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板效應,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2020-12-11 哈叔職場微課堂

前幾日,推了一篇文章《你如果混的不好,不妨了解下羊群效應》。有讀者反饋說,挺喜歡這類型的討論,希望能多更新一些。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管理學上的一個著名概念:木桶效應。

什麼叫木桶效應呢?

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一,那麼這個木桶能盛多少水,往往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塊最短的木板的高度,就是整桶水的高度,哪怕其他的木板再高也沒用。

這意思應該是很好理解的,因為水都從最短的那塊木板處流出去了,沒辦法再升高。

換句話說,如果一隻木桶想要盛滿水,那每塊木板必須都一樣高,並且所有的木板都不能有破損,否則還是沒辦法盛滿水。

這就是木桶效應,最短的木板決定整個水桶水位的高度,所以也有「短板效應」的說法。

這聽上去挺有道理的,但到底是不是這回事呢?

且聽我說道說道。

01

木桶理論,不是絕對的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木桶理論確實是非常有道理的。

很多時候,一件事能不能成,往往就看你有沒有短板,短板到底有多短,如果很短的話,那基本就成不了。

就以考研來說,一些理工科類的專業,他們考研的科目是英語、數學、政治以及專業課。

考研考試有個特點,不是說最後的總分過線就行的,而是每一門科目都必須要過線。

也就是說,不能出現某一科特別差的情況,否則你的其他科目再好,也是無濟於事。

我的大學同學中,就有幾個人因為英語太爛,連最低的分數線都沒過,結果雖然總分挺高的,但還是無緣被錄取。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木桶效應」,由短板決定結局,一門存在劣勢,拖累整體的成績。

所以,我們經常用「木桶效應」來警示、提醒自己,要努力補短,哪方面有缺陷和不足,就要儘早、儘快地提升起來。

這當然是有必要的,也值得提倡。

但我想說的是,不是所有情況下,「木桶效應」的啟示都是有用的。比如對於職場人來說,很多時候,這反而是思維上的一種誤區,會讓我們走向失敗和衰退。

之所以這麼說,有兩個原因:

1. 均衡成長的另一個結果,可能就是沒有長處和優勢;

2. 長板效應,往往比木桶效應更適合當下職場的發展;

先來聊第一個原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當我們在某一方面傾注精力時,就勢必會在另一方面減少投入。

而不可否認的是,天賦、時機等這些客觀因素往往也是真實存在的,有些短板任,你再怎麼補強,也不會成為強點。

那麼,最後的情況就是,短的確實不那麼短了,但長的也不會很長,看似均衡的背後,其實是優勢的減弱,也就是沒有核心的競爭力。

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組織,一旦沒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失去了核心的競爭力的話,那麼就很難擁有一席之地,就很可能會步履維艱,岌岌可危了。

第二個原因,是接下來要重點分析的。

02

長板效應,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實際上,第二個原因中的關鍵詞「長板效應」,是接著第一個原因而延伸出來的一個概念。

所謂長板,顧名思義,就是你的長處和優勢。

我認為,在今天這個時代,在某方面擁有絕對長板比那些看似全能,什麼都會更有競爭優勢。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皆是如此。

從個人的發展說起,來看這樣一個問題:從老闆或公司的角度看,到底什麼樣的員工才是最討人喜歡的呢?

有人可能會說,當然是那種全能型的員工,什麼都會,什麼都可以做,即插即用,經濟又好使。

坦白講,還真不是這樣的。相反,這種看似完美的「全能戰士」,很多時候的處境反而是挺尷尬的。

因為他們所謂的全能,其實就是平庸,說是什麼都會,其實是什麼都會一點,水平一般,難度大點的活,完全指望不上。

要知道,實力超群,什麼都能做的很好,這種貨真價實的全能型超級戰士是非常罕見的,大多數人都只能在一兩個領域做到極致出色,而這已然是很不錯的了。

所以,真正讓老闆欣賞、喜歡的,恰恰是那種單一功能型的員工。

不過,這也有個前提,就是這類員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是極致優秀的,他們雖然只做這一件事,但能做到極致出色,甩別人幾條街,高出好幾個檔次。

老闆之所以喜歡這樣的員工,除了其能出色完成工作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才,在同行業的競爭中就擁有優勢,才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真正有格局的企業會千方百計,不惜代價地留住那些頂級人才,原因就在這裡。

而這些頂級人才,其實未必是渾身武功,更多的是「一招鮮」,但就靠這一招也足夠讓人垂涎三尺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非常努力的,想方設法提升自己,但為什麼努力了卻總是看不到收穫和回報呢?

我希望大家能在努力的同時,學會思考,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1. 我和公司的同事比,競爭力在哪?優勢明顯不明顯?

2. 我有沒有一項碾壓所有人或大多數人的技能?

3. 我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

... ...

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將時間和精力花在刀刃上,與其盲目地逼自己滿身才華,不如專注在某一領域,然後努力做到極致出色。

任何事,只要你做到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出色,那你就能得到很多,這就是長板效應,也是當下職場人最應該打磨的競爭力。

共勉之!

相關焦點

  • 用人識人的長板效應
    這就是短板效應。短板效應應用在管理上,是這樣的結論。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因此,整個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並儘早補足它。
  • 你以為的短板,其實是你的長板
    01 令人迷惑的短板效應和長板效應有一個短板效應,說的是一個木桶能盛多少水,最終取決於最短的那根木板。而一個人的發展上限,也取決於最弱的那項能力。所以,人應該補齊「短板」,要全面發展。還有一個長板效應,說的是人應該揚長避短,著重培養優勢能力,讓自己的「長板」足夠長,成為核心競爭力,直至不可替代。這兩個理論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讓人不知道該如何應用。短板效應的應用場景應該是,即便長板再長,也無法彌補短板造成的損失。
  • 原創|比木桶效應和長板效應更重要的是……
    [用最短的時間去積累認知]《比木桶效應和長板效應更重要的是…》--格格姐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期,企業或個人都需要綜合能力很強,木桶效應是人的短板往往決定人的高度。現時,長板不斷被扶植,才有機會像尖刀直破長空,得以快速發展。這兩種效應的原理,其實並沒有過時或先進之分,只是在不同的階段引領著其不同的意義。故此,懂得適時發現企業或自己的短板或強項的能力才更重要,不斷地補充或打磨,按階段的需要去發展。
  • 瓦拉赫效應:幫助孩子發揮長板優勢
    毫無疑問,揚長避短和木桶效應是存在矛盾的,那麼有關於自我提升,該如何看待短板呢?任正非在一檔節目中就這一話題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我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這塊長板,然後再找別人的長板拼起來,這樣就一個高桶了。」相比很多似是而非的答案,任正非所說其實是他一路走來都在踐行的,是一種人生經歷的總結。
  • 打破木桶效應:我們習慣補短板,卻一不小心丟了長板
    真正敢於跨界進入別人長板領域的,一定是有家底、輸得起、把這事前前後後都想明白了的主兒。對一個沒有什麼根基和經驗的普通創業者來說,去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創業,風險極高。即便是那些有家底兒的跨界者,也不是每家都成功,失敗率照樣很高。除了孟婆這樣沒經驗的創業者之外,即便是之前成功的創業人士,也會經常放棄自己的長板、僅憑好奇和衝動就去自己的短板領域創業。
  • 坦桑石:真愛才是核心競爭力
    坦桑石:真愛才是核心競爭力時間:2015-05-31 00:14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坦桑石風靡世界還是要從泰坦尼克海洋之心開始,從此便被賦予了永恆真愛的象徵,今天就來帶您了解下坦桑石的完美人生。
  • 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發揮名牌效應著力提升我市企業核心競爭...
    索 引 號 008450030/2014-01423 關 鍵 詞 關於發揮名牌效應著力提升我市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通知
  •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雪雀《核心競爭力·一伙人戰略》
    打造真正一伙人,塑造核心競爭力!一伙人,一件事,一輩子。團隊的強大穩定,是企業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一家企業的未來是長路坦蕩還是蜿蜒曲折,關鍵看這家企業是否有真正的一伙人團隊!很多企業不是敗於市場,不是敗於對手,而是敗於自己內部沒有一伙人的團隊。那麼,如何成為一伙人?
  • 瑞秋效應:幫助兒童發揮長板優勢
    毋庸置疑,揚長避短與桶效應之間存在矛盾,那麼自我完善應該怎麼辦呢?任正非也在一個文件節目中表達了他的觀點,他說「我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這塊長板,然後再找別人的長板拼起來,這樣就一個高桶了。」與許多似是而非的答案相比,任正非實際上是他一直在練習的,這是他人生經歷的總結。
  • 談戀愛的時候,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題圖:《鐵達尼號》男女交往中男性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是男性通過自我調整,與女方的價值觀、不同需求相符合的過程。對於不同的女性,男性的競爭力是不一樣的,這個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何把女性的核心需求進行羅列,這個是個無比繁雜的工作。
  • 赫章縣20#方矩管企業核心競爭力全面得到提升
    赫章縣20#方矩管企業核心競爭力全面得到提升   山東海融信20#方矩管規格齊全,,各種規格20#方矩管都可加工生產.由於規格繁多,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加工生產,歡迎選購.
  • 掌握了技術源頭就掌握了核心競爭力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逆勢上揚」歸根結底是技術引領和市場積累的結果,「抓住了核心競爭力,就掌握了市場話語權。」●撰文:羅麗娟 曾豔春打破技術壟斷「無掩模光刻之父」回國創業故事要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講起。
  • 《薩利機長》:職場中,關鍵時刻能「救」你的,只有核心競爭力
    如果那次的機長換了一個人,哪怕是換成薩利的副機長,都不可能複製薩利機長的英雄壯舉。 薩利機長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擁有別人不具備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
  • 技術壁壘打造核心競爭力,高測股份登陸科創板
    重視研發,技術優勢明顯高測股份所處行業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公司競爭力。高測股份始終堅持以研發創新型產品為核心競爭力,報告期各期,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66%、8.90%和9.91%。截至2019年末,公司擁有已授權專利144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擁有已登記的軟體著作權29項。
  • 明冠新材IPO網上申購在即 募資4.10億元強化核心競爭力
    據悉,明冠新材預計2020年全年業績將小幅增長,該公司將募集資金4.10億元用於增強核心競爭力。持續推進研發工作 產品廣受青睞明冠新材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募資4.10億元增強核心競爭力明冠新材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款的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 曲靖市擦亮「地標產品」招牌 提升地標產品核心競爭力
    摘要: 2020年,曲靖市依託農業資源優勢積極培育高原特色地理標誌農產品,註冊了羅平大米、會澤鹽水石榴等商標,提升宣威火腿產業的地理標誌產品核心競爭力,助力企業增效、貧困戶增收。
  • 匯融名企:乾貨丨品牌提高競爭力和核心價值的策略思考
    強勢的品牌效應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的能力,是取得戰略性領先地位的中樞。同質化市場下已經由產品之間的競爭,轉變為品牌競爭力之間的競爭。品牌競爭力是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 ,有不可替代的差異化能力,具有品牌溢價能力。品牌競爭力越強,品牌便具有更高的認知品質,消費者的忠誠度也會越高。
  • 童程童美孫瑩:數字時代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教育工作者經常談21世紀的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認為,面向未來的教育,必須培養孩子的兩種能力:第一種是人和信息相處的能力,第二人和計算機相處的能力。」
  • 51Talk的木桶理論:造好"長板",才盛得下更多英語夢
    市場佔有率往往反映了品牌的行業競爭力和影響力,51Talk在2020年的表現可謂站穩了行業領跑的地位。同時,報告還對主要K12在線英語教育平臺品牌綜合競爭力進行了用戶調研,通過調研中全國用戶對於平臺的體驗和口碑,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各品牌市佔率數據背後的用戶選擇因素,而第一梯隊的51Talk在平臺口碑、教學質量、平臺穩定性、用戶活躍度和課程性價比等多全維度均表現突出
  • 不同階段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都一樣嗎?
    編輯導語:關於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是讓你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和話語權,是相對競爭,那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當然有所區別;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什麼才是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