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點亮儀式在廣州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這標誌著廣東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正式投產,為助力增城打造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注入了全新動能。
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由廣州市增城區下屬國有企業與維信諾共同出資成立的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12億元,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項目規劃年產能約5000萬片模組。
依託維信諾全球領先的OLED創新技術,該產線將聚焦中小尺寸全柔AMOLED模組,充分整合上下遊供應鏈,形成最終產品的「一站式」製造。其產品應用涵蓋曲面、摺疊、穿戴和車載等新興領域,同時具備高擴展技術空間。項目達產後可充分應對未來柔性面板產能轉化為高端智能終端產品的需求,拉動百億級電子信息產業。
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點亮儀式
高智能化、高自動化、高專業化打造全球領先的新型顯示智能製造產線
作為國內第一家開展OLED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多年來,維信諾公司以產業化為導向,堅持走從基礎研究到中試開發、再到量產的產學研深度結合、自主創新的科學發展之路,並通過積極產業化布局,成為全球領先的新型顯示整體解決方案創新型供應商。
據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AMOLED產品的生產技術主要由TFT陣列、OLED蒸鍍封裝和模組裝配三大部分組成。其中,位於廣州的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是產品的模組裝配環節,也是AMOLED屏幕與交付終端客戶產品的最後銜接,將集中體現屏下攝像、高刷新率、柔性打孔屏、環繞屏等創新顯示方案的維信諾技術能力。
該模組線還成功實現了整線高度自動化,是打造新型顯示智能製造的典範,具有高智能化、高自動化、高專業化的顯著特點。產線引入AI大數據智處理,實現智能化搬運、分類、優化控制的智能立體倉儲;擁有高自動化的智能製造平臺,具備多元化數據採集、完善的生產流程和品質管控系統;具備專業化的高端技術應用,聚焦高端全形態柔性顯示,擁有全球領先的產線技術水平。
「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車載移動終端及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的發展,市場對平板顯示技術的要求逐漸提高,其中對可摺疊、易穿戴的柔性屏需求最為突出。」該負責人表示,隨著該生產線產能的逐步釋放,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可以更好地承接維信諾AMOLED生產線的屏體產品,以創新型整體解決方案對接珠三角地區乃至國內各電子消費終端品牌客戶的產品升級需求,形成互補聯動的集群效應,賦能國內電子信息產業內循環新格局。該負責人介紹道。
當年供地、當年動工、當年點亮 項目建設展現「增城速度」
2019年9月28日,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在增城奠基。自此,項目火力全開,跑出了建設「加速度」——2020年初正式動工,8月28日主廠房封頂,11月8日工藝設備搬入,12月20日首片產品點亮,預計2021年春節前後實現首款產品交付。項目的整體推進實現了「當年供地、當年動工、當年點亮」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華南地區多起暴雨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維信諾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工期優化、工程節點調整、合理調控交叉施工等方式,確保了項目建設加快有序推進。項目自樁基啟動至結構封頂實際用時僅8個月零9天,遠超常規項目建設速度,再現了「廣州速度」「增城速度」。
「增城區通過區主要領導掛點和『保姆式』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等方式,為我們從項目落地、投產建設,到骨幹員工生活、工作、永久落戶等方面提供了提供『一站式』服務。」 對於項目的高效推進,公司有關負責人不禁對「增城服務」豎起大拇指。
尤其在政策以及行政審批方面,增城區委、區政府及增城開發區管委會大力支持,採取「技術審查先行,行政關口後移」的模式優化審批流程,僅用半天時間便協助項目完成公司註冊,項目自籤約到動工建設僅用半年時間便完成了相關證照辦理。
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提高增城「新型顯示度」
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的落戶建設,是增城致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千億級產業集群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依託國家級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重要產業平臺,增城先後引進了超視堺、維信諾、康寧顯示等21個新型顯示項目,逐漸構建起了大小屏幕、超高清、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產業鏈條,為廣州加快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顯示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廣州的新型顯示產業逐步成長,在全國乃至全球顯示度越來越高,而位於東部的增城是重要支撐點和新興的力量。」在有關專家看來,擁有超視堺、維信諾、康寧顯示三家行業巨頭的增城,發展新型顯示產業有著重要的優勢:
首先,增城超視堺10.5代TFT-LCD顯示器生產線在2019年正式「點亮」,生產出了8K超高清、全球最大尺寸的液晶顯示屏,這樣的高精尖生產能力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並不多見。
其次,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周邊高校一批教授學者們長期致力於將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相結合,積極推動了廣州顯示技術研發走在業界前列。
此外,增城不僅具備一定產業鏈基礎,並且靠近終端廠商,像華為、OPPO、VIVO、視源電子等創新企業都在粵港澳大灣區東翼布局,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
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為新型顯示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未來,增城將依託維信諾、超視堺等項目的輻射帶動,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幹企業,提升區域電子信息產業綜合實力,進一步支撐廣東省形成全球高端新型顯示產業鏈,以「點」突破實現「聚」優勢。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優質品牌項目集聚增城
近年來,增城堅持以「三引」為抓手,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主線,推動優質品牌項目向增城集聚,逐漸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大健康等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為主,以休閒服裝、食品飲料、智能家居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為輔,同時金融科技、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等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全新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增城區對標世行評價標準推進營商環境3.0改革,提升服務效率效能,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企業發展創造活力,不斷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在全市率先推出優化項目規劃建設審批流程10條、生態環境保護「暖企8條」,推行「拿地即開工」,出臺服務企業二十條、外資十條、商務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科技創新發展扶持辦法、創新創業領軍團隊(人才)支持計劃、高端服務業政策以及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暖企穩企二十條等政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激起市場一池春水。近五年來,增城先後引進產業項目455個,預計投資總額超3000億元,全部項目達產後有望帶來每年超5300億元的產值(營收)。全增城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9.7萬戶。
尤其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下,今年1-10月,全增城區新增市場主體31458戶,同比增長26%;新增企業18546戶,同比增長95%,增速位居全廣州市第一,其中新增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企業1101戶,同比增長17.75%。經濟社會發展呈現速度加快、後勁增強、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