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美麗而殘酷的世界,
學會審慎並清醒。
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在世界與我之間》是三封發人深省的家書、智慧滿滿的祈禱文,寫下了父親對兒子的期待。
父母會說,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傅雷就在家書中「告訴」兒子傅聰,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他還說,人一輩子都在高潮與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我們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詞,是「告訴」。
在我們要與你分享的《在世界與我之間》一書中,作者科茨從巴爾的摩的街頭,講到霍華德大學;從黑色皮膚,講到巴黎的藝術;從默默無聞的作家的窘迫,講到和孩子母親的生活;直到,直到孩子的眼睛被點亮……
塔那西斯·科茨是一位成功的父親。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
在旁人的眼中,這位父親完全可以給孩子良好的教育、豐富的人脈。但他依然對兒子的前途悲觀,擔心他將遭遇的不公和不幸,於是寫下三封長信:我希望你擁有自己的生活,一種遠離恐懼的生活,甚至遠離我。
7月23日,【中華藝術宮·藝文會】邀請《在世界與我之間》中文版的譯者於霄和序言作者鄭戈,將「《在世界與我之間》閱讀分享會」帶到你的身邊。我們一同感悟,這部作品在打動人心的同時,如何為疏離、保守和理性的「法治社會」話語注入一股鮮活、有情感的暖流。
於霄,華東政法大學司法學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員,律師。譯著有《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正義的慈悲:美國司法中的苦難與救贖》、《誓言:歐巴馬與最高法院》等。
鄭戈,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憲法、比較憲法、政治思想史和法理學。主要著作包括《西方法律思想史》和《法律與現代人的命運》等,並翻譯了大量的西方學術名著,僅收入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就有《法律的道德性》、《公法的變遷》和《普通法》。
【中華藝術宮·藝文會】·上海
《在世界與我之間》閱讀分享會
活動時間:7月23日 14:00
活動地點:0米層多功能廳
參與方式: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
主講人:鄭戈、於霄
主持人:職燁
【注意事項】
★登陸「中華藝術宮」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藝體驗】-【活動預約】欄目免費預約參與活動;
★名額有限,約滿即止。每人僅限預約一次;
★預約成功的觀眾,請於當天活動開始前10分鐘前往活動地點;
★工作人員將與您核對預約信息,無誤後即可參與活動。
本文轉自「中華藝術宮」官方微信公眾號
供稿:張娜 | 責任編輯:張昊翀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