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假期近在眼前,
不想去太遠的地方旅遊?
那就選擇家門口的景點吧!
來黃避岙遊玩吧!
全面遊玩攻略已為您準備好啦!
一起先來看看旅遊路線規劃吧!
1
玻璃觀景平臺
玻璃觀景平臺位於黃避岙鄉龍嶼村龍山公園內,觀景平臺與曙光樓相連接,向山谷懸空挑出150米,平臺的垂直高度為30米。站立於圓形觀景臺之上可俯視整個象山港大橋。為增加遊客體驗,部分路面玻璃還加裝了LED顯示屏,行走其上會產生玻璃裂紋的視覺與音響效果。
2
七彩滑道
七彩滑道位於黃避岙鄉龍嶼村龍山公園內,依附於平緩的山體間,共設有2個波浪造型的滑道,每個長約130米、寬3.5米,由7種顏色的環保材料拼接而成。從長長的滑道飛馳而下,急速體驗加速度的衝刺感,整個身體仿佛從彩虹中穿過,驚喜尖叫連連。
3
空中漂流
黃避岙鄉龍嶼村的空中漂流項目近期開始試運營,將於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遊客可乘坐充氣式漂流艇,順著水流、沿著全透明的玻璃滑道盤旋而下,感受從高空呼嘯滑下的刺激,體驗駕著皮艇激流衝浪的快感。
4
張家新屋
張家新屋位於黃避岙鄉龍嶼村,建於清晚期,是一個由正屋、廂樓和門廳組成的三合院磚木結構樓房,內部現存若干文革時期標語,該院落格局規整,保存完整,2010年12月被公布為象山縣級文物保護點。
5
大黃魚大地景觀
大黃魚大地景觀位於黃避岙鄉高泥村,在百畝油菜花田中,設有6根大黃魚模型。從高處看就像大黃魚暢遊在花海中。
6
軍港遺址
軍港遺址位於黃避岙鄉高泥村,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派人到浙東沿海考察,曾計劃在高泥村建設新的軍港。1916年,孫中山先生視察象山港,在高泥埠計劃興建海軍學校,可惜後來因形勢動蕩海軍學校也未成形。石碑是民國時期軍港營地的奠基石碑,石碑上刻著「民國二十三年海軍重建」的字樣。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建設了軍港遺址。
7
漁家風情館
漁家風情館位於黃避岙鄉塔頭旺村,展示的是黃避岙鄉的漁耕文化,擺放著出海勞作的工具,工具上方對應的是西滬港特色海鮮的捕撈過程。
8
絕美古道
1
1314濱海自行車道
1314濱海自行車道(又稱環西滬港綠道)起山夾岙至北黃金海岸大酒店,全長13.14公裡。自行車道通過已有的海塘堤壩、村道、通村公路將沿線各村串聯成線。將自行車道和環港公路相銜接,形成一個環繞全鄉的慢行系統,這個慢行系統,既可以是村民茶餘飯後散步的地方,也是黃避岙鄉的體育賽道。
2
斑斕古道
斑斕古道位於黃避岙鄉境內,共有6段,位於龍嶼、謝家岙、高登洋、白嶼、高泥,總長16.8公裡。在黃避岙鄉通車前,古道是當地百姓生產生活的重要交通渠道。古道沿途植被茂密,風景優美,是人們休閒放鬆,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3
龍嶼健身步道
龍嶼健身步道位於黃避岙鄉龍嶼村,長約萬米,沿途設有休憩廊亭和觀光平臺。適合戶外徒步,登高望海,健身步道貫穿整個龍嶼山脈。沿著健身步道登上海拔400米的「躍龍崗」,只見周邊村莊錯落有致,彎彎的村道像一條條赤龍般逶迤向前,蔚藍的海水和象山港大橋清晰可見,可謂風景如畫,吸引著各地的遊客。
9
灘涂樂園、趕小海
黃避岙鄉有豐富的灘涂資源,是老百姓生活與生產上取之不盡的天然糧倉。在塔頭旺村灘涂樂園,你可以參與到豐富多樣的灘涂大作戰,還可以拿起小籃子,端上小頭和小鏟子,不約而同地走向淺灘去趕小海,吃到味正的小海鮮。在這裡,你可以親密接觸灘涂,體驗灘涂文化,感受大自然最純粹的饋贈。
非遺傳習所
心靈谷
高登洋茶場
以上的景點簡介只是黃避岙鄉各色美景中的一部分,除上述景點之外,黃避岙鄉還有其他美麗但不為人知的景色,等著即將到來的你慢慢去挖掘!
景點過多選擇困難?
下面兩種路線快收好!
每一條都讓你玩得盡興!
路線一
龍嶼村(龍嶼健身步道、七彩滑道、玻璃棧道、空中漂流、張家新屋等)→高泥村(大黃魚大地景觀、軍港遺址)→騂角岙村(松殿廟)→白嶼村(心靈谷、斑斕果園)→斑斕古道→高登洋茶場→大斜橋村(鳳凰山公園)
路線二
龍嶼村(龍嶼健身步道、七彩滑道、玻璃棧道、空中漂流、張家新屋等)→高泥村(大黃魚大地景觀、軍港遺址)→騂角岙村(松殿廟)→白嶼村(心靈谷、斑斕果園)→塔頭旺村(漁家風情館、灘涂樂園)→鴨嶼村(非遺傳習所【走書工作室+竹編工作室】)→老虎山公園→山夾岙村(文化長廊、1314濱海自行車道起點)
心動不如行動,
快約三五好友,
黃避岙與你不見不散!
原標題:《看盡一路斑斕美景!象山黃避岙喊你「十一」去嗨皮嘍!》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