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七夕,
大家都在計劃著如何與愛人度過。
然而,
我們的醫生,
默默為健康事業付出,
承擔起生命「保護神」的天職。
365個日日夜夜,每時每刻都在奮戰。
在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
有60餘對醫護夫妻,
他們因「醫」結緣,以「院」為家。
他們在醫院
相識相知、相守相助、相濡以沫……
他們,是夫妻,更是戰友!
面對疫情,
他們「疫」往無前,攜手共進。
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戰「疫」時期的最美愛情。
他們的生活,
沒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
並肩作戰,成為了他們的浪漫。
他們的生活,
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
互道平安,成為了他們的牽掛。
同在一家醫院工作,卻不常見面;
同在一個屋簷下,卻是「時差生活」
……
一對對伉儷,沒有花哨的張揚,
沒有熾烈的表達,
卻是彼此人生最溫暖的陪伴。
這就是「雙醫家庭」
舍小家顧大家的真實寫照。
♂ 曲洪濤 39歲, 外五科醫生,從醫14年。
♀ 於咚仟 37歲, 產房助產師,從護18年。
♂ 曲蓬牟 39歲, 婦幼分院藥房藥師,從醫17年。
♀ 張 蕊 36歲,骨科一病區護士,從護12年。
♂ 代昭欣 37歲, 呼吸病科醫生,從醫10年。
♀ 高明慧 37歲, 科教科科員,從業6年。
♂ 王家磊 37歲, 麻醉科醫生,從醫10年。
♀ 李媛媛 34歲, 糖尿病腎病科醫生,從醫11年。
♂ 於海洋 37歲,婦科醫生,從醫10年。
♀ 林 慧 32歲,急診科護士,從護11年。
♂ 宮兆偉 35歲, 糖尿病腎病科醫生,從醫8年。
♀ 劉 娟 35歲, 體檢科醫生,從醫8年。
♂ 孫 瑜 35歲, 骨一科醫生,從醫9年。
♀ 高 瑋 34歲, 胃腸肝膽病科醫生,從醫9年。
♂ 張翰林 35歲, 外三科醫生,從醫9年。
♀ 趙 雯 31歲, 骨科一病區護士,從護11年。
♂ 馬連明 35歲, 疼痛科醫生,從醫7年。
♀ 賀莎莎 31歲, 內科三病區護士,從護10年。
♂ 範吉曉 34歲, 外四科醫生,從醫10年。
♀ 王 清 31歲, 急診科護士,從護10年。
♂ 裴銘榮 33歲, 外一科醫生,從醫8年。
♀ 雷雨情 29歲, 內科二病區護士,從護9年。
♂ 許 鵬 30歲, 骨一科醫生,從醫3年。
♀ 董湘依 30歲, 耳鼻喉科醫生,從醫4年。
♂ 梁禎文 30歲, 中藥房藥師,從醫9年。
♀ 劉文儀 25歲, 兒科病區護士,從護3年。
♂ 唐 琦 29歲, 介入醫學科護士,從護11年。
♀ 曲偉寧 30歲, 五官科病區護士,從護8年。
♂ 李騰飛 29歲, 急診科護士,從護7年。
♀ 曲政潔 26歲, 內科二病區護士,從護5年。
♂ 任曉鵬 26歲, 重症醫學科護士,從護7年。
♀ 杜 煒 25歲, 五官科病區護士,從護7年。
行醫之路漫長而艱辛,
堅守醫學信仰,不忘初心!
祝全體醫護,
七夕節快樂!
文案:王舒風
攝影:李文健、楊宸
原標題:《七夕|「醫生醫世」的浪漫,就是與你「戰」在一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