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出生在28周之前的極早產女孩被診斷為抑鬱症的可能性比出生在接近預產期的同齡人高出三倍。足月和足月出生的胎兒生長不良的男孩和女孩的患抑鬱症的風險也在增加。隨著胎齡的增加,胎兒生長不良的影響更加明顯。
所有的結果都根據父親的心理病理學、父親的移民身份、母親的精神病理學、母親的抑鬱、母親濫用藥物、以前的生育次數、母親的婚姻狀況、母親的社會經濟狀況、母親懷孕期間吸菸和嬰兒的出生地進行了調整,但聯繫依舊存在。
兒童期抑鬱症可以預防性治療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據報導有1-2%的學齡前兒童和3-8%的青少年患有抑鬱症。然而,兒童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的患病率有所增加,其預防可以通過識別高危人群來推進。
圖爾庫大學兒童精神病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蘇比娜·烏帕德哈亞(Subina Upadhyaya)說:「這項研究強調了對高危嬰兒進行預防性幹預的必要性,以及對孕期和新生兒護理期間父母心理健康的支持計劃,特別是對極早產嬰兒和生長遲緩的足月嬰兒。後續護理實踐應包括對早產兒童及其家庭進行心理社會篩查和發育測試,並為良好的心理健康提供適當的支持。」
她還表示:「未來的研究應該研究在當今以家庭為中心的新生兒護理實踐中,與早產和嬰兒長期結局相關的風險。」。
這項研究意義重大
這項研究包括了198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芬蘭出生並被診斷為抑鬱症的37682名兒童。他們與148795名匹配的無抑鬱對照組進行了比較。
這項研究是一個更大範圍研究的一部分,該研究調查了產前危險因素和主要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
「主要研究者指出,研究結果對於理解精神疾病的危險因素和預防都有重要意義。」安德烈·索蘭德(Andre Sourander)教授說。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