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這個小區家門口有了菜市場 攤主和居民都樂開了花

2020-12-13 瀟湘晨報

中國義烏網12月12日訊(記者 陳珊珊 編輯 童曉)新鮮蔬果、水產肉類、各類熟食……12月11日一大早,義烏後宅街道洪華小區剛開業不久的洪華菜市場迎來了第一批客人,開始了一天的熱鬧與生氣。

對於這個菜市場,家住洪華小區的湯阿姨盼望已久。「以前我們小區沒有菜市場,都是去附近的超市買菜。現在有了這個菜市場,方便了很多。」距離近、食材新鮮、價格也相對優惠,洪華菜市場已經成為湯阿姨的買菜首選地。

「我家在遺安小區,原本是打算來這裡買點羊肉的,然後發現這裡的蔬菜都很新鮮,順便又買了一些蔬菜。」從遺安小區過來的黃阿姨說,菜市場的食材都很新鮮,而且離家也不是太遠,以後還會經常過來的。

居民方便了,攤主也樂了。「以前都是在路邊擺攤,風裡來、雨裡去的,既不規範也遭罪。」搬到菜市場有了自己的攤位之後,郭大爺有些激動地說,「現在真的太舒服了,可以坐著賣菜了!冬天也快來了,這下不用再挨冷受凍了。」

感同身受的還有「資深」菜農朱阿姨。「之前在臨時菜市場擺攤,每年要交5000元的租金。現在這個菜市場剛開業,就直接給我們免了一年的租金,而且環境也比以前乾淨多了。」蘿蔔、青菜、韭菜……朱阿姨攤位前擺著的蔬菜都是自家種的,由於色澤新鮮,吸引了不少顧客。

據介紹,洪華菜市場未建成之前,小區居民買菜大多是去臨時菜市場或附近的超市。部分自產自銷的菜農由於沒有固定經營場所,直接把菜攤擺在了馬路邊,影響市容市貌的同時也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為了推進美麗城鎮生活美建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給攤販提供一個更好、更舒適的經營環境,洪華菜市場順勢而建。

「這個菜市場是我們村集體投資,19年5月份開建的,建築主體包括地下一層共5層。今年建成之後,恰逢換屆選舉,為了早日給群眾帶來便利,就把菜市場招標營業列為我們的『開門一件事』。目前菜市場的大部分攤位已經招標完成,還有小部分攤位還在招標中。」洪華小區黨支部委員朱躍仁介紹說,因為減免了攤位費,所以蔬菜等食材價格也較其他菜市場低。「希望能吸引更多群眾前來消費,也是把優惠給到老百姓。」

據了解,洪華菜市場的3~4層已經出租給了培訓機構,周邊的幼兒園也正在規劃建設中。「之後我們還打算引入超市,到時候人流量會大大增加,從而帶動村集體經濟,推動美麗城鎮產業美。」洪華小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來源:中國義烏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虹灣路菜市場開業!彩虹灣居民買菜更方便~
    12月18日,三角地虹灣路菜市場正式開業,解決彩虹灣居民買菜難的困擾。彩虹灣是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保障房基地,由四個相對獨立的小區組成。從2015年10月一期「薔薇裡」竣工,到2020年4月四期「墨翠裡」交付使用,隨著彩虹灣居民大量入住,各項配套設施,如市民驛站、醫院、學校、公園等公共設施也一直在同步跟上。小虹了解到,之前彩虹灣居民買菜只能去靜安或寶山,如今,大家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
  • 瑤海區和平家園小區居民活動中心揭牌——「家門口服務站」點讚...
    活動現場,和平家園小區居民帶來了精彩的文藝演出,小區居民代表鮑阿姨也上臺談起了自己的感受。隨後,出席活動的領導為小區居民活動中心的兩位居民管家頒發了聘書,為愛心企業、熱心群眾頒發捐贈證書,並為家門口服務站、小區居民活動中心揭牌。
  • 義烏推行小區分質供水 百餘戶居民衝廁用上中水
    12月2日,義烏市民李大躍正式入住市中心卿悅府小區,這是浙江首個實現分質供水的小區。自今年6月首戶居民入住以來,該小區使用中水的居民已達52戶。 義烏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433噸,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自2014年以來,義烏市投資6.7億元,在主城區鋪設了20多公裡中水管網,連通供水動脈,率先推進全域一體化、規模化分質供水。
  • 居民家門口又多了一處休閒地,我區首個純環小區綠道亮相
    居民家門口又多了一處休閒地,我區首個純環小區綠道亮相 2020-01-17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烏推行小區分質供水
    12月2日,義烏市民李大躍正式入住市中心卿悅府小區,這是全省首個實現分質供水的小區。自今年6月首戶居民入住以來,該小區使用中水的居民已達52戶。義烏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433噸,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自2014年以來,義烏市投資6.7億元,在主城區鋪設了20多公裡中水管網,連通供水動脈,率先推進全域一體化、規模化分質供水。
  • 合肥市瑤海區當塗路社區「家門口服務站」揭牌,點讚居民美好生活
    2020年12月16日下午,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街道當塗路社區「家門口服務站」揭牌暨捐贈答謝會舉行。合肥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鹹春,瑤海區領導金飛燕、鍾仁勤、李焰紅出席活動並揭牌。活動現場,和平家園小區居民帶來了精彩的文藝演出,小區居民代表鮑阿姨也上臺談起了自己的感受。隨後,出席活動的領導為小區居民活動中心的兩位居民管家頒發了聘書,為愛心企業、熱心群眾頒發捐贈證書,並為家門口服務站、小區居民活動中心揭牌。
  • 杭州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 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都市快報訊 近日,住在杭州江山小區、建塘家苑和翡麗灣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更省時間了。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和江山小區之間,有一條永久河。這條河全長4.74公裡,是濱江區41條河流裡最長的,橫穿濱江西部,有濱江河流「一哥」之稱。
  • 網友爆料:南門橋菜市場違規在小區圍牆上開門!
    ███南門橋菜市場陳曉卿說過:「我們去一個城市,一般就會去名勝古蹟、所謂的地標建築。其實了解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場。用我的話,和這個城市才有了肌膚之親。名勝古蹟都是『西裝革履的』,裝扮得很好。但是菜市場裝不了,它想裝都裝不了。」
  • ...調查③丨一個家庭帳本裡的變化:一個月團購18次花2000多,實體店...
    「以前,每個周末全家都會去大型超市採購一番,但是今年,一個月都去不了一次。上個月去了一趟超市,也只花了54塊錢。家裡的蔬菜水果米麵油等生活用品,基本上全都在團購群裡解決了。」王女士說。  疫情之年,正在加速社區團購的擴張與下沉,催化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  與此同時,傳統農貿市場、實體超市裡的菜販商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 濟南社區團購調查③丨一個家庭帳本裡的變化:一個月團購18次花2000...
    除此之外,在中海國際社區最北頭是中海環宇城購物中心,一樓大型超市幾度易主,以前是華潤萬家,現在更換成了家家悅;沿著九曲莊路一路向南,沿街商鋪開著多家小型超市,比如陶魯超市、樂購超市、統一銀座便利店,面積和規模較大的則是京東生活超市。
  • 朝陽這個小區把「早市」搬到居民家門口,還能線上訂購特方便!
    日前,在來廣營佳興園小區內的「早市」上,一位居民在買到水果後感嘆道。原來,疫情期間,為儘可能給居民提供便利,佳興園小區在小區內的西門處擺起了便民菜攤,居民在自家樓下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水果。據了解,這處不大的「早市」攤上,每天上午9點至11:30會擺上黃瓜、土豆、菜花、西紅柿、蘋果、香蕉等各類蔬菜和水果,供居民購買。
  • 拿著100塊和北方婆婆逛菜市場,看看都買了啥,朋友:物有所值!
    在菜市場裡,你除了能感受比對到物價的不一之外,北方一些特色的瓜果蔬菜更讓我欣喜,現在物流也很方便,看好了可以直接下單,讓攤主把你想買的食材,用快遞的方式寄到家裡,人還沒到家,買的東西早已抵達。話不多說,兜裡揣上100元現金,和婆婆到菜市場,看看這100塊到底能買些啥?
  • 家門口的24小時「菜場」來了!便宜、新鮮又方便,這回上班族樂開了花
    購物者拿出某一產品後,通過櫃中產品不同種類的重量各有差異等因素,自助果蔬櫃能自動識別消費者取出的產品,通過重量減少,自動計算出產品重量,從而算出價格,而這一切,消費者通過手機端可一目了然。「將菜場搬到家門口,將居民家的冰箱搬進小區中。
  • 朝陽區最大的菜市場!重新回來了!又新鮮又豐富又便宜
    哪怕是那家明星扎堆兒的菜市場都沒有但是這裡有,隔段路就備著休息的長椅這個市場就在小海子路北馬路邊上附近這些年都沒個像樣的菜市場現在有了,堪稱大百子灣地區的福音百貨店裡有超市都沒有東西特別便宜,會過日子都知道市場西側還有賣烤魷魚的檔口有雜糧煎餅、各種豆腐坊還有隆福寺灌腸、黃酒啤酒等等最北邊還有賣冷飲奶製品的小店南邊兩側還有各種小吃熟食店附近居民和上班族吃飯好地方便宜、實惠,味道也還不錯
  • 這個小區居民們收到了最好的春節禮物
    「咱們這個單元的新電梯也能用了,太好了!」一大早,老人們提著菜籃子,迫不及待地要試乘樓前的新電梯。1月10日上午9點,海澱區望福園小區又有3部新加裝的電梯通過驗收。這標誌著自2017年正式立項以來,該小區加裝的22部電梯已全部投入使用。小區6棟居民樓的每個單元都有了電梯,老人們上下樓不再是難事。
  • 方便15萬餘居民!昆明新開一海鮮菜市,種類全價格優,地址在這裡
    攤主:「最少一周到十天。」開業大吉,為了吸引顧客,各攤主也儘量讓利,16元一公斤的鮮切雞、5元一公斤的玉米、60元一公斤的基圍蝦、10元一公斤的珍珠西紅柿,吸引了遠道而來的市民。這不,連住在龍頭街的市民都過來逛一逛。市民:「來看看熱鬧。」
  • 大連這個小區裡!洗衣店、快遞驛站、彩票店都變成了……
    因為聽說樓下藥房有便宜菜賣,70多歲的高女士從此每天盯著微信群,並學會在小程序上下單。最近一個月,她在藥房自提各種商品,1.29元2斤的土豆、13.9元30枚的雞蛋、7.39元2斤的大蒜都是買過的「心頭好」。「不但菜價低,還總有優惠券呢!」
  • 上海88歲老人將房產送給水果攤主,澎湃新聞採訪各方當事人
    看到自己的妹妹和親戚來,老人開啟談話模式,聲音洪亮,會不時咳嗽兩聲。看到有記者來採訪,老人靠在椅子上說「城隍廟要打烊了」。對於老人的贈房行為引發的爭議焦點,澎湃新聞採訪老人,對話水果攤主小遊、老人家屬、老人小區鄰居。
  • 北辰區又一個菜市場開業啦!位置就在這兒……
    原本坐落在風雅苑小區和津圍公路之間的露天臨時菜市場,一直以來是還遷區村民購物買菜的主要去處,但是露天菜市場設施簡陋,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噪音擾民、環境髒亂、車輛亂停放等問題。 「真沒想到咱們農村地區也能有這麼高檔的菜市場。以前的市場距離我們有點遠,現在這個菜市場我3分鐘就能走到,夏天這麼熱,在這裡買菜既舒適又放心,關鍵是環境好了。」
  • 家門口的批發市場關門,搞批發的都「失蹤」了?幹批發還得來這裡
    一提到小商品,我們腦海中會迅速浮現出義烏的名字。隨著網購的流行,很多人都會在網絡上購買一些小玩意。而這些小商品的發貨地,大多在浙江義烏。無論是商品價格、質量,還是物流速度,義烏都能稱得上是「飛毛腿」。而除了吸引消費者,義烏這座批發城市,還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