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事情發生在去年9月2日,剛開始,連警方都以為這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但層層剖析之後,裡面竟隱藏一波三折的情感糾葛。
他的懷疑,妻子的逃避,兄長的協助,侄子的衝動……導致了一場兩人死亡的悲劇。
可是,氣出了,他們將面對的卻是來自法律和良心的懲罰與譴責。
記者 李玉燕 通訊員 楊繼劃
一起車禍,兩人死亡
去年9月2日,在龍灣瑤溪一家皮革廠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轎車撞上一輛二輪摩託車。摩託車上的黃某和葉某當場死亡。
剛開始,該案被當做交通事故由交警大隊受理。但是,案件的眾多疑點很快引起警方的注意——
肇事轎車是一輛租賃汽車,而前後車牌都用光碟遮擋。當車子將摩託車撞翻後,轎車司機不僅並未下車查看,反而倒車導致二次碾壓。
警方認為這並非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可能涉嫌故意傷害,便將該案交給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偵查。嫌犯阿鋒、阿強、阿君相繼落網,均已被批捕。因案發地在龍灣,該案也被移交至龍灣公安分局預審大隊審理。
辦案民警張作林對案件進行層層剖析,利用技巧突破嫌犯心防,一起摻雜著曖昧、懷疑、報復、自殺、教唆等情節的案件逐漸清晰。
曖昧簡訊,幾多猜疑
陳明(化名)是貴州人,今年33歲。他老婆何芳(化名)比他小1歲。他們倆都在溫打工,何芳工作的廠就在瑤溪那家皮革廠。
兩口子的生活雖有吵吵鬧鬧,但總算和睦,他們生活的轉折點始於那些曖昧不清的簡訊。
去年8月底,陳明在何芳的手機上發現了一條簡訊,言語猶如情人間的挑逗,而對方的名字叫「馮雲才」,明顯是個男人。當他仔細翻看,這樣的簡訊並不止一條。男人的自尊和憤怒瞬間膨脹,他篤定自己被扣上一頂「綠帽子」了。
陳明向何芳挑明,但何芳只是一味地哭,說馮雲才是自己的主管,她不是自願的。
妻子的眼淚和否認讓陳明更加氣憤,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教訓一下那個男人。
割腕自殺,「替我報仇」
陳明跟哥哥說了此事,讓他幫自己出這口氣。陳明的哥哥本想安慰弟弟,但陳明的火壓不下,他便給兒子阿鋒打電話。
阿鋒今年24歲,沒有固定職業,卻有一幫在社會上混的朋友。
「阿鋒,你手頭有沒有人,幫你叔叔去教訓一個人。」那天晚上,陳明的哥哥把阿鋒叫回家,阿鋒還帶了阿強、阿君一同回去。
陳明並未明說事情經過,只告訴阿鋒,何芳被人欺負了。阿鋒聽了也挺生氣。
原本,阿鋒建議把馮雲才打一頓消消氣就算了,陳明的哥哥則讓他們稍微教訓一下就好。陳明並不滿意他們的建議,他又給不出具體方案。
如果事情就到此,或許就不會有之後的悲劇。不過,很快,一根導火線點燃了。
去年8月30日,阿鋒突然接到電話,說陳明割腕自殺了。他火急火燎地把陳明送到醫院搶救。陳明是搶救過來了,但他含淚交代阿鋒:「替我報仇!」
叔叔的自殺激起了阿鋒的氣憤,他當即決定,馬上找幾個人教訓馮雲才。
「情人」指認,悲劇發生
陳明讓何芳帶阿鋒去認認馮雲才,好知道報復對象。何芳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答應了。
9月1日,阿鋒租了一輛黑色廣本轎車,用兩張光碟把前後車牌都遮擋了部分。帶著何芳還有阿強、阿君到瑤溪那家皮革廠。
「就是那個男的。」何芳指著一個男人告訴阿鋒他們。
次日早上7點左右,阿鋒、阿強和阿君等人再次來到那家皮革廠門口。阿鋒開著車,阿強和阿君在廠門口等候,準備攔下馮雲才。
那天,馮雲才坐一個同事的摩託車上班。阿強和阿君沒攔住他們,便跳上阿鋒的車子。阿鋒加大油門,直直撞了上去。摩託車翻倒。
阿鋒說自己當時只想逃,而車子前面是花壇,他便掛了倒車擋,再次從馮雲才和他同事身上碾過。馮雲才和他同事當場死亡。
目前,龍灣公安分局預審大隊已將此案提交檢察院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