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3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當前
大家都把
「呆在家裡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發揮到了極致
可有一群人
卻一直堅守在防控疫情的前線
為大家的平安健康保駕護航
他們的名字叫——共產黨員
01
「五嗲,現在全國都在積極防控疫情,湖南全省啟動一級響應,我們安安心心呆在家裡不扎堆、不串門就是在為國家、為防疫做貢獻,千萬不要抱有任何的僥倖心理。」這是他跟無數村民對話的「模板」。
「疫情的變化讓人措手不及,但及時反應,積極應對,都是身為基層黨員所應該做到的,我們還不算最前線的,但是我們都要盡力讓黃金園村的群眾能夠安心。」這是他在黨總支群裡給黨員們群發簡訊的「日常」。
......
自防疫工作啟動以來,黃金園街道黃金園村黨總支副書記朱志成每天都在轄區內進行巡查,對於有些存在僥倖心理的群眾聚餐、打牌、打麻將,他第一時間嚴厲制止。
「我們是村民選出來的,就要多『想點事』,現在微信很方便,我們可以根據村上的的實際情況採取一點措施,減少接觸的同時做好防疫工作,儘可能把病毒擋在我們黃金園村外。」對於黃金園村的防控疫情措施他研究了一張完整的「責任清單」:全體村幹部要按片聯繫黨小組長、村民組長、婦女指導員,層層遞進,成立微信群「網上」監督,全面掌控各項動態;紅白理事會成員要多與信息員打電話,對「辦席」的情況實時跟進,積極勸導;村民組長、黨員骨幹要在村內各主要幹道路口設置「謝絕走親拜年」的牌子,儘量減少人員來往;各支部黨員要積極對主流媒體的疫情防控宣傳進行微信群、QQ群、朋友圈轉發,提高村民疫情防控知識。
「我只是一名普通村幹部,但是我曉得,我的責任就是要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全民抗『疫』,在這場戰爭中一定能取得勝利。」朱志成說。
02
「陳院長,高塘嶺社區一蝦蟹城新發現六個返鄉人員,請安排對他們進行醫學觀察」。
正月初四晚上21點30分,已連續奮戰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六天都未回家的高塘嶺街道第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公共衛生的副院長陳菲正駕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接到街道打來的疫情電話。
「好,我馬上過來處理······」。
「某酒店有武漢返長人員需要送定點場所進行隔離觀察,請你過來對他們的身體檢查一下」,22點40分街道又打來電話。
疫情就是戰情,電話就是命令,顧不上休息片刻,她立馬帶上體溫槍,佩戴好口罩,穿上防護服,趕往下一個工作地點。
忙完這一切已是深夜12點多,疲憊的她這一晚就合衣睡在辦公室沙發上。
34歲的陳菲是中共黨員,畢業後一直在基層從事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自今年出現新冠病毒疫情以來,她已經連續13天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
「我是一名公共衛生人,阻斷疾病的傳播是我的主業,為實現大眾的安全健康是我的責任,苦點累點是應該的」,這是陳菲這段時間經常和同事們說的一句話。
03
疫情發生以來,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穿梭於大澤湖街道的大街小巷,他們帶著筆和紙,來到返鄉隔離人員家中記錄下群眾的生活需求,為群眾採購所需日用品,有效減少了人員流動,提升防疫效果。
「您好,這是您需要的奶粉和尿不溼。」 2月2日,大澤湖街道回龍村黨員馮慶南接到村民的跑腿「訂單」後,一清早便將「商品」送達。剛完成手頭的跑腿業務,又接到了其他村民購買米、面和牛奶的訂單,馮慶南和同事黃曾又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大澤湖街道黨工委委員盧建群、辦事處副主任陳飛也加入到黨員志願服務隊中,為群眾當「跑腿員」,已成為大澤湖街道志願者的日常工作。
04
2月2日上午,東馬社區廢舊市場內,一位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在清理垃圾。當街道工作人員上前致以問候並提醒其注意身體時,大家才發現清理垃圾的正是小區業主委員會副主任劉福喜。
「現在誰還敢出來呀,大家都知道外出不安全。垃圾總要有人清理的,請別人來也不放心,我自己清理最放心。」年近六旬的老黨員劉福喜一邊與工作人員搭話,一邊在濛濛細雨中不停地做著清理工作。
據了解,從大年初二開始,劉福喜便步履不停地踏上了防疫工作徵程,他自掏腰包購買1000隻醫用口罩及數瓶消毒水贈送給轄區內居民,在一周內,背著消毒噴壺踏遍廢舊市場小區的每一個角落,一個個腳印背後,丈量的是一寸寸愛心。
原標題:《全力控疫情 望城黨員當先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