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將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程由此開啟。

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始終是改革開放以來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重大課題。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的講話中提出了一個重大命題,即「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從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在中華大地高高飄揚。從黨的十三大到十九大,「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會出現在黨代會報告題目中,成為大會的主題詞。

經過長期的不懈奮鬥和接力探索,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成為全國人民共同奮鬥的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使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古老的東方大國,煥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從中國歷史來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從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而形成的新型社會主義理論、發展道路和模式,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書寫了理論和實踐發展的新篇章,不僅推動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迅速發展,而且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外歷史都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和正確性,我們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理論層面集中體現為8個明確,實踐層面體現為14條方略,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旗幟決定方向,道路關乎命運。只要我們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定「四個自信」,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來源:北京日報 王定毅(作者單位:深圳市委黨校)

編輯:RB10

相關焦點

  • 張志明:深刻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張志明:深刻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018年08月21日 10:37 來源:遼寧日報 作者:張志明 字號 關鍵詞: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改革開放;習近平;政治;人民;權力;黨的建設
  • 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
    實踐證明,堅持和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偏軌、不折騰、不停頓,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我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改革開放40年成功實踐的重要經驗...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和關鍵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改革開放事業的引領者、掌舵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是中國人民的堅強主心骨。正是由於我們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這個根本和關鍵,改革開放這艘巨輪才得以破浪前行。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開啟新時期新徵程。
  • 新中國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關係研究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這兩個歷史時期產生的巨大轉折,給予人們極其不尋常的心理衝擊和生活感受,如何進一步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個理論成果的關係講透談通,直接關係到中共政黨形象和今後中國發展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
  •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安排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既是慶祝黨的生日的一次重要活動,也是為了推動全黨深化認識並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習近平總書記點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99歲中國共產黨慶生,彰顯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既是理論又是實踐,對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組織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 如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這樣說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12月18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隨著慶祝大會的臨近,各項慶祝活動陸續舉行。14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晚會《我們的四十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除了這一系列活動之外,習近平總書記在之前的講話中也明確提到如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 內蒙古舉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檔案文獻展
    展覽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以「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為主線,以時間為軸,分為「新中國成立前黨的民族理論和實踐光輝歷程,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四個篇章18個部分,共精選複製了檔案、文獻和圖片818件,全面、翔實、生動地展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解決民族問題和開展民族工作的奮進歷程
  • 新時代主題、總目標、總任務及其關係的​理論思考
    推動新時代理論創新,加強新時代理論武裝,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迫切需要我們對時代主題、總目標與總任務這三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闡釋,進一步明確總目標的內涵及架構,釐清學術研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與問題,從而不斷深化認識、推進實踐創新。
  • 【遴選公文寫作】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
    這一天,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徵程。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同志們、朋友們!
  • 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我們要把握歷史方位、把握基本遵循、把握核心要義,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規劃「十四五」時期發展重要思想的理論創新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做到悟於心、踐於行、落於實,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
  •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紀實   新華社記者 張曉松、鄒偉、丁小溪、王子銘   猶如壯麗的日出,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 觀點‖侯懷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學研究之路
    編者按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恰逢新時代,各個領域的教育學人,共同回望中國教育改革的輝煌成就和中國教育學的多元發展,探尋教育改革的「中國經驗」,建構教育學的「中國話語」。
  • 改革是教育現代化強大引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40年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輝煌成果,是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為改革開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和強大的智力支持。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新時代教育的主旋律已上升為對優質教育的追求,中國正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過往的成績因何而得?未來的道路如何開拓?答案唯有二字:改革。
  • 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習近平主席的鏗鏘話語,充滿智慧和力量,彰顯信心與豪情,激勵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2020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中央深改委部署的50個重點改革任務和其他75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完成143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出臺268個改革方案。
  • 賈立政:新時代如何認識和把握真理
    也就是實踐的精神,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真理,創新理論。——自我評判、自我反思的精神,探索發現的精神,客觀理性的精神。——開放的精神。真理是發展的,任何人都沒有窮盡真理。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不是「封閉真理」,不是教條,而是隨著人類文明和社會實踐而發展的開放性真理。
  • 深刻理解和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1]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繫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
  • 怎樣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江澤民同志關於「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屋建瓴,深謀遠慮,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回顧《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到,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過渡到社會主義是能夠成功的。與此同時,我們黨領導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 【理論學習】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逐步繪就了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把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相結合、相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在當代中國、當今世界的偉大實踐和偉大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著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蘊含著現代化的基本要求,也體現著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特殊性。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如何上升為基本制度的?
    實踐創新是理論創新的先導,理論創新是實踐創新的升華。回顧新中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機制、體制到制度的演進,能使我們從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上清晰地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經濟學規律,是以怎樣的形式被揭示出來並得到進一步發展的,進而拓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認識新視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發展。
  • 課程思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高等教育作了全面闡述,強調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使課程思政建設方向更堅定、目標更明確,課程思政的認識最終成型。近年來,全國高校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逐步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形成生動實踐,結出可喜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帶來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實踐創新,開創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