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同學們聊的這個「高原現象」。太多同學在高三階段,特別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必須高度重視,幫助孩子走出高原反應期。
「高原反應」
學習中隨著複習時間的延長和複習難度的增加,覺得自已所學的知識越來越糊塗。
簡單一句話,你原來覺得超級簡單的事,現在做不到了,天天走路,一下子不會走了,你說鬧心不鬧心?
考場上的「高原反應」它會使注意力分散,缺乏學習興趣,甚至自暴自棄。
要克服「 高原現象」,首先就得弄清其產生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採取有效措施,從而笑傲高原之巔。
01高原現象,哪兒來的?
高原現象:一個字,「累」;兩個字「心累」;四個字,「身心俱疲」。同學們,秒懂了吧?生理與心理雙疲勞。
01
「高原反應」一般發生在一月份和二月份。
這個時候學習的強度逐漸加大,尤其是進入二輪複習以後,各種考試、測驗接踵而至,各科老師為爭奪時間份額都在拼命發習題、講義。
這種題海戰術使部分能力較弱的考生不得不加班加點,爭分奪秒。每天恨不得 24 小時都看書。
在如此緊張複習的階段,身體卻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和充足的營養。過度用腦,就開始有問題了。
還有部分考生總是對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導致對每次考試異常緊張擔心,雖然加倍努力,可成績並無大的突破。
過高的要求與現實的無奈致使考生心情長期處於壓抑的狀態,很容易產生疲憊心理。
當這種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複習過程中的「高原現象」。
02
考生一直使用的學習方法、認識方法不夠科學,已不適應新的學習內容,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換。
當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時,這些方法的缺陷就逐漸暴露出來,這也是產生高原現象的原因之一和度過高原階段的主要障礙。
再有最後一個,來自父母、學校的壓力。
他們總說,「高考對於你至關重要,你必須考好,否則……」過高的期望,極易造成無形的心理壓力,大家不要害怕啊。
「高原現象」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學習到了極限,成績到了極限,這一階段往往是考生反思、積累的重要階段。
02讓你不迷路,走出「高原」
策略一: 克服急躁情緒,提高自信心。
注意情緒的調節和良好心情的保持,有利於平穩地走出高原期。
還要提醒一下家長,應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讓他們順利化解「高原反應」,安心投入複習。
策略二:應用科學高效的複習策略。
高考複習是一種艱苦緊張的腦力勞動, 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適當的體育鍛鍊。
所以,注意腦力與體力的平衡,把每天半小時的體育運動安排到自己的計劃裡去。
首先要找出自己的「弱點」,對平時每次檢測的得分情況分項進行詳細記錄。
然後對所統計的數據逐項加以整理,將其中明顯偏高或偏低的數據去掉,計算出其餘數據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