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敏明
(長物志)
圈椅,顧名思義,就是有圈的椅子。它由交椅發展而來,最明顯的特徵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它後背恰好的孤度符合人體脊椎曲線的要求。它造型上圓下方,外圓內方,暗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乾坤之說。其實,中國傳統家具和歐美家具有明顯的區別,中國傳統家具它承載著太多的傳統文化「禮「的思想,比如中國傳統坐具,大都都是讓人正襟危坐的,尤其是太師椅,官帽椅等等,不太考慮讓人坐得舒服。當然,中國也有人性化的凳椅,比如一條叫春的凳子,春凳。再比如文人最喜歡的椅子,圈椅。
圈椅有明式和清式之分。明代的素雅,一般少雕琢,講究流動的線條,靈動的扶手,精巧的榫卯,形制文氣。清代的則在此基礎上,追求椅背和角花牙板等的雕琢。朱金圈椅則突出色彩的富麗堂皇華美。圈椅上的朱金木雕,也叫漆金木雕。在木工做好素圈椅的基礎上,再讓木雕師傅施之椅背的高浮雕,角花和牙板的透雕,最後由漆匠輔之以硃砂大漆,再貼上真金,這樣一把朱金圈椅就算做成了。民間還有「一兩黃金,二兩硃砂」的說法,也可見當年朱金工藝的金貴。雖然,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朱金有點「俗」氣,但江南民間就有這嗜好,以討喜慶和吉祥,這時候這「俗」也成大雅的。
浙東的朱金圈椅各地各有特色,但以三門圈椅最為傑出。明清時代,三門縣家家戶戶有圈椅。說起三門縣也奇怪,三門沿海靠山,民風強悍,但明清家具都很有特色,朱金踏步床,官帽椅,紅衣櫥,羅漢床,都堪稱經典。尤其是三門的朱金圈椅是江南家具收藏界的寵物。
改革開放不久,大家都興起了收藏明清古家具熱,那時候上海人臺灣人甚至外國人都慕名紛湧三門收購明清家具。九十年代初,一把好的三門朱金圈椅就能賣到六百至八百元,今天這樣的圈椅沒二三萬一把是買不到的,好的一對曾經賣過十幾萬。我記憶中,當年,三門「跑地皮」收購明清家具的好手是葉家莊的老葉。老葉,人長得清瘦,皮膚黝黑,眼睛賊亮,善言談,極機靈,好年景時他一年光朱金圈椅就可跑進幾十把,我至今還收藏著好幾把。而在我過目的這些圈椅中,最頂級的一對,要數朋友厲志宏的一對小姐椅。
厲志宏,人風雅,嗜古物,是位收藏家。二十餘年的收藏經歷,使得他的藏品非常豐富,包括明清造像,名人字畫,明清江南家具等等。他收藏的江南家具,偏重於浙東家具,其中就有那對朱金小圈椅,極其精美,非常罕見。厲志宏收藏著的這對朱金小圈椅就是老葉從三門東屏古村收購上來的。老葉說,這是他收來眾多朱金圈椅中最好的,尤其是這麼精美的成對小圈椅非常難得,可遇不可求。這對朱金小圈椅是富貴人家的小姐和小孩坐的。椅子高96釐米,寬50釐米,深40釐米,椅背上深雕《西廂記》才子佳人圖,角花鏤空雕,椅下樁的牙板鏤空雕花卉,中間鑲有綠琉璃珠子(當時比玉貴),圈椅通體硃砂紅,雕琢部分貼有真金,它小巧精緻,形制端莊,雕飾華美,是三門朱紅小圈椅中的經典代表作。
這三門東屏古村處在大山裡,「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潮。」被譽為中國畫裡的古村莊。它曲巷縱橫,古宅幽深,一座座古建築青磚灰瓦,馬頭牆高聳,飛簷翹角,非常美好。舊時東屏古村有許多大戶人家。厲志宏這對朱金小圈椅二百年來,一直置放在陳宅曾經的閨閣裡,經歷歲月的塵詬。是一個極偶然的機緣,被費盡心機的老葉收購上來的。到今天,三門收藏界還說,只有東屏古村才會出這樣一對朱金小圈椅。
收藏是講緣分的,二百多年過去了,世事滄桑,物是人非,多少古物在時光流轉中損壞,消失,而這對朱金小圈椅能夠遇到收藏家厲志宏,依然向人們展示著它當年的美好,這是厲志宏的幸運,同樣也是這對圈椅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