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直接進入遊藝風二手機市場小程序
徵服了抓娃娃機
是撩妹的第一步
當史迪奇、凱蒂貓、哆啦A夢被你「手到擒來」
你成了女神心中的superman
當商場、電玩城、公園等絕佳的約會場所,抓娃娃機怎麼會放過你的零花錢?幾塊到上百塊的投幣消費,只為了山寨版的毛絨玩具。成功抓上來的你,確定很幸運?
如今,抓娃娃機也能線上玩了,前赴後繼地想要讓你在抓「娃娃」這一條路上,一去不復返!一大波線上抓娃娃的APP等更是霸佔著部分狂熱粉絲「節省」下來的內存…
沒錯,筆者也是一枚「腦殘」妹,線上抓娃娃的消息一出,就去實際操作了一番。打開界面,發現有眾多的直播間,各種各樣的玩偶出現在不同的直播間,任意進入某個直播間,就要開始你的表演了…
簡單的操作,是給挖你的第一個坑。新用戶免費體驗幾次,是給你挖的第二個坑,直播的環境,是給你挖的第三個坑…如果抓取成功,娃娃將會被快遞到玩家手中,是給你挖的第四個坑……
虛擬操作
同步直播
在線充值
燒錢、上癮是留給你的後遺症
把本來就是心血來潮打發時間的抓娃娃遊戲,變成了隨時都能玩的線上活動,想想都覺得太有創意。而將這項人所共知的休閒活動,融合進直播、社交等各種「網紅」元素後,又將產生怎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事實上,線上抓娃娃這種形式源於日本互娛公司CyberStep在2013年推出的抓樂霸(Toreba),當時抓樂霸支持PC、手機網頁以及App三端進行操作控制,但延遲問題明顯。不過在微博、B站等渠道傳播之後,抓樂霸在2016年有了一批固定的中國粉絲;在技術層面上,抓樂霸也在2016年進行了大幅改版,並在2016年11月正式在App端支持中文。
而這一系列動作,也很快引來了敏銳的中國模仿者跟進。由網頁版進化為App,之後又引入彈幕和直播。如今,短短幾個月內,正式上線的遠程抓娃娃App已近30家。有娃娃機廠商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訂製了娃娃機,正在籌備上線。
本來要想抓到娃娃,絕大多數人就要付出遠高於獎品實際價值的金錢,讓娃娃機一開始就有著各種各樣的收益神話,甚至有「三個月回本」的說法層出不窮。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線抓娃娃機的這些普遍被放置在倉庫、郊區甚至廣袤的農村,如此又可以省去場租、人力運維的一大筆費用。
此外,從直播角度來看,直播抓娃娃提供了差異化的內容。像是直播領域第一梯隊的YY新加入遠程抓娃娃不足兩月,該版塊已實現盈利。
「在購幣成本基本不變甚至還有上漲的情況下,線上娃娃機就是一臺24小時無限運轉的印鈔機!」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道。
有利潤,有話題,又有直播、社交等眼下資本極其看中的元素——很自然的,目前已經有資本方面在悄然跟進,甚至不乏像IDG這種資本巨頭。根據此前報導,歡樂抓娃娃就獲得了IDG投資、而美爆抓抓也完成了個人投資的500萬種子輪……另有傳聞稱,天天抓娃娃獲得了崑崙萬維周亞輝2500萬投資。
答案或許是:怕!
雖然有著以上諸多優勢,但真正行動起來的,多是各路跟風創業者,而資本方面的態度仍以觀望為主,不見兔子不撒鷹: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家,其他的大部分公司都並未獲得融資。
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17年9月末,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總數達到12.3億,而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的估算,目前各類在線抓娃娃App整體的周活躍滲透率不超過0.1%。也就是說,目前這類在線抓娃娃App,每周的活躍用戶總數不超過123萬。
除此之外,和近些年所有「風口」產業類似的是頭部效應:起步越晚的App,增長越困難。另一方面,在那些「自帶流量」的巨頭入局後,其他的中小創業者想存活也會越加困難。YY在最新版本中加入了在線抓娃娃功能,這將進一步擠壓新進App的生存空間。
在某些資本人士看來,在線抓娃娃其實還是被用戶定位為打發時間的工具,真正沉迷其中的用戶極少,想通過線上抓娃娃將用戶引向別處更是難上加難。最終只可能是一樁正向現金流的生意,難以成為現象級產品。
而且眾所周知,抓娃娃機的抓取概率是可以調的。也因此有網友認為,系統贈送的遊戲幣根本抓不住,只有充錢才行。不過,YY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否認了這個說法:和線下娃娃機相比,線上抓娃娃人力和場地成本都有下降,成本也更加可控,抓取概率還是比較高的,另外後臺概率也不會頻繁改動。
有以上諸多弊端,創業方和資本方出現「冰火兩重天」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此前一名業務還未做大,但已經拿到了幾百萬天使輪融資的開發者也對現狀有點哭笑不得:「我個人覺得這種東西成為風口沒什麼意思,但上個月一下子冒出來幾十家,聽說下個月還要有100多家,沒辦法,
它好像真的成了風口。」
不過,即使短時間不少人仍爭相入局,但長期來看,由於玩法單一、同質化嚴重,這條路似乎只會越走越窄:有報導顯示,由於入局囤貨的團隊越來越多,娃娃工廠斷貨的現象已經越發嚴重,下一個生產單要1-2個月才能拿到貨。
更令資本人士關心的是,在線娃娃機這種遊戲+直播+社交的模式能否在新的場景中發揮:與其探討其未來如何發展,不如真正思考他們的本質,與其搶風口進入這個市場血拼,不如探索線上娃娃機代表的玩法如何應用在別的場景中。而且,即使與日本的「前輩」相比,國內在線娃娃機也有在社交方面的巨大優勢,將至轉化至其他類似場景,也是一大出路。
多年前曾有一則網絡小寓言,雖然略顯偏頗,但也講述了一定的道理:
有人開了一個加油站非常賺錢。
第二個人看到後也跟著開了個加油站。
第三個人跟著也開個加油站。
——然後大家就都沒得玩了。
有人開了一個加油站非常賺錢。
第二個人來了,開了一個餐廳。
第三個人開了一個超市。
——這片區域很快就繁華起來了。
(部分內容源自中國新聞網、楚天都市報、獵豹全球智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