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在做的事情。很多人認為,洗乾淨就行了,哪有那麼多講究。而會養生的人最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沒錯,洗頭也有些需要你注意的事情呦。更何況,要養出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水溫,洗頭的水溫度不能太低。我們頭皮上有很多毛孔,每天分泌汗水、油脂,還有大量的灰塵吸附在上面,水溫偏低不容易將油脂以及汙垢清洗乾淨。那水溫高一點行嗎?水溫也不宜過高,更不能感覺到燙。頭皮比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要敏感,水太熱很容易刺激頭皮,使頭皮發紅、乾燥,過熱的水也會使頭髮的毛鱗片打開過大,容易損失更多的水分,而使頭髮變得乾枯、毛糙、脆弱容易斷。總的來說,洗頭比較適宜的水溫不宜過高或者過低,可以與體溫差不多或者比體溫稍微高那麼一點點,大概3 8 ~4 0 ° C左右。
其次是洗髮水。最好選用純天然成分的洗髮水,用洗髮皂也可以,總體的一個原則是儘量選溫和的,對頭皮刺激小的。現在有很多洗髮水廣告主打強力去屑、去油功能,感覺洗的特別乾淨,東籬不建議一般用戶選用這種洗髮水呢。甚至有不少人把頭皮屑當作一種疾病在治療,這都是錯誤的方法。頭皮屑是頭皮水土不服失去平衡的一種表現,健康的頭皮是不會有頭皮屑的,頭皮調理好了,頭皮屑自然就消失了,根本不需要去屑。這就好像在給一個水土不服上吐下瀉的人吃很刺激的食物,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是清洗。一般洗頭要洗兩遍,第一遍洗灰塵,第二遍洗頭髮。如果是頭髮比較長的,可以第一遍洗頭皮不洗髮梢,第二遍洗髮梢不洗頭皮。頭髮不長的兩遍都可以洗全頭,同樣第一遍重點在洗頭皮。洗頭過程中有些人喜歡用指甲撓頭皮,覺得比較舒服,很多髮廊也是這麼做的。但如果是頭皮比較薄的、敏感的,就不要撓了,如果是皮糙肉厚型的,可以適當撓一撓、刮一刮。覺得比較舒服,是因為平時頭皮微循環不好,頭皮比較堵,洗頭的時候毛孔微微張開,再一撓,氣血循環加強了,就感覺到舒服了。
第四是洗頭的時間。就東籬所知,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在早上洗頭,理由是燙髮的,晚上洗頭一睡覺早上又變成雞窩了,還得重洗,乾脆就早上洗。這理由真是好充分無力反駁,不知道手機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這樣呢?東籬把這一條也歸結到不燙髮的理由吧。早上是一天陽氣開始升起的時間,一天之計在於晨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天剛蒙蒙亮、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人身體中的陽氣也像太陽一樣慢慢開始升起。這剛燒起來的一個小火苗,一盆水(熱水也不行)澆下來那就滅了(早上洗頭、洗澡一樣道理)。如果想在白天洗頭,也請在過了1 2:00 以後才洗。有朋友說,那白天沒時間,不得洗,只能晚上洗。晚上可以洗頭,但睡前一定要擦乾、吹乾,否則睡下去頭髮上的溼氣滲入身體,長此以往容易引發頭疼、肩頸疼的毛病。
第五是晾發。洗頭之後應當晾乾,現在家裡都有吹風機,可以很快吹乾。用吹風機吹乾頭髮的,最好不要吹到全乾,尤其是發梢,吹到全乾的時候已經過頭了,過猶不及。白天吹到7成幹,晚上吹到8成幹,再稍微晾一下就剛好了。如果是白天洗頭,天氣還算晴好的話,也可以不用吹風機,拿幹毛巾擦乾到不再往下滴水了,然後自然晾乾。頭髮比較長的可以搭到肩膀的,就算頭髮不往下滴水了,在晾乾的過程中最好也在肩膀上披一條幹毛巾,再把頭髮搭到幹毛巾上,不要讓溼頭髮直接接觸到肩膀、頸部的皮膚。
第六是梳頭。梳頭實際上指的是梳頭皮,發梢梳開不打結就可以了,重點是要梳頭皮。現在很多人都做反了,只梳發梢,不怎麼梳頭皮。用梳齒刮頭皮,可以稍微重一點,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的作用,梳,同疏,就是疏通的意思。梳頭的時候感覺頭皮痒痒的,甚至越刮越癢的,那說明頭皮比較堵,應當多疏通。
第七是頻率,洗頭的頻率。有很多人堅持每天洗頭,這樣可以使頭髮頭皮保持在最佳狀態。夏天流汗較多,且陽氣浮於體表,每天洗頭這樣的頻率還可以。但秋冬季節就不要每天洗了,間隔一兩天、兩三天都可以,只要不覺得難受,就不要洗那麼勤快了。秋冬季節陽氣聚守於體內,洗頭、洗澡是往外洩放陽氣的,降低頻率使「冬藏」效果更好。
第八,說說洗頭不應該做的。生病不洗頭;身體虛弱不洗頭;經期不洗頭(至少是第一天);早上不洗頭;溼發不出門;溼發不睡覺;不管是洗頭還是梳頭,切忌生拉硬拽。
關於洗頭,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
把日子過成一種修煉,簡單生活、快樂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