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廣島原子彈,只有43秒的時間,美軍投彈轟炸機怎麼逃生?

2020-12-21 大國將令視頻

二戰中的日本是非常瘋狂的,他們甚至能夠讓實力強大的美軍都感到頭疼。為了儘快結束二戰,美國直接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這才使得日本在最快的時間內宣布投降,二戰至此順利落下帷幕。原子彈是一種最基礎的核武器,我們現在再看原子彈或許覺得沒有什麼,但是在二戰時期,原子彈卻可以說是最為恐怖的存在。由於它的波及範圍非常大,因此想要在不被波及的情況下順利投彈是非常困難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二戰末期美國投放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其從投放到爆炸僅僅只有43秒的時間,那麼美國當時負責執行投彈任務的美軍轟炸機又是如何逃生的呢?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述一下。

早先美國其實是並沒有使用原子彈的打算,因為美國在原子彈研製成功以後曾試爆過一顆名為「瘦子」的原子彈,其威力深深震撼了美國。美國深知這種武器一旦被投入使用勢必會造成嚴重的世界恐慌。

而當戰爭被推進到後期,連美國也沒有想到日本會如此瘋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為了減輕本國的損失,美國最後還是制定了原子彈轟炸計劃。之後還命令蒂貝斯上將秘密訓練一批專門負責投放原子彈的飛行組。

儘管原子彈是美國自己研製的武器,但他們對它頗為忌憚,即使是投放,也十分重視。參與投放的飛行組成員每天都要練習無數次投彈訓練以及戰機轉移訓練。那麼為什麼他們需要進行這麼頻繁的戰機演練呢?這主要是因為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會產生波及範圍特別廣的光輻射,這會直接影響到飛行員的正常飛行。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飛行員又是非常珍貴的,因此美國才會相當重視轟炸機在投放原子彈之後的逃生訓練。

為了確保轟炸任務的順利進行,美國選擇了當時性能最出色的B-29轟炸機,畢竟這款轟炸機是美國當時航發以及馬力最出色的轟炸機,並且穩定性極高,完全能夠適應高速航行以及迅速轉向,其存在在一定意義上確保了飛行小組的安全。

當時準備投放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的爆炸點設置在550米高空處,從其投放到爆炸整個過程只有43秒。轟炸機將原子彈投下的一剎那轟炸機迅速上升轉移,由於飛行員們經過訓練已經非常熟悉作戰過程,因此他們才能在短短43秒內完成轟炸機155度轉彎,且全速飛行,從而安全脫離波及範圍。

雖然這個飛行小組曾經在懵懂中進行了10個月的枯燥訓練,但是當時沒有一個人選擇了放棄以及渾水摸魚。都說軍人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服從命令,而這些美國飛行員的確真真切切地做到了這一點。

中國存在這樣的一個成語「熟能生巧」,可以說如果沒有那10個月的訓練,509飛行小組也不可能將任務完成的如此順利。而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某種層面來講,其實也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夠長時間堅持做同一件事情的決心。

相關焦點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放到爆炸只有43秒,投彈美軍飛機如何逃生?
    二戰末期的時候,日本的敗局已定,但是日本仍然打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堅持不投降,美國甚至都將日本的本土納為轟炸範圍了,但是日本卻絲毫不為所動,如果不是最後原子彈讓日本放棄了,誰也不知道二戰最終會走向什麼結果。
  • 原子彈扔下45秒後就爆炸,那投彈的飛機又是如何逃脫的?
    在二戰的最後階段,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了一枚原子彈,這兩枚原子彈都成功的爆炸,而投放原子彈的飛行員也都幸運的逃脫。根據當時的數據記錄,美國轟炸機從9000米的高空投彈,原子彈降落到距離目標地點上空500多米的時候,爆炸引擎啟動引發核爆炸。而這個過程僅僅只有45秒的時間,因此飛行員想要逃生,就需要在這45秒的時間內躲過爆炸的衝擊波區域。
  • 長崎原本可以避免第二顆原子彈打擊,卻作死失去了三次機會,天意
    憑藉偷襲珍珠港,日本狠狠咬了美國人一口,正式拉開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經過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開始在太平洋現場扭轉局勢,從防守變成進攻。1945年4月,指向日本本土的衝繩戰役,拉開序幕。這場登陸戰歷時82天,雖然最後美軍全殲守島的10萬日軍,自己也傷亡了8萬人。
  • 蒂貝茨僅用43秒贏得十字勳章:31000英尺精準投彈,155度極限轉彎
    因為這群美國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在這裡訓練的內容,就是駕駛B-29型轟炸機進行投彈和急轉彎。本來這樣的訓練對於轟炸機飛行員來說實屬正常,但是對於這批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來說,就匪夷所思了。因為在猶他州門多奧維空軍基地中訓練的這批飛行員,無一不是B-29型轟炸機的駕駛精英,訓練投彈與急轉彎,為什麼?
  • 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的人見到了
    在這一天,這種新型武器試爆成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試爆成功的原子彈! 而在這個時間點的不久前,衝繩島戰役也落下了句號,美軍對衝繩島上的12萬日軍進行了全員殲滅,只有不到八千俘虜。
  • 長崎原子彈的告誡,侵略者除了地獄哪裡也去不了
    自從在太平洋幾次與日軍的慘痛的交手,美軍深知日本人都是不要命的,我們絕不能登陸和日本面對面幹,廣島原子彈之後,美軍開始籌劃第二輪打擊。日本軍隊據當時美軍間諜發現,廣島原子彈之後,日軍的兵力還在源源不斷地加以補充,並沒有磨滅他們作戰的欲望,日本人就是打算拼死到底,一億人都死了在所不辭,這個時候,美軍就下定了再次投射原子彈的計劃。
  • 二戰中,轟炸機有哪些投彈方式?如何準確命中目標?
    二戰中,根據轟炸飛行方式不同,分成水平轟炸、俯衝轟炸、下滑轟炸等幾種方式。一、水平轟炸。指飛機在平飛狀態下瞄準地面目標投彈,是最常見的轟炸方式。空速、地速、風速與偏流角早期轟炸機只有機械瞄準具和簡單光學瞄準具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早上,三架美軍B29轟炸機飛臨日本港口城市廣島上空,尖銳的防空警報聲隨即響起。由於之前美軍飛機已經多次飛臨過廣島上空,扔下的都是勸降傳單而非炸彈,因此,對於此次美機的「再度光臨」,廣島市民並沒有驚慌失措躲進防空洞,他們紛紛抬頭仰望美機,有的人還向美機大聲歡呼。
  • 同溫層中的「噴氣堡壘」:飛行巨無霸,美軍B-47與B-52轟炸機
    美軍當時的戰略轟炸極大的削弱了二戰德國和日本的戰爭資源和基礎。受此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甚至在二戰末期,美軍就在計劃研發完全意義的戰略轟炸機。 圖為戰後美軍三款戰略轟炸機從遠到近為B-36、B-52和B-47 所謂的戰略轟炸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轟炸機不用再像二戰中那樣依賴前沿機場設施,具備完全意義的洲際轟炸能力。而且,隨著核武器的不斷發展,戰略轟炸機又成為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的最重要一環,美軍至今仍保持著世界最高水平的戰略轟炸力量。
  • 美軍下手就是狠!老照片還原東京大轟炸慘狀,比原子彈爆炸還恐怖
    儘管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的行為,可以看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具殺傷力的轟炸行動。但事實上,在此之前為其數個月的東京大轟炸,其所造成的人員殺傷以及後續一系列影響,相比廣島、長崎的核爆而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二戰美國最大烏龍事件,美軍陣亡最高將領死於自己轟炸機下
    二戰時發生很多離奇的事情,比如義大利軍隊一炮將墨索裡尼接班人巴爾博送回老家。可搞笑的並只有義大利軍隊,美軍也曾經犯二過,雖然這一事件被刻意隱瞞,但最終還是被公之於眾。萊斯利·麥克奈爾美國二戰時陣亡最高將領,而殺死他的不是德國人,也不是日本人,而是自己的下屬美國陸軍航空隊。
  • 廣島原子彈爆炸時日本人遭遇了什麼?為何這些影子被永遠留在原地
    廣島原子彈爆炸使這座城市滿目瘡痍,大量建築被夷為平地,而且還留下了一些恐怖的殘餘物,一些受害者的影子被永遠的留在了原地。當第509混合飛行大隊的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在戰爭期間向廣島投下原子彈後,倖存下來的人們只有茫然和恐懼,不知道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 日本投降前,美國還準備怎麼打擊日本?火燒城市,餓死千萬日本人
    文/商學野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的上空,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帶著死神飛來。原子彈「小男孩」被丟在廣島上空,在與距離地面500米處爆炸,形成了一個溫度超過6000攝氏度的小太陽。三天後,另一顆原子彈「胖子」被投放在長崎,造成4萬人直接死亡,4.5萬人受傷。在教科書之中,普遍認為原子彈的爆炸是日本法西斯投降的直接原因。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
  • 美國擔心關島開戰第一波被秒,將在太平洋重啟二戰機場
    位於太平洋西部的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國空軍在西太地區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美國空軍最先進的B-2戰略轟炸機、F-22戰鬥機以及RQ-4戰略偵察機均在該基地部署,關島是美軍西太戰略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然而近年來,隨著關島成為洲際快遞的熱門目的地,五角大樓越發覺得關島在第一槍打響之後可能被秒,於是美國決定重啟二戰時期美軍在太平洋上建設的軍用機場。◎天寧島,2020年11月13日,北邊就是塞班島據《戰區》網站報導,美國國防部正在推進天寧島後備軍用機場的重啟計劃,為太平洋可能發生的潛在戰爭做準備。
  • 美國的原子彈沒有丟在東京,丟在了廣島和長崎,是不想炸死一個人
    而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丟在廣島和長崎兩地也不是隨機選擇的,先說廣島,既然美國是要用轟炸造成威懾,必然得選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可能把原子彈丟在荒野,製造響聲讓對方嚇到那麼簡單。 廣島當時常住人口大約35萬,最關鍵的是,這35萬人裡面有數萬的日軍,廣島還有日本「兵都」之稱,有兵就有軍工廠,廣島軍工廠數量繁多,炸一炸也能給日本帶來重大損失。
  • 二戰中美國對東京的這一攻勢,不比原子彈事件好到哪去!
    二戰中,美國除了對日本的原子彈轟炸外,還有一次對日本本土的轟炸,其威力不亞於原子彈,那就是東京大轟炸。相比較兩次原子彈轟炸,東京大轟炸並不為中國人所了解,但對日本而言,卻與兩次原子彈爆炸一樣深刻。 早在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為了報復日本,就一直沒放棄過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計劃。
  • 轟炸廣島過了70多年,倖存者:仿佛街上都是鬼,變成了人間煉獄
    但這個足以終結二戰的重型武器--原子彈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1945年盟軍對日本衝繩發起攻擊,日本人仿佛變成了瘋子,高喊著"決戰本土,一億玉碎",盟軍戰爭傷亡在7萬餘人。之後盟軍對硫磺島與衝繩的戰役進行傷亡預估統計,預測盟軍總計傷亡在100萬人,這是惜人如命的盟軍不可以接受的。
  • 蘇聯絕密計劃:500枚炸彈引爆富士山,比原子彈更令人談之色變
    不過這場戰爭,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其中原子彈更是成為二戰末期一錘定音的武器。二戰末期的日本,依舊擁有近百艘潛艇,2000多艘快船,200萬陸軍以及自己引以為傲的神風敢死隊,當時的日本也準備開啟「一億玉碎」計劃,同其他國家決戰本土。然而在兩枚原子彈分別砸向廣島、長崎後,日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 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什麼廣島居民卻沒有搬走?
    原子彈的危害不單單是在其威力上,還有爆炸後的各种放射性物質。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原子彈炸過的地方一百年都不能住人。但我們都知道,現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在原子彈爆炸後不久就重建了。所以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居民都沒有搬走,廣島和長崎現在就能居住呢?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二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來,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的千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不識時務,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來到廣島市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