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內容菜單」結合「居民點單」,老舊小區改造的「鹹寧做法」

2020-12-18 建築界

2019~2020年,鹹寧市共有168個老舊小區納入國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該市積極探索新做法,做到「同創共享」,讓老舊小區煥新顏,取得成效。

近日,家住湖北省鹹寧市南昌路社區紀委小區的郭先英迎來了一件「大喜事」,小區門口的圍牆被拆除了,住宅樓前的地下管道也疏通了。「以前,這裡一下雨就淹水,進出非常不便。現在,小區不淹水了,路也好走了,住在這裡心情舒暢,身體也比以前好了。」郭先英逢人就說。

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關係著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據了解,2019~2020年,鹹寧市共有168個老舊小區納入國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該市積極探索新做法,做到「同創共享」,讓老舊小區煥新顏,取得成效。

「內容菜單」結合「居民點單」,實現「一區一策」

鹹寧市中心城區許多老舊小區存在路面開裂、化糞池破損、地下管道堵塞等「通病」,一到雨天汙水橫流、內澇成災。改造需求強烈的排水、通行、衛生、安全設施,成為當地老舊小區改造的首選項和必改項。為此,鹹寧市努力做到改前問需於民,改中問計於民,讓小區功能提升融合民生需求,激發居民參與熱情。

2019年下半年,鹹寧市中心城區永安辦事處陽關社區宏宇小區啟動改造。工作人員先期在小區內發放調查問卷789份,三易設計方案,將違建拆除、車位劃分、雨汙分流改造、門禁系統安裝等居民「痛點」作為改造「重點」。充分調動小區居民參與改造的積極性,引導居民主動拆除違建53處870平方米,並鼓勵居民集資5.26萬元用於小區改造。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鹹寧市按照「社會小區為先,機關大院與單位附屬家屬院類小區為次;基礎設施配套與公共服務提升為先,涉及建築本體改造為次;集中連片、規模較大小區為先,規模較小、建築單體數量3棟以下小區為次」的次序,將群眾改造意願強烈的89個老舊小區優先納入改造計劃。

在改造內容方面,除國家政策要求原則上必須要改的之外,其他均由居民自己「點單」,基本實現「一區一策」。崇陽縣老舊小區改造標準「就高不就低」,改造內容除包括基礎設施提升、公共部位維修、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等為重點的30餘項內容外,有條件的小區還增加了日間照料中心、充電樁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其智慧化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併入「城區發展」,實行統一謀劃

鹹寧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等緊密結合,併入城區發展,以規劃設計為「制高點」,「裡」「外」兼顧、「軟」「硬」結合、「長」「短」並重,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推進,實行統一謀劃。

鹹安區在國土空間規劃框架下,將主城區3個辦事處劃為68個片區,2021年擬先期啟動部分片區改造,以後分年分批、拼圖式推進。赤壁市華舟小區共有居民1213戶3808人,從2019年開始啟動老舊小區改造,構建「15分鐘生活圈」,實現了小區居民步行15分鐘路程內即可滿足衣食住行及教育、醫療、養老等需求。

為達到「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的目的,崇陽縣把老舊小區改造和小區外圍街區整治相結合,加強對生活區毗鄰街區垃圾亂倒、亂堆亂放、非法小廣告、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流動商販治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店外「門前四包」責任制,使老舊小區從內到外整潔有序,「好看」又「好住」,百姓受益頗豐。桃溪花園小區改造前,小區房屋(建築面積按照100平方米/戶計算)交易價格平均4000元/平方米,租賃價格為600元/月,改造後房屋交易價格升至5000元/平方米,租賃價格為1300平方米/月,實現了民生效益、經濟效益雙提升。

「小區管理」連結「社區治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改造完成後如何進行小區治理、建立長效機制、形成良性循環是老舊小區改造真正取得成功的關鍵。

「改造完成後,我們第一時間組建了小區業委會,現在由社區和小區業委會共同管理,整個小區乾淨整潔,來玩耍的人們無不誇讚小區改造得好,管得好!」南昌路人大小區居民何莉萍說。

據了解,鹹寧市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的168個小區,改造前組建了小區黨支部、小區業委會,並實現黨支部委員與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基層黨組織延伸到老舊小區,紅色力量貫穿老舊小區管理始終,為老舊小區改造和改造後的良好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鹹寧市還將小區管理納入社區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的「四位一體」社區管理體制,建立老舊小區長效管理六大機制:基層黨組織引領機制、群眾滿意的物業管理機制、協商議事的民主機制、社區義工的服務機制、自娛自樂的活動機制和爭先創優的激勵機制。其中,以「群眾滿意的物業管理機制」為切入點,全面展開老舊小區改造治管並舉專項活動,掀起了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工作的高潮。

截至目前,2020年鹹寧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計投入資金5976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補助9492萬元,中央預算內支持資金40699萬元,地方投資9570萬元,改造完成後,將惠及9萬居民。據了解,目前改造完成的81個老舊小區實現「紅色物業」全覆蓋。其中,物管型小區8個、託管型53個、自管型20個,從源頭上避免了老舊小區改造「一年新,兩年舊,三年回頭走老路」的現象發生。

以上就是建築界新聞頻道為您帶來的「『內容菜單』結合『居民點單』,老舊小區改造的『鹹寧做法』」的內容,建築界新聞頻道也將持續關注更多熱點的新聞,歡迎關注我們,關注建築界行業熱點新聞~

來源建築界:https://www.jianzhuj.cn/news/52832.html

相關焦點

  • 上老舊小區改造「菜單」!石鼓區居民喜「吃點菜」
    接下來,他們還會進行各類管線的改造,真正解決居民的痛點、難處。「什麼不行就改什麼、缺少什麼就補什麼,儘可能尊重群眾的意願。」瀟湘街道黨工委書記錢波介紹,通過走街串巷、問需於民,他們將老舊小區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有針對性地精準設計改造「菜單」,努力做到應改盡改。
  • 安徽老舊小區將結合智慧城市改造
    近日,安徽省住建廳發布政策解讀,安徽省出臺《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今後要將老舊小區改造與智慧城市、未來社區建設相結合,完善家政、助餐、便利店等智能化設施。此外,將暢通資金供給渠道,除加大政府支持外,鼓勵居民個人以捐資、捐物、投勞等形式參與改造中。
  • 白銀市白銀區老舊小區「菜單式」改造,辦民生貼民心
    農委家屬院有6棟住宅樓,都是建於上九十年代的老舊樓房。由於年代久遠,小區內道路、路燈、排水等公共基礎設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影響居民生活質量。通過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農委家屬院將被打造成集智慧黨建、智慧治理、智慧生活等為一體的智慧化社區,居民們的需求「菜單」不僅變了現,還升了級。
  • 景甌小區老舊小區改造 居民建議增加「屋頂防水」
    不過,該小區部分業主向溫州晚報反映,屋頂防水補漏工程並未列入改造內容,「屋頂漏水現象普遍,改造資金應該用在刀刃上」。近日,記者前往景甌小區採訪。□晚報記者 周蓓蓓 文/攝業主反映: 歡迎改造 但能否增加「屋頂防水」今年上半年,甌海區對景山、新橋、梧田三個街道的3個老舊小區啟動改造提升,景甌小區是其中之一。
  • 洛陽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量超年度目標30%
    邀請群眾「列菜單」  今年,洛陽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始終把吸收群眾意見建議作為重要環節,在規劃設計階段就通過基層黨組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多種渠道徵求意見,邀請群眾為改造內容「列菜單」,傾聽群眾關於小區改造的呼聲和建議。  以龍門園區河東社區為例。
  • 渭城區新興街道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共享創文成果
    老舊小區改造,了解百姓需求是基礎,也是關鍵。鳳凰嘉苑片區老舊小區大部分建於上世紀80年代,該區域共16棟樓、68個單元、850戶居民。片區改造準備階段,街道和社區幹部首先入戶調查,聽居民反映「小區最需要改什麼?」
  •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 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
    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集中供暖了,加裝電梯後老人不再費力爬樓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變化。「我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入加速起步階段」,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說,社會各界特別是群眾普遍寄予較高期待,希望通過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建設各類配套基礎設施、社區服務設施等,補齊居住社區的設施、服務短板,改善居住條件。
  • 「疏整促」從「扮靚」到「安居」,六裡屯老舊小區改造引居民點讚
    「老」居民享受「新」生活甜水園東裡小區改造之前環境比較凌亂,堆物堆料隨處擺放,道路坑窪不平,特別是遇到雨雪天氣時,居民走路「深一腳淺一腳」,特別不安全,大家心裡難免有怨氣。老舊小區如何換新,這是所有老舊小區的「通病」,也是居民們的「心病」。
  • 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六有」經驗
    北京市在紮實推進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同時,及時梳理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成熟做法,形成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六有」經驗。一是組織實施有章法。為充分發揮居民的主體作用、切實回應居民需求、實現居住小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北京市改變原來自上而下定指標、派任務的工作方式,推行「基層組織、居民申請、社會參與、政府支持」的實施方式,變「任務制」為「申報制」,自下而上、由小區居民自己決定是否進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居民意願強的優先實施。二是整治內容有菜單。老舊小區存在問題多、彼此差異大,很難採用一套方案、一次性解決。
  • 邯鄲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X」改造,讓小區各有千秋
    老舊小區改造中,拆除違章建築、線路規整、管道疏通、牆壁粉刷、道路修補等,是早有共識的「常規操作」。而如何「因區制宜」,讓小區改得有特色、讓居民住得更舒心,避免所有改造的老舊小區千篇一律,則是對有關單位、部門的更高要求。市改造辦在今年工作方案中提出,以「統一標準+X」的要求,給予小區改造充分自主權,改出小區特色。
  • 改造老舊小區形象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改造關係到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更關係到千家萬戶居民的實際利益。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匯城社區黨總支積極響應上級部門號召,本著「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穩步推進北苑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 揚州市寶應老舊小區改造,提高居民幸福指數
    2020年,我縣共對翔宇花園小區、世紀園欣梅園、大昌苑小區、老縣委縣政府宿舍樓4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共整治住宅樓33幢,面積約12.8萬平方米,惠及住戶近1000戶,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  這裡是剛剛改造完畢的翔宇花園小區。進入小區,寬敞整潔的門前大道與幾個月前完全兩樣。保安梁兆祥說,因為以前老小區沒有停車的地方,搶車位、違規佔車位現象隨處可見。
  • 老舊小區改造的特點、目標、資金來源...國務院吹風會講透了!
    還是要堅持居民自願、尊重居民意願,激發居民參與的積極性。改得好不好?也是由居民來評價。改後怎麼管?仍要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意見》通篇強調要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也就是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切入點,完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公共服務的水平,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同時,《意見》還專門強調要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吉林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新聞發布會
    市政府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賀志亮市長任組長,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局。制定印發了《吉林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我市老舊小區改造職責分工、任務目標、改造內容,科學提出「七步工作法」,抓實抓細關鍵工作步驟,結合「改造+基層黨建、社區養老、託幼、醫療、文體、助餐、商服、物業」等理念,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做到「一區一案」,力爭「一區一景」,真正發揮改造工作實效。
  • 羅平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天地——居民樂享新生活
    「我家住在頂樓,多年來自己一直沒有補住漏水現象,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把房屋漏水處理好了,解開了我們的心結。」羅平縣財政局住宿小區居民徐貴仙臉上漾起了笑容。近年來,該縣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來抓,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切實把這項惠民工程辦好辦實,讓群眾住得安心、放心、舒心,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 「老小區+海綿」!虹口區首個結合「海綿城市」修繕改造老舊小區...
    這是虹口區房管局以「美麗家園」改造為契機,在該區試點的首個結合「海綿城市」修繕改造老舊小區項目,通過雨汙分流、透水鋪裝、保障生命通道、室外景觀環境提升,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路面積水、公共區域雜亂擁堵等問題。圖說:結合「海綿城市」技術措施建設的生態停車位。
  • 我市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老小區煥然一新 居民點讚...
    原標題:我市多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竣工驗收老小區煥然一新 居民點讚:好看又好住   「這大半年的改造下來,我們小區的變化真大,雖然還是那個家屬院,但顏值不一樣了
  •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錢從哪來?改什麼?怎麼改?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新華社記者王優玲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集中供暖了,加裝電梯後老人不再費力爬樓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變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17日公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第一批)》,涵蓋加快改造項目審批、存量資源整合利用和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3個方面的13個環節。
  • 忻州: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包括哪些?官方最新回復……
    三、《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立足於國家、省有關老舊小區改造精神,以改善民生為核心,以優化城市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居住品質為目標,結合我市實際,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環境整潔、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
    但是,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改造工作立即啟動了「快進鍵」,一路馬不停蹄,破難點、除堵點、解痛點,使這項民生工程得到了紮實穩步的推進。國慶中秋長假期間,老舊小區改造不停歇。鎮海老舊小區白龍片區化改造工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