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在2021便利蜂供應商大會上透露,公司將於2021年開啟「高速擴張模式」。
數據顯示,便利蜂門店在2017年底的數量是60家,2018年年底是570家門店。明年年底,便利蜂方面預計「將會超過4000家門店」,2023年年底將超過1萬家門店。為此,便利蜂強調,「已準備了充沛的基金,足夠支撐開發1萬家門店。」
近年來,便利蜂不斷融資。2017年2月,便利蜂獲得斑馬資本3億美元的A輪融資;2018年10月,便利蜂獲得騰訊投資及高瓴資本的2.56億美元戰略融資;2020年5月,有消息稱便利蜂又獲億元級美元的融資。
便利蜂為何能頻頻獲得資本青睞?便利蜂的發展優勢是什麼?
一、提前布局鮮食供應鏈
鮮食業務是便利店經營的主要品類,毛利高、「口味」獨有難以被複製,加上,由於提供的是即食性服務,對於便利店這種滿足商圈消費者便利性、即時需求的業態而言,是建立消費粘性、提升消費頻次最具價值的品類。
一般而言,鮮食佔便利店利潤比重會到30%-50%左右,能實現更高鮮食銷售的便利店企業,相對就能支付更高物業租金成本拓店,拉高競爭門檻。所以,鮮食也是便利店企業能否大連鎖規模發展的基礎。
而便利蜂不僅在華北和華東,投資了多家鮮食工廠,並且一開始就投資了北京7-ELEVEn鮮食合作工廠呀咪呀咪。今年2月,便利蜂宣布通過公開競牌方式,獲得位於天津市武清區的30畝土地的使用權,並將用於建造中國最大規模的鮮食供應基地,一期工程面積達30000平方米。
自有品牌上,便利蜂在2年時間做到了近200個SKU,2019年11月,便利蜂推出自有商品品牌——「蜂質選」。根據官方說法,現在便利蜂的鮮食和自有品牌的營收佔比基本與三大日系便利店持平。
二、算法推薦
便利蜂相對於傳統便利店的一大優勢就是「算法推薦」,發展初期便利蜂就推出了共享單車和無人櫃業務,用於獲取用戶動線數據來知道便利蜂選址開店。在中央系統的計算能力、數據採集和算法的迭代上,便利蜂也投入了大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