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堂美術館館藏書畫中的「秋與月」

2021-02-08 崑山市崑崙堂美術館

說到秋,大家會想到什麼?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還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亦或「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與秋最般配的無過於月,「春有百花秋有月」,南宋無門慧開禪師的這句詩廣為流傳。月也可能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鄉之情,更是我們所想的「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美好景色和「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晚秋風光。秋與月的相遇,便是中秋佳節。中秋節始於唐,盛於宋,廣於明清。古人有祭月、賞月、觀潮、燃燈、吃月餅、飲桂花酒等風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其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祈盼豐收、幸福,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彌足珍貴的情懷。再過幾日,便是己亥年中秋,於這佳節之時,特從崑崙堂美術館館藏精品中挑選數張體現「秋」與「月」的書畫作品,分享給廣大書畫愛好者。


明  沈周:《月下泛舟圖》  115×57cm

沈周(1427-1509), 字啟南,號石田,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工詩文書畫,尤長山水,「吳門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此圖畫月夜泛舟川上,筆墨蒼勁,景色平遠,近濃遠淡,款署「乙未八月」,大有秋月溶溶之意。


明  陶成《秋趣圖》  144×90cm

陶成,活動於明成化、弘治年間,字孟學,號雲湖仙人,江蘇寶應人,工詩及篆隸,多才藝。亦善山水、花鳥,尤喜勾勒竹圖。

圖繪一白兔臥於草叢,身後湖石傲然挺立,寥寥幾筆,湖石的秀麗之姿於筆端自然流出,石後秋菊數叢,使人聯想到陶淵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詩意。


清  潘恭壽:《高閣秋林圖》  161.5×42.5cm

潘恭壽(1741-1794),字慎夫,號蓮巢,丹徒(今江蘇鎮江)人。能詩、善畫,為「京江派」先驅。

此圖遠處山峰險峻,山下一片秋林,紅葉蕭瑟,屋舍掩映其中,屋前流水潺潺,隱士抱甕取水,畫面透出一種歸隱山林的閒適心境。

  

清  楊伯潤:《橫山紅葉圖》  27×27cm

楊伯潤(1837-1911),字佩夫,號茶禪,浙江嘉興人,清代海上畫派名家之一。工詩,善書畫。書近顏真卿、米芾,尤工行草。山水規摹董其昌。圖繪遠山蒼翠,近景一高士策仗立于楓樹之下。畫面布局自然,意境幽邈,用筆乾濕互濟,設色淺絳,蒼潤秀逸,富有文人韻致。


清  朱偁:《金桂文雀圖》   18×54cm

朱偁(1826-1900),早歲名琛,後更名偁,號夢廬,浙江秀水人。朱熊之弟。工花鳥,擅沒骨花卉草蟲,為海上畫派寫意花鳥的代表人物。

此圖以沒骨法繪金桂數枝,枝葉茂密,錯落叢雜,一小鳥倒掛於枝上,生動傳神。用筆簡潔,敷色淡雅,得華喦筆意,高古秀潤,別具風致。


近現代   齊白石:《海棠秋蟲圖》   18×54cm齊白石(1864-1958),名璜,字萍生,號白石。湖南湘潭人。擅畫寫意花鳥和山水人物,以徐渭、八大、石濤為宗,作草蟲,極精工之能事,且妙趣橫生。此圖繪海棠數叢,秋蟲嬉於花葉間。用筆渾厚雄健,揮寫自如,造型簡練,色彩鮮明,畫面生機蓬勃,雅俗共賞,獨具一格。近代  李瑞清:《奇雲秋月聯》  140×33.5cm×2

李瑞清(1867-1920),名文潔,字仲麟,江西臨川人。清末民初詩人、教育家、書畫家、文物鑑賞家,張大千的恩師。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此作品以澀筆取逆勢,線條富於質感,結字欹側生動、意韻豐富,金石氣、書卷氣兼有,將他的筆墨語言與書學思想發揮到了極致。



崑崙堂美術館是崑山市人民政府為珍藏和展示旅日華僑朱福元先生夫婦所捐贈的歷代名家書畫而設立,位於市政府廣場南側科博中心三樓,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2001年11月建成開館。現為江蘇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崑崙堂美術館現有藏品總量1035件。設有展廳、鑑賞室、圖書室、辦公室等,配備有現代化的管理和展示設施,藏品常年輪換展出。開館以來,接待了大批國內外的參觀者,已成為展示崑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崑崙堂美術館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服務為宗旨,為辦成有地方特色的美術館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創新,努力為弘揚民族文化作出貢獻。




朱福元先生(1919-2009)是當代著名書畫收藏家,崑山石牌鎮人,夫人方韋(1924-2015),崑山蓬朗鎮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朱福元夫婦東渡扶桑,以經商為業。朱先生家學淵源,酷愛書畫,因商務關係常往來於香港和東南亞各國,見到大量散失在海外的中國古代書畫,傾全力收藏。他銖積寸累,畢生努力,收藏了自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名家書畫作品,洋洋大觀達數百件之多。崑山與古崑崙山同名,朱先生顏其齋為「崑崙堂」,以喻庋藏書畫之富、鑑賞品味之高和深懷故鄉之意。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著名書畫鑑定家啟功、徐邦達、謝稚柳、楊仁愷、趙樸初等造訪崑崙堂,觀賞朱先生藏品後,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紛紛題詩盛讚。1998年11月,朱先生夫婦毅然決定將珍藏的三百餘幅書畫精品捐贈給家鄉崑山,造福桑梓。   



相關焦點

  • 《絲路丹青——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開展
    原標題:《絲路丹青——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開展 12月15日,《絲路丹青——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在甘肅省美術館展出,從該館館藏千逾件書畫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108幅繪畫書法精品,呈現視覺了一場盛宴,展示了從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的甘肅美術創作狀態。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
  • 兩大館藏展亮相山東美術館 百件精品奏響「時代敘事」新篇
    近日,山東美術館在對館藏作品深入梳理與研究的基礎上,策劃推出了「時代敘事——山東美術館館藏精品展(2015至2017)」和「時代敘事——山東美術館館藏精品展(2018至2019)」兩大展覽,旨在充分發揮藏品價值,讓藏品真正為民所享。
  • 浙江美術館實施「海外回流」徵集項目 劉墉夫婦捐贈31件名家書畫
    浙江在線11月8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劉慧) 11月7日,著名旅美畫家、作家、收藏家劉墉和夫人畢薇薇向浙江美術館捐贈的31件中國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品,從美國紐約順利運抵杭州。這批藏品正式入藏浙江美術館,成為繼去年底從美國徵集傅狷夫藏99件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後,浙江美術館成功實施的第二個「海外回流」徵集項目。
  • 現代瓷器更有升值潛力,景德鎮美術館當代陶瓷珍品(高清大圖)
    景德鎮瓷器從業者幾十萬人,如何在這些人之中找出有潛力的藝術家,藏家不妨將眼光放到作品收入景德鎮美術館的藝術家身上,景德鎮美術館在挑選入藏作品的藝術家時,都由景德鎮德高望重的權威藝術家挑選,此類藝術家在原創性和發展性上都有很大的保證。今天玉齋君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景德鎮美術館館藏的現代作品的風格,以供藏家找尋收藏靈感。
  • 北京榮寶2020秋拍濟南巡展12月8日亮相銀座美術館
    展覽時間12月8日-12月9日展覽地點山東省濟南市索菲特銀座大飯店六樓銀座美術館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北京榮寶2020秋拍濟南巡展將於12月8日至9日在濟南市索菲特銀座大飯店六樓銀座美術館舉行。本次精品巡展共展出涵蓋中國書畫、瓷器等秋拍精品。佳作雲集,敬請山東的藝術品愛好者們前往賞寶!此次秋拍作品來源清晰,流傳有序,題材廣泛,可謂名家薈萃,藝苑擷英。榮寶齋歷經三百餘年滄海巨變,見證了朝代的興衰。它不僅是文化的傳承者,也是引領時代潮流的先驅者,素有「民間小故宮」、「天下第一齋」之稱。榮寶齋一直秉持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藝術的宗旨,在多年的經營中「以文會友」,與藝術家結下翰墨情緣。
  • 中國美術館展出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
    來源:海外網莎士比亞故裡(油畫)吳冠中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賴睿)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日前舉行。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項目在京驗收
    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項目驗收評審現場12月7日,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驗收評審工作在京舉行。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項目驗收評審現場2020年,共有35個項目入選《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目錄》,參加活動的美術館涵蓋國家、省、市、縣級美術館以及院校美術館、畫院美術館、名家紀念館等不同類型
  • 中國美術館集中展出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11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從該館收藏的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優秀項目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方案〉的通知》(辦藝發〔2020〕13號)要求,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驗收工作已經順利完成,經專家小組認真評審,並經文化和旅遊部審核,共評選出優秀項目10個。
  • 提醒:今天起韓天衡美術館部分展廳開放調整
    為帶來更好的觀展體驗,今天起,韓天衡美術館啟動部分修繕工程,修繕期間,位於美術館主樓二層及三層的常設展覽「翰墨流芳——
  • 「走街串巷憶舊事——浙江美術館藏賀友直作品展」在紹興博物館開展
    走街穿巷憶舊事——賀友直連環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0日—2020年10月20日   展覽地點:紹興博物館書畫一廳   主辦單位:浙江美術館、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承辦單位:紹興博物館   9月20日,「走街串巷憶舊事——浙江美術館藏賀友直作品展」在紹興博物館開展,共展出賀友直「走街串巷憶舊事」系列原作60件。
  • 23.6元買的畫「身價」過億了 深圳美術館展出館藏美術作品
    原標題:23.6元買的畫「身價」過億了深圳美術館展出館藏美術作品,回望文化產業拓荒之路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3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8月1日,作為文化和旅遊部
  • 【保利拍賣2020秋拍】拍賣預告:中國書畫夜場 明日舉槌
    《20世紀中國畫壇之巨匠--傅抱石》,圖版42,涉谷區立松濤美術館,1999年。 8.《中國名畫家全集--傅抱石》,第97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9.《榮寶齋》 總第8期 1,榮寶齋,2001年。
  • 百米油畫長卷《黃河》入藏中國美術館創館藏紀錄
    展覽現場 杜洋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百米油畫長卷《黃河》15日亮相中國美術館。作為該館最新藏品,這幅油畫之巨創下館藏紀錄。 長卷出自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克舉之手。他於2009年到山西磧口時開始構想,2016年開筆,創作過程中歷經4萬多公裡行程,跨越8個省和自治區,至2019年9月獨立完成全卷。
  • 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
    兩國元首一致同意,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打造更加堅實、穩固、富有活力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20年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開展。
  • 福建省美術館舉辦「閩寧情」固原市書畫藝術家四人作品展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12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APP報導 12月11日,為加強福建和寧夏兩地文化交流,由福建省婦女聯合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福建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辦公室主辦,福建省美術館、固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的「閩寧情」固原市書畫藝術家四人作品展在福建美術館舉辦
  • 「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12月11日,「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的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佳作中精選18位院士(包括2位中國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吳冠中和吳為山)的118件佳作,包含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是中國美術館近些年國際美術收藏、中法文化交流重要成果的集中呈現,也是典藏活化系列展的重要項目之一。
  • 「嵩山岱嶽」——鄭州•淄博書畫名家邀請展在鄭州金秋美術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山東淄博榮寶齋、河南中普國學文化教育學院、大河美術館主辦,金秋美術館承辦的「嵩山岱嶽」——鄭州•淄博書畫名家交流展在鄭州金秋美術館正式開幕。兩地秀美的自然風光中蘊含著豐厚的人文內涵。此次參展作品藝術風格各異,是兩地書畫名家在不同文化土壤滋養下的心血結晶,是藝術家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思索和傳承,更是對當代偉大實踐的探索和融入。
  • 最高價的「竹子」:古代藝術領銜秋拍 書畫收藏越老越貴?
    其中,文同、蘇軾的《墨竹圖》以1.219億元成交,傅抱石的《二湘圖》以1.0465億元成交,位居本季北京保利秋拍的第一、第二。在業界人士看來,今年國內拍場古代書畫、古籍善本佳績不斷,古代書畫行情顯著走高。厚今薄古、古不如新的市場正在發生變化,藏家對於傳承著錄清晰、學術力量深耕的市場尖貨不惜重金。最高價的「竹子」2020年秋拍季進入尾聲。
  • 2018年1月中國美術館免費展覽活動時間地點及門票預約方式
    中國美術館長期以來堅持把「辦人民滿意的美術館」為己任。自「寶藏經典活化精神——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陳列」開展以來受到觀眾的廣泛喜愛,此次展覽,中國美術館從十多萬件藏品之中甄選經典佳作,陳列於六樓的藏寶閣之中。中國美術館六樓原是內部的一個資料室。經過改造,重新設計而成為長期展示館藏小型經典作品的陳列廳。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道:「因為展出的作品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師名作,所以稱之為藏寶閣,可以說這是中國美術館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