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現場)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訊(記者 肖靜 通訊員 陳穎昭 黃昌華)12月12日,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專家座談會在省生態環境廳隆重召開,3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我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建言獻策。
(頒發聘書)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為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和提升環境治理能力方面的支撐作用,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幸福新湖南建設,省生態環境廳決定成立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任專委會主任,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主委、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任常務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陽曉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吳豐昌,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南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陳曉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院長柴立元任副主任,另有委員41名。
鄧立佳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成立專委會,為「十四五」美麗湖南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正逢其時。專委會作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宏觀與綜合決策的高層專家諮詢機構,將為生態環境政策研究,精準、科學、依法治汙提供重要支撐。要充分認識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的重要意義,堅持綠色發展,科學「謀劃」;樹立底線思維,深入「評估」;加強科研攻關,強化「調研」,緊緊圍繞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熱點、難點,切實發揮好專委會的作用。同時,也殷切希望各位專家委員履職盡責、善謀善為;廳各處室單位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專委會秘書處統籌協調、搞好服務;完善專委會工作機制,推動形成智慧力量競相迸發的生動局面。
提及對湖南「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哪些具體建議,各位專家委員如何助力湖南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院長柴立元坦言,建議進一步加強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和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實施「三高四新」的重要戰略舉措,進一步抓好抓實湖南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工作。同時,加強科技力量和智力支持的融合創新,在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同時推動科技創新,推動湖南生態環保事業的發展。
「湖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幾個特點,首先是理念很先進,全面貫徹落實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等理念」,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中科院生態中心主任歐陽志雲介紹,我省在生態環境領域各個領域的目標很明確,針對水、土壤以及生態保護與治理等,都有相應的政策措施和總體的部署,特別是針對湖南省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來布局「十四五」工作。我相信,「十四五」期間湖南生態環境會得到更好的改善。
省政協委員、省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湘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葛飛介紹,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十三五期間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設成果,建議十四五期間,我省在做好三高四新工作的同時,圍繞一江一湖四水等生態文明建設,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做出湖南成績。同時,繼續跟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聯合修復工作,在水質保護方面顯示出湖南力量。
(座談會現場)
隨後,鄧立佳主持召開湖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專家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詳細了解湖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情況及主要內容,並對湖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徵集意見稿)發表了意見建議。柴立元院士等8位來自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壤與固體、環境法規與標準、環境政策與規劃等領域的專家代表,從促進生態強省的戰略高度,分別就各自的研究經驗與成果進行了交流與分享。
座談會上,鄧立佳指出,要認真研究中央的決策部署,特別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對標對表「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要認真研究「十三五」工作的成績、主要問題和經驗,為「十四五」新的發展階段謀好篇、開好局。當前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認真研究國際國內的形勢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認真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緊密結合湖南實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新格局,描繪美麗幸福湖南新篇章。
[責編:肖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