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獲批,將正式上市,5月份起可預約接種。歷經18年,我國成為繼美國、英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HPV疫苗自主供應的國家。
不少女性朋友聽到這個消息很激動,甚至有不少人已經為了打這一針疫苗,等了一年之久。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宮頸癌疫苗是什麼,到底值不值得打?又該怎麼預約呢?
1. 什麼是宮頸癌疫苗?9價、4價、2價,不同價次有什麼區別?
宮頸癌疫苗,又稱為HPV疫苗,是一種預防宮頸癌發病的疫苗。宮頸癌主要由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該疫苗通過預防HPV病毒感染,進而有效預防了宮頸癌的發病,可防止人體感染疫苗所涵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亞型變異。
全球目前已上市三種宮頸癌疫苗,具體包括:二價疫苗、四價疫苗及九價疫苗,三種疫苗均不能覆蓋所有HPV病毒,具體的區別如下:
二價疫苗可以預防由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國際研究數據顯示,超過70%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種病毒引起的。二價適用於9至25歲的女性;四價疫苗可以預防6、11、16、18型HPV感染,適用於20至45歲女性;九價疫苗可以預防92.1%的宮頸癌,不過九價疫苗在接種年齡上比其他兩個價次要求要高一些。而且九價疫苗的價格也比前兩者要高一些,女性朋友們可以根據自身年齡和經濟狀況,選擇接種不同價型的HPV疫苗。
2. 宮頸癌疫苗到底值不值得打?有什麼用?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看2019年7月份《柳葉刀》發布的一組數據,《柳葉刀》指出: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在發達國家漸見成效,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女性接種後5至8年內患病率大幅降低,將有可能幫助發達國家在數十年內消除宮頸癌。研究發現,引入疫苗後:
● 對於HPV16型和18型(與70%的宮頸癌和癌前病變有關)
13歲—19歲女孩感染減少83%
20歲—24歲女性感染減少66%
● 對於肛門生殖器疣
在15-19歲男孩中,診斷顯著下降48%
20-24歲男性中,診斷顯著下降32%
● 對於尖銳溼疣
15-19歲女性,患病率下降67%
20-24歲女性,患病率下降31%
這樣看來,HPV疫苗雖然也被大家稱為宮頸癌疫苗,但能預防的疾病不僅限於宮頸癌。在年齡、身體狀況和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宮頸癌疫苗還是建議去打的。
3. 怎麼預約接種?
宮頸癌疫苗的接種一般在採購了該疫苗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疾控中心的接種門診。大家可以撥打114找本地的疾控中心,然後諮詢疫苗下放到哪些社區了,然後電話預約接種。也可以通過「本地寶」小程序、「約苗」APP或者通過淘寶搜索宮頸癌疫苗,根據導航進行線上預約接種。
建議大家在注射疫苗後,應在現場觀察至少30分鐘,沒有不適情況後再離開。注射前3個月內,應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和血液製品。
寫在最後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小夥伴一下,千萬不要以為,打了HPV疫苗就可以萬無一失了!畢竟HPV病毒有100多種亞型,與宮頸癌相關的高危亞型有10多種,而目前的HPV疫苗針對的只是其中的某幾種。疫苗作為有效的宮頸癌預防手段,並不能保證 100% 不得宮頸癌,所以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篩查,才能為你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