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智能跑鞋嗎?
文/賈志新 圖/網絡
就在昨天,Nike SNKRS再度發售adapt系列新款:Nike Adapt Auto Max,發售價高達2799元人民幣,上架之後立刻哄搶售罄。
讓我們把時間進度條撥到1985年,那一年電影《回到未來》上映。
這部穿越時空改變歷史的故事,改變了那個年代大熒幕瑪麗蘇霸屏風潮的認知。這部電影不止在當時引起巨大討論,對後世也產生了兩個巨大影響:
電影界接二連三推出「回到未來邏輯穿越故事」,
Nike Air MAG。
Air MAG帶來的思考
隨著科技發展,可穿戴智能設備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當年的《回到未來》MAG各種版本市面售價從10萬~80萬不等,而以其為藍本的Nike Adapt 系列,發售價就已高達3000元人民幣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智能運動鞋,是否會成為未來主流呢?
智能運動鞋 · 昨天
智能運動鞋 昨天
由於《回到未來》的影響力,很多人下意識認為智能運動鞋是Nike率先發起。其實在同時期,各大運動品牌都開始相繼在「智能科技」方向上推出王牌產品,一時間「智能科技」成為那個時代運動鞋領域的巨大噱頭。
1984年,adidas推出了旗下第一雙智能跑鞋:Micropacer。從外觀的金屬銀色就能看出這是一雙充斥著科技思維的跑鞋,鞋款內部裝置了電子測量系統,可以記錄下跑者的距離、配速以及卡路裡消耗,本質類似於一個穿在腳上的智能手環。2014年,adidas為了慶祝該鞋款發售30周年,宣布復刻並推出了很多種款式融合設計。你可以看到幾十年前的Micropacer搭配著UB、NMD等新鞋型出現,恍如隔世。
同時期的PUMA也曾經推出過一款名為RS-100的智能跑鞋,不過和adidas Micropacer不同,RS-100隻具備記錄步數的功能,鞋款可以連接電腦傳輸數據,該功能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用當時運動鞋測評圈的話來說:「這雙鞋除了彎腰按下開關並發出嗶嗶兩聲之外,並沒有其他特色,但售價卻高達100美元。」這雙鞋同樣在2018年迎來復刻,但是普通款除了保留後跟誇張的模塊設計之外,連電源線都省去了。
綜合來說,80年代的智能運動鞋,還是智能與鞋的相對獨立形式,智能功能本身並沒有與運動鞋本身有化學反應。直到2005年,運動鞋領域才迎來鞋款和智能科技的融合。
智能運動鞋 · 今天
2005年,adidas發布了研究長達三年的秘密項目:adidas-1。這雙鞋通過智能晶片每秒500萬次計算的處理系統,連續調整鞋身來為運動員提供智能緩衝,鞋身同樣可以連接電腦進行數據分析。當時二級市場售價達到了2880元左右,除了跑鞋版本,還推出了籃球鞋版本,是歷史第一大前鋒鄧肯的專屬戰靴。不過很遺憾,由於年代久遠,我們很難找到專業數據來證實這雙adidas-1的真實緩震表現,如果各位讀者們有過adidas-1,也希望你們把心得分享到留言中。
由於過高價格和技術瓶頸,智能運動鞋風潮在隨後回歸平靜。不過在2010年後,隨著智慧型手機、運動手錶、手環等可穿戴設備逐漸繁榮,增加了運動鞋和智能設備的更多可能性。
Altra在2017年曾經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雙智能跑鞋。鞋款中底搭載智能晶片,通過連接手機app追蹤跑者的步態信息,可以觀察到跑者雙腳落地角度,通過語音助手幫助跑者糾正落地方式。該鞋款還能夠精準把握住跑者的跑步數據,讓跑者可以通過app更直觀的看到自己訓練情況。
與Altra的智能屬性類似,UA前不久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跑鞋MACHINA,關於這雙鞋的詳細內容,大家可以翻閱我們此前推出的專題文章。相比於Altra的智能系統,UA RUN可以更精準的幫助跑者制定訓練計劃,在跑步過程中監督跑者訓練水平,對於各階層跑者來說,這種智能私教系統可以提供更精準的訓練方向,讓跑者們在制定訓練計劃時不再主觀盲目。
對比價格和功能相對多樣的Altra和MACHINA,Nike Adapt 系列則更注重《回到未來》的「儀式感」。
Adapt指Nike的自動繫鞋帶功能,鞋款通過手機操作,就可以實現電影中經典的鞋帶鏡頭。2016年,Nike發布了HyperAdapt1.0鞋款,鞋身藍色閃燈的設計延續了電影中MAG元素,然而近5000元的牌價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次年,Nike發售了Adapt BB系列,BB意思為basketball,由於技術提升降低了生產成本,鞋款價格降到3000元左右。除了通過app操控鞋帶鬆緊,鞋帶本身也會在運動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自動調節到最適合的包裹度,保證運動員不會在訓練比賽中由於鞋帶過緊導致腳面壓迫,鞋款本身並沒有裝置TPU或碳板,支撐和抗扭轉系統也是通過電機抗扭來完成。無線充電板和閃燈設計,吸引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並引發激烈討論,以至於NBA總裁亞當·肖華強制要求穿著該鞋款比賽要用膠布對鞋身閃燈進行遮擋。
在推出兩代Adapt BB後,Nike又推出了Adapt版本的華萊士以及昨天發售的Max鞋款,鞋身在設計上延續了經典鞋型的語言,配色上也不再局限於此前的MAG風格。但還是不得不說,雖然Adapt系列可能是智能運動鞋中外形最炫酷,體驗最趣味的一雙,但中底的緩震性能和智能多樣性,比起其他品牌要略遜一籌,價格也較為昂貴,對於大體重的人或者經濟適用型運動愛好者來說,實用價值並不高。
智能運動鞋 · 明天
從最初adidas Micropacer略微原始的科技含量,到如今MACHINA智能私教以及Adapt新銳體驗,智能運動鞋在運動表現層面,雖然還有很大一部分噱頭在裡面,但我們不能否認,智能在運動鞋領域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也能看到技術的無限希望。隨著可穿戴設備不斷發展,智能運動鞋一定可以真正實現如同《回到未來》在1985年給觀眾帶來的那份衝擊。
我們不能說現在這類智能運動鞋「營銷噱頭」就嗤之以鼻,營銷本身就是一個品牌不可或缺的環節。對於買家來說,如果想靠智能運動鞋輔助自己提升能力,可能部分鞋款不能滿足,但若是經濟條件允許,體驗一下所謂新噱頭,未嘗不可。因為優秀的營銷手段、技術革新嘗試和體驗新奇事物的精神,不應該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