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雞的砂囊內膜。殺雞時取出砂囊,趁熱剝取內膜,洗淨曬乾即是雞內金。砂囊是雞的消化器官,由厚的肌肉組成,又叫肌胃,由厚厚的肌肉和砂囊裡的砂石碾壓磨碎食物。砂囊剝掉內膜後,就是我們吃的雞胗了,又叫雞肫。雞內金片狀有波紋,古稱雞膍胵、裡黃皮。能健胃消食,澀精止遺。
雞內金,家禽雞的砂囊內膜。殺雞時,取出砂囊,剖開,趁熱剝取內膜,洗淨曬乾即是雞內金。(書上說內囊剖開後先水洗,則內膜不易剝離,多致撕裂。)
養過雞的知道,雞在院子裡溜達,不停地啄食東西,吃的東西不僅是蟲子,還有沙石,籠中養雞,還會特地給食槽裡放入沙石或者雞蛋皮,這些砂石就存儲在砂囊裡。
砂囊(Gizzard),是雞的消化器官,由厚的肌肉組成,又叫肌胃,因裡邊包裹著沙石,所以叫做砂囊。雞吃進去的食物就在厚厚的肌肉和砂石的碾壓下磨碎,幫助消化。
大家常常會把雞嗉子與砂囊搞混,雞嗉子叫嗉sù囊,像一個袋子,是暫時存儲食物的地方,食物在嗉囊裡潤溼,然後到達腺胃,與胃液混合之後,到達砂囊。雞有兩個胃,一個是腺胃,一個是肌胃,也就是砂囊。砂囊後面連接的是小腸,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
還有兩個名詞,也容易被弄混,雞肫zhūn和雞胗。砂囊裡邊的一層膜就是雞內金,而剝掉內膜,就是我們熟知的雞胗了,雞胗和雞肫是一回事兒,只是叫法不同。(圖中為帶內膜的雞胗,上邊的波紋就是雞內金)
雞內金是呈片狀,有波浪皺紋,古代本草中叫做「雞膍胵」,膍pí 胵chī就是雞胃的意思。因呈金黃色,古代還叫做「肫內黃皮」或「裡黃皮」,到了明朝才有雞內金的叫法。
雞內金的藥用價值
健胃消食,澀精止遺
雞內金是雞的胃的內膜,古人藉此用它健胃消食,治療消化不良及食積證,有消食化積的作用。雞的砂囊裡包裹砂石,因此也藉此用雞內金治療體內結石,腎結石、膽結石等。
雞內金入脾胃,最早是用來治療拉肚子的。《神農本草經》稱它主治洩利。《日華子本草》稱它:「止洩精,主崩血、崩中、帶下、腸風、洩痢。」雞內金研成細末衝服,還可以治療小兒遺尿。
雞內金入藥有生有炒,生雞內金偏於治療砂石。將生雞內金用砂子炒熱至焦黃色鼓皮,叫炒雞內金,偏於健胃消食。也有醫家主張雞內金用生不用炒,具體應用方法,可以參考張錫純的論述,附在文後。
雞內金的應用方法
小兒消化不良
小的時候,家裡殺雞,總會把雞內金剝下來曬乾,好好保存,等到家裡的孩子消化不良,把保存的雞內金拿出來放在鍋裡烤一下,然後用擀麵杖擀碎,摻在餅裡吃。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難免有溺愛,脾胃病是家有小孩的常見病,表現為不愛吃飯、肚子疼、大便乾燥等,適當的用雞內金調理脾胃還是不錯的。
應用方法就不像以前那麼麻煩了,雞內金藥房就可以買到,略微加熱變脆後,就可以用廚房料理機打成很細的粉末,然後就可以搭配到很多食物中,可以摻入雞蛋糕內,也可以和面烙脆餅。每次用雞內金一兩片,約2、3克,連續吃幾天,小孩子的食慾就會有改善。手巧的媽媽們,不妨試試喲。
雞內金還可以通月經,感興趣就讀讀後邊的《醫學衷中參西錄》附文吧……
下邊這段話是給學醫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農本草經》:丹雄雞:味甘微溫。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補虛,溫中,止血,通神,殺毒闢不祥,頭主殺鬼,東門上者尤良。肪,主耳聾。腸,主遺溺。肶胵,裹黃皮,主洩利。尿白,主消渴傷寒,寒熱。
《日華子本草》:平,無毒。止洩精,主崩血、崩中、帶下、腸風、洩痢。
《本草綱目》:治小兒食瘧,療大人淋漓反胃,消酒積,主喉閉乳蛾,一切口瘡,牙疳諸瘡。
《本草經疏》:此即肫內黃皮,一名雞內金是也。肫是雞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氣通達大腸、膀胱。二經有熱則洩痢遺溺,得微寒之氣則熱除而洩痢遺溺自愈矣。煩因熱而生,熱去故煩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諸疳瘡多效。
《得配本草》:甘,平。入大腸、膀胱。健脾開胃,祛腸風,治洩痢,消水谷,除酒積。得花粉,治膈消飲水。配枯礬,敷牙疳口瘡。清熱之功。拌入乳,治小兒瘧疾;同鬱金,貼夵腮瘡蝕。
《醫學衷中參西錄》:雞內金:雞之脾胃也,其中原含有稀鹽酸,故其味酸而性微溫,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積可知。《內經》謂「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蓋脾中多回血管,原為通徹玲瓏之體,是以居於中焦以升降氣化,若有瘀積,氣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脹滿。用雞內金為臟器療法,若再與白朮等分並用,為消化瘀積之要藥,更為健補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壯,益能運化藥力以消積也。且為雞內含有稀鹽酸,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症瘕,久久服之皆能治癒。又凡虛勞之證,其經絡多瘀滯,加雞內金滋補藥中,以化其經絡之瘀滯而病始可愈。至在治室一次未見者,尤為要藥,蓋以其能助歸、芍以通經,又能助健補脾胃之藥,多進飲食以生血也。
女子幹血勞之證,最為難治之證也,是以愈者恆少。惟善用雞內金者,則治之多能奏效。愚向為婦女治病,其謙於飲食者,恆白朮與雞內金並用。乃有兩次遇有此藥者,一月間月信來三次,恍悟此過用雞內金之弊也。蓋雞內金善化瘀血,即能催月信速於下行也。然月信通者服之,或至過通,而月信之不通者服之,即不難下通。況《內經》謂「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血之來源,原在脾胃能多消飲食。雞內金與白朮並用,原能健脾胃以消飲食也。況脾為後天資生之本,居中央以灌溉四旁。此證之多發勞嗽者,脾虛肺亦虛也,多兼灼熱者,脾虛而腎亦虛也。再加山藥、地黃、枸杞諸藥以補肺滋腎,有雞內金以運化之,自能變其濃厚之汁漿為精液,以灌注於肺腎也。迨至服藥日久,臟腑諸病皆愈,身體漸復原,而月信仍不至者,不妨再加蟲、水蛭諸藥。如嫌諸藥之猛悍,若桃仁、紅花亦可以替代。然又須多用補正之藥品以駕馭之,始能有益而無害也。是愚向曾本此意擬一方,名資生通脈湯,後列用其方治癒之案數則,可參觀也。
《內經》謂「女子二七天癸至」,所薎七者,十四歲也。然必足年足月十四歲,是則室女月信之通,當在年十五矣。若是年至十五月信不通,即當預為之防。宜用整條生懷山藥,軋細過羅,每用一兩或八錢,煮作茶湯,調以蔗糖令適口,以之送服生雞內金細末五分許,當點心用之。日兩次,久則月信自然通下。此因山藥善養血,雞內金善通血也。若至因月信不通,飲食減少,漸覺灼熱者,亦可治以此方,雞內金末宜多用至一錢,服茶湯後再嚼服天冬二三錢。
至於病又加重,身體虛弱勞嗽,宜用掘擬資生通脈湯。此方之後,載有數案,且用此方各有加減,若服資生通脈湯,病雖見愈月信仍不至者,可參觀所附案中加減諸方。上所論諸方之外,愚有新擬之方,凡服資生通脈湯病見愈而月信不見者,可用生懷山藥四兩,煮濃汁,送服生雞內金細末三錢。所餘山藥之渣,仍可水煮數次,當茶飲之。久之月信必至,蓋雞內金生用,為通月信最要之藥,而多用又恐稍損氣分,故又多用山藥至四兩,以培氣分也。
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張會永,博主還會每天通過微信公眾號向您推送當日「每天一味中草藥」消息。右上角點擊查看公眾號,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閱讀以前的草藥,或者直接回復草藥名稱,或者回複數字1、2、3……,回複目錄或歷史,查看已經發布的草藥對應的數字序號。
也歡迎您關注我的新浪微博,和我進行互動。
點擊屏幕左下角的「閱讀原文」進入新浪微博
#每天一味中草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