來影響。

從2019的營收下跌、利潤巨虧,到2020年的營收大跌、利潤再巨,這一成績對於惠而浦(中國)公司來說,或許可以甩鍋給「外部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以及佔據公司主業半臂江山的三洋洗衣機品牌授權到期,切換至惠而浦品牌需要時間」等理由。但是,在家電圈看來,根本性原因,還在於惠而浦(中國)公司經營團隊的突破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預見市場變化的能力偏弱。

相對於海爾、美的、海信,以及博世西門子等中外白色家電同行,惠而浦自有品牌的洗衣機、冰箱,以及廚電、小家電業務,當前或處在市場的邊緣地帶,或處在市場推廣的起步階段,至今還沒有躋身行業主流市場的爭奪之中。而受到惠而浦空調、熱水器等品牌租賃經營的影響,惠而浦品牌如今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也被認為是「低端、便宜貨」的代名詞。

作為惠而浦(中國)公司的母公司,惠而浦集團(WHR.US)此前公布的2019年全年財報顯示,公司剛剛成功扭虧。2019年惠而浦集團全年銷售額達204.2億美元,同比降低3%;但淨利潤為11.84億美元,2018年同期為虧損1.83億美元,成功扭虧為盈。但,惠而浦(中國)公司的持續虧損,無疑拖了集團公司的「後腿」,更會讓集團再次陷入虧損的泥潭之中。

相關焦點

  • 2019年主業預虧達4.4億,沒錢的三線品牌惠而浦找來三線明星代言
    或許是今年的新品缺乏新意,惠而浦此次還邀請邀請三線小明星魏大勳出任品牌代言人。這也是近看來惠而浦首次在中國選擇明星出任品牌代言人。對此知情人士告訴家電圈,這一舉動背後,應該是以吳勝波、艾小明為首的惠而浦經營管理團隊的無奈選擇。
  • 美家電巨頭惠而浦遭格蘭仕要約收購61%股權:半年報虧損強調「絕不...
    但惠而浦近年來在華卻業績不佳,2020年半年報巨虧,2015年、2016年因為業績造假遭到安徽證監局的處罰。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惠而浦的中國處境是大多數外資品牌在中國處境的一個縮影,隨著本土家電品牌持續崛起,國際品牌受到巨大考驗。也說明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信心比過去強了。
  • 惠而浦中國「災難性」業績背後:僅僅是因為失去「三洋」品牌?
    [釘科技述評] 惠而浦是全球大型家電製造商,曾幾何時,其甚至與中國海爾有一爭高下的實力。但近年來卻每況日下,尤其在中國市場,惠而浦中國的業績非常糟糕。從財報看,惠而浦公司(WHR.US)在2019年實現了扭虧。1月27日,該公司公布了其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 美國電器巨頭敗退中國,2500家門店曾年賺63億,今利潤暴跌5707%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後都能成功,也有不少無奈「敗退」出局,美國最大電器巨頭之一的「惠而浦」就在這其中,1994年進入中國,深耕了26年,因「水土不服」,一直沒能發展壯大,不僅如此,去年還巨虧3億。
  • 惠而浦深陷業績虧損:營收同比下降39.54% 將在中國何去何從?
    然而,進入中國26年來,惠而浦似乎並沒有真正的「適應」中國市場,反而因為質量問題和品牌問題「疲態」盡顯,特別是在去年三洋商標許可合同到期,致使惠而浦中國一蹶不振,業績出現斷崖式下跌,虧損高達3個多億。而在近日,惠而浦中國又因涉嫌信批違法被處罰,令外界紛紛不看好其未來發展。惠而浦在中國正面臨口碑不佳、品牌日趨邊緣化、敗走中國市場的局面。
  • 十大巨虧企業年虧500億 全是央企或地方國企(圖)
    已發布2012年年報公司中多家公司獲財政補貼超10億元———   「2012年年報披露即將收官,盤點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的各類榜單也都粉墨登場。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曾經佔盡行業風光的大佬們,如今包攬巨虧榜單前十,中國遠洋虧損95億元領銜,十大巨頭去年一年虧掉了500億元。
  • 「微波爐大王」格蘭仕又出手了:惠而浦淨利潤降93% 收到要約收購
    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3%,但季度環比增長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3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季度環比增長80%。淨利潤從一季度的虧損1.07億大幅收窄到二季度的虧損0.09億。
  • 惠而浦前三季虧1.14億 母公司和合肥國資歡迎格蘭仕收購
    來源:一財網惠而浦(600983.SH)10月26日晚發布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惠而浦營收同比下跌13.62%至35.3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1.14億元、同比下跌64.56%。在24日的公告中,惠而浦透露,其實際控制人美國惠而浦集團、第二大股東合肥市國控均對格蘭仕發起的要約收購表示歡迎。今年前三季,惠而浦歸母扣非淨利潤的虧損更達到2億元,同比下跌125.47%,突顯公司經營的壓力。惠而浦還預測2020年全年累計淨利潤為虧損、收入下降,因三洋品牌切換導致國內銷售收入下降,同時品牌渠道建設投入費用加大,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同比減少。
  • 年報披露完畢 2019年A股「十大虧損王」出爐
    虧損458.6億元的這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7.8億元隨著年報披露完畢,2019年A股「十大虧損王」出爐。從2019年年報數據來看,*ST鹽湖、*ST信威、樂視網及*ST利源等10股位列2019年虧損榜前十。
  • 中國潮牌「鼻祖」巨虧7億!老闆娘是邱淑貞……
    中國潮牌「鼻祖」巨虧7億!,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老闆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貞I.T集團堪稱中國潮牌界的「鼻祖」,這個「I.T」不是網際網路中的IT,而是「Income Team」的簡稱,本意為「賺錢的團隊」,但現在卻離這個目標漸行漸遠。
  • 從巨虧22億到被蒙牛收購,看中國聖牧進階之路
    有趣的是,早在2016年11月,伊利股份曾宣布擬收購中國聖牧23.51億股公司股權,佔彼時已發行股本37%,每股作價2.25港元,涉資52.9億港元。但結合彼時的情境,智通財經APP曾分析認為,此項要約雖有伊利對上遊原料奶供應鏈的布局的因素在內,但更多可能是當時伊利為規避舉牌風險。而這筆交易亦在2017年4月正式宣布告吹,原因是雙方買賣協議項下的先決條件未能夠全部達成。
  • 過去5年巨虧11億的卜蜂蓮花,上半年終於賺了1.38億!
    過去5年巨虧11億的卜蜂蓮花,上半年終於賺了1.38億!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2.57億元,同比去年增幅5.5%;淨利為1.38億元,同比去年增幅31.27%。
  • *ST凱迪:三年巨虧近150億,8萬股東「被關」500多天,等來的卻是退市
    條、第14.1.3條的規定及深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公司股票於2019年5月13日暫停上市。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深交所要求*ST凱迪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做好退市整理期間以及終止上市後續有關工作。停牌前,公司市值為41.26億元,股價已從最高點11.38元/股跌至1.05元/股,跌幅高達90%,400多億市值灰飛煙滅。
  • 資本動態 秦安股份炒期貨平倉虧損1.06億,主業慘澹被質疑不務正業
    9月27日,秦安股份披露,近日炒期貨平倉虧損1.06億元。不久前,秦安股份還發布公告傳捷報,炒期貨4個月大賺5.3億。在近日的平倉虧損後,秦安股份表示,逐步減少期貨投資倉位。值得注意的是,在秦安股份進行炒期貨副業熱火朝天之時,秦安股份的主業卻面臨挑戰。
  • 美國百年家電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氣數殆盡,惠而浦已成落日遲暮?
    不僅僅是售後,惠而浦中國的家電產品近年來頻登質量黑榜。2020年2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到惠而浦中國的一款家用燃氣熱水器不合格。2018年5月,惠而浦(中國)生產的智能潔身器(規格型號WLP-02)等產品接地措施項目不合格,使用過程中有潛在的觸電風險,而被江蘇省質監局曝光。2017年10月,在廣東省工商局的抽查中,惠而浦無霜冷藏冷凍冰箱被查出不合格。
  • 惠而浦中國發力洗碗機業務、推進格蘭仕收購要約,面對內外夾擊欲...
    同時,防疫常態化背景下,居民健康意識和訴求也在提升,洗碗機作為健康家電一躍成為家電行業中的明星產品。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洗碗機零售市場全渠道銷量85.8萬臺,同比增長32.7%;零售額規模37.2億元,同比增長20.4%。從行業數據來看,洗碗機市場連續3年複合增長率都達到30%以上,在疫情衝擊下仍保持高速增長。
  • 貴人鳥加盟店關店2300家 出資1.3億收購銷售渠道回歸主業
    長江商報記者 張璐    當年頭頂A股體育第一大品牌光環,在最巔峰時期,市值超過400億的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603555.SH ,下稱「貴人鳥」),如今市值僅剩下35億元,縮水近91%,讓人唏噓不已。
  • 「中國版維密」都市麗人押注新生代市場不利 上半年再虧1.2億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把「志玲姐姐」換成「國民閨女」關曉彤的都市麗人2019巨虧13億後,上半年再虧1.2億元!對於服裝零售行業而言,2020年註定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衝擊線下零售,導致全球紡織服裝市場集體遇冷。
  • 景甜主演、張藝謀電影《長城》巨虧4億6千萬,排行去年淨虧損第四
    外媒報導的2017全球淨虧損最高電影排行榜,張藝謀的《長城》巨虧7450萬美元,約合4億6千萬人民幣,排行第四。排行榜如下:01.亞瑟王:鬥獸爭霸——1.532億美元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苦不堪言,蓋·裡奇這個大導演將亞瑟王這麼經典的題材賣不出去票房。
  • 拉夏貝爾上半年虧近5億!關店2470家,「中國版ZARA」怎麼了?
    8月28日晚間,被稱為「中國版ZARA」、國內首家A+H股上市服裝公司的拉夏貝爾公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51億元,比上年同期降9.7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8億元,比上年同期猛降311.20%,這是公司淨利潤自2018年首度虧損之後更大幅度的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