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系統極為重要,它不僅是人體的免疫系統,還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系統——相當於人體的防禦站和垃圾回收站,一來防止外界細菌感染,二來回收體內的垃圾與毒素,是人體健康的先決條件。
但是人們往往忽視淋巴排毒,這是讓人非常可惜的。
因為淋巴系統是主管維持人體健康的免疫系統和機能的核心!一個健康人體內大約有一百億個淋巴的細胞在活動,除了軟骨、指甲和頭髮,我們的整個身體都浸在淋巴液中。
淋巴循環使毒素有充分的機會與人體強大的排毒細胞的表面接觸,如巨噬細胞和淋巴球等:超過 99% 的可溶解毒素及新陳代謝後的廢物能夠被淋巴系統清除!淋巴的重要性是很多人都沒意識到的。
由於淋巴結是細菌和體內老化廢棄物等殘骸極易滯留堆積的地方。淋巴結好像是進入主幹線的交叉路口,如果交叉路口阻塞了,其流動當然會惡化,所以對淋巴結本身的疏通也是必需的。
儘管全身共有 800 多個淋巴結,但其中重要淋巴結僅有 3個。它們靠近皮膚表面,我們是可以摸到的,疏通這3處淋巴,解決女人50%的疾病!
(頜下淋巴結+鎖骨淋巴結):與動脈、頸椎、肩頸、鎖骨與腋下淋巴、頭部相連,足以見得它的重要性。頸部淋巴出現問題還會導致頭暈頭痛,甚至影響膀胱經,造成整個後背發緊發脹。
胸部、手臂和經絡、肩頸是緊密聯繫的。腋下淋巴堵塞,就意味著乳房的毒素沒有排出口,毒素瘀積於腋下,就會出現小葉增生、乳腺增生等一系列乳腺疾病。淋巴管是癌細胞的輸送點,因此乳腺癌患者在切除乳腺組織時,都會將腋下淋巴一起切除,以免癌細胞擴散。
是整個生殖系統最大的排毒系統。腹股溝淋巴堵塞,會直接導致腹腔內環境變差、大腿根部假性肥胖、大腸內毒素滯留等,進而導致婦科疾病頻生、反覆發作,甚至癌變。女性若出現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宮頸糜爛等症狀,基本可以推斷腹股溝淋巴處於堵塞狀態。
艾灸對淋巴系統的作用可簡單歸納為三個字:通(疏通淋巴)、排(排出毒素)、調(調節免疫)。
中醫認為,淋巴堵塞的根本原因在於痰溼瘀阻。痰溼凝結在經脈或相關部位,淋巴結就會腫大,此時若體內正氣不足,就無力化解聚集在淋巴結處的邪氣,淋巴結就會一直腫大下去,時間長了,就會堵塞,導致人體排毒不暢。因此,中醫認為,疏通淋巴重在:化痰祛溼、通絡散結,而這些都是艾灸最擅長的。
此外,免疫力是人體自帶的防禦機制,是抵抗病毒入侵的生命防線!用中醫的詞彙來說,免疫力就是正氣,艾灸可以提高正氣,壯大人體抵禦病邪的能力。這就好比一個國家,國防力量搶了,外敵就不敢輕易來犯。
天鼎穴:艾灸此穴可向頭面天部傳送大腸經的氣化之氣,氣機暢通,則淋巴循環暢通。
羶中穴+乳根穴:羶中穴補氣,乳根穴可以疏通胃經及局部氣血、經絡、祛瘀散結,使乳房經脈通暢,疏通乳腺小葉線管。
阿是穴:淋巴結腫大處, 可嘗試艾灸。(哪裡痛哪裡就是阿是穴)
極泉穴:心經的重要穴位,位於腋窩,在腋下淋巴聚集處。
艾灸此穴有3點好處:讓毒素迅速排出,以免乳房遭到毒害;疏通乳腺,給乳腺發育提供必要且充足的氣血,豐胸、美胸;通過穴位刺激腦下垂體,促進荷爾蒙分泌,產生乳腺發育所需的雌性激素,使乳房豐滿、堅挺。
期門穴:有助於肝臟氣機條達,血液通暢,痰溼阻滯症狀就會大有緩解。
氣衝穴:屬於胃經,艾灸此穴可以將衝脈之氣滲灌胃經,脾胃調和,則痰溼不生。此外,氣衝穴下有一根跳動的動脈,艾灸此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淋巴液循行體內。
衝門穴:足太陰、厥陰經交會穴,脾經下部諸穴傳來的經氣由本穴上衝腹部。因此,艾灸此穴可讓暢通氣機,更好地運化脾土,脾胃調和,則痰溼不生。
艾灸方法:肢體每穴15-20分鐘,軀幹每穴15-30分鐘,隔天艾灸一次或者一周休息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