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男童患上眼癌
發現時已是晚期
摘除眼球後復發轉移
痛心!
治病已花費40多萬元
孩子仍在昏迷中
希望愛心人士伸出援手
給他一線希望
家住徐州市泉山區碧水灣的三歲男童邵加赫,去年不幸患上罕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俗稱眼癌。因為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只能通過手術摘除了左眼球。更不幸的是,小加赫眼球摘除一個月後就轉移了,隨後化療了13個療程。如今家裡為他治病已經花了40多萬元,只能通過網上籌款。
患病前的赫赫
發現孩子眼睛像貓眼發光
據孩子爸爸邵偉歌介紹,去年4月,兒子在家吃飯時,奶奶突然發現孩子左眼反光,就像貓咪的眼睛一樣。他和愛人剛好都在家,就帶著孩子去兒童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後,醫生告訴他們,孩子得了罕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俗稱眼癌。
通過醫生介紹,邵偉歌了解到,視網膜是一片厚度只有0.1-0.5毫米的透明薄膜,是眼球壁的最內層,含有大量神經細胞,負責眼睛的感光功能。而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癌細胞原本就應該長成這類感光的細胞,但由於細胞的基因發生突變,使得這些細胞的生長失去調節功能,而發展為惡性腫瘤。
「我們當時就蒙了,聽都沒聽過的疾病,怎麼就會落到孩子身上?」但聽了醫生的介紹,他們也不敢耽誤,當天下午就買了車票去上海。
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已經是晚上,有好心人幫他們介紹,網上掛了眼科季迅達醫生的號。邵偉歌說,他和愛人一夜無眠,第二天一早就來到醫院,見到了季醫生,初步診斷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接著又做了核磁共振和眼底檢查,確診為E期晚期,醫生建議做左眼球摘除手術。
「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晴天霹靂,孩子從手術室出來的一瞬間,我們的心都碎了。慢慢也只能寬慰自己:也好,手術後就能告別腫瘤了。」
腫瘤轉移到大腦
但令邵偉歌一家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只過了3個多月,腫瘤就復發了。9月17日,他們帶著孩子在上海新華醫院進行核磁共振檢測,診斷為雙側眼眶及顱骨廣泛骨轉移。
季醫生推薦他們去找北京同仁醫院的王一卓醫生。一家人不敢耽誤,直接去了北京,接著在同仁醫院進行了長期的化療。
化療中的小赫赫
每次上化療,除了抑制期的反應,最難過的就是骨穿和腰穿。
邵偉歌說,
10多釐米的長針要從蜷縮一團的孩子的脊椎骨穿過,「每次我的眼淚都會止不住地流,多希望我可以替赫赫來承受,看著滿身汗水的赫赫睡去,希望這只是一場噩夢,可以快點醒來。」但是噩夢遠遠沒有結束,在化療13個療程後,突然腫瘤又轉移到大腦裡,現在孩子已經昏迷了15天,下步的治療只能等孩子甦醒再說。
腫瘤已經轉移到大腦
為給孩子治病花了40多萬
孩子生病前,邵偉歌在徐州一家課外輔導班教書,由於孩子一直在北京租房化療,期間因為疫情原因回徐州化療一次,但因為抑制期反應嚴重,又回北京化療。
媽媽從懷上邵加赫後就一直沒工作,2歲的時候發現孩子生病,就在家照顧他。為了家裡的生計,邵偉歌在給孩子治病期間也沒有閒著,在北京租車開滴滴賺錢,每月也就幾千塊錢。
「我們的運氣不好,孩子發現患病的時候就是晚期,也沒有保眼的機會。眼球摘除手術做得還不錯,但一個月後就轉移了,現在化療了13個療程,馬上準備結束,誰知又轉移了。」邵偉歌說,一年多的治療花了40多萬元,家裡的積蓄加上借的錢都花得差不多了,現在孩子病情加重,隨時可能要進ICU,就怕進了ICU花錢更多,但家裡已經沒有錢在裡面繼續治療了。迫不得已,他才申請了水滴籌,4天來才籌到了7萬多元。
愛心市民如願幫助不幸患「眼癌」的小赫赫,可以撥打晨報熱線68886888奉獻愛心。
徐報融媒記者 張景良
編輯 珊珊 校對 珵智
責編 辛安然 總監 陳強
徐州資訊全覆蓋盡在快哉APP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