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衝浪的蟬主發現了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在閒魚和ChinaJoy聯合的潮玩展上,出現了一個66歲身穿JK制服的老奶奶。
立刻,#奶奶輩可以混JK圈嗎# 就在微博上掀起話題,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網友們都在驚嘆:
「我也要當這樣的奶奶!」
「奶奶真的好少女啊」
「我活得還不如一個老人家」
也有人在譏笑:這時候怎麼不見JK警察出來巡邏了?
JK本是一個小眾圈子話題,總是被罵上熱搜,這次,終於有人誇了?
66歲穿JK,她吸粉無數
在這次的CJ展上,年齡最大的show girl 成為了話題焦點。
她畫著精緻的妝容,花白的頭髮上扎著紅色蝴蝶結,身穿JK制服,和年輕的小姑娘們一起跳宅舞,跳得還不比小姑娘們差。
耍花手,一看就是入了二次元了。
這位已經退休的奶奶,現年已經66歲,不僅嘗試了JK制服,還很喜歡動漫、漢服,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她也愛。
年輕的心態和活力的外表,青春洋溢,老奶奶在現場吸粉無數,找她合照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年齡焦慮,自古以來都是女性的心頭陰霾。
電視裡播的《三十而已》,強調著到了30歲就需要成家立業,這道坎沒邁好以後就會越過越糟。綜藝裡,是30+的姐姐們,以強過20歲年輕女孩的身材樣貌,跳著女團舞。
大家急切地想要看到30+女性的風採,但越是強調30歲的女性如何如何,反倒越容易產生焦慮。
就拿JK制服圈來說,也存在著年齡焦慮和鄙視鏈。
JK的意思,是日語裡的女子高中生,JK制服,指的就是女子高中生制服。高中制服,自然就是少女感滿滿。
大齡能不能穿JK?這個問題其實困擾過很多人。
在豆瓣或知乎一搜,都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討論:
「25歲還能不能穿JK?畢業了穿JK會不會很奇怪?」
「30歲穿JK,不如年輕小姑娘膠原蛋白滿滿,會不會被罵裝嫩?」
讓女性產生自我懷疑的,還有很多無處不在的JK警察,會在那評判你穿的JK是不是正版,評判你的年紀只能穿別的制服而不是JK。
因為JK制服的種類很多,喜歡的人群也龐大,圈子逐漸形成,內在的鄙視鏈也若隱若現。
年輕的看不起大齡的,混圈的看不起圈外的,穿幾千塊正版的,看不起穿幾十塊山寨的……
但其實,年齡就是一個數字。喜歡JK,也不該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老奶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是麼?
JK不是誰的專利,拒絕汙名化
說到JK,大家都會迅速想起上周末在cp26上那個趴地走光引起巨大爭議的JK女孩,以及7月初在廣州漫展上主動露出內衣的JK女孩。
Jk的汙名化已經到什麼程度了?
知乎上有提問說:「穿 JK 制服被爸媽說是陪酒小姐才穿這種衣服,我該怎麼辦?」
一個小眾圈子,因為外人的不了解,和某些汙名化事件,已經逐漸變得和「有顏色」掛鈎。
越是純潔的東西,越有心懷不軌的人往歪出想。
身在圈子裡的人,自然也不知不覺被輿論裹挾了。
Jk制服,一種學生制服,為什麼會形成圈子?
主要在於這件衣服代表著青春與活潑,讓人聯想到一切產生美好幻想的事物。
藍白條紋、短裙褶皺、黑鞋長襪,想到了櫻花樹下的廣瀨鈴,腳踏車上的廣末涼子和長澤雅美。
穿上它讓人開心,更喜歡自己,僅此而已。
因為被汙名化而不敢穿,為了打擦邊球而穿,都背離了這件衣服以及這個圈子的本質。
在日本,JK水手服也不是年輕少女的專利。
男生可以穿,甚至留著花白鬍子的老爺爺,也穿得自在。
被稱為「セーラー服おじさん(水手服爺爺)」的網紅小林秀章,他有著正常的工作和家庭,唯一看起來「另類」的愛好,就是穿著水手服到處亂跑,還把自己穿成了活脫脫的「都市傳說」。
別人問他為什麼要打扮成美少女?
他只說,水手服很可愛,穿在我身上不錯就穿了,其他不需要我深入思考。
在日本,他已經成為了一道風景線,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搶著跟他合照。
管他什麼年齡,管他什麼性別,管他有沒有被汙名化,JK制服,想穿就穿,快樂就好。
不必管其他人的評頭論足,也沒人真的有資格指責你。
圈子不同,請你包容
這次的CJ上閒魚潮玩展區老奶奶掀起了一陣JK圈的年齡話題討論,其中有一句這樣的評論:
「沒有人說老奶奶這樣穿行不行,沒有人說這套衣服山不山,這樣真好。」
不得不感慨,終於有一個展會,能體現出對JK圈子的包容。
根據現場的報導,很多身穿不同coser服的年輕人都對高奶奶敬佩不已,認為她穿著JK很合適很漂亮,讚美她活出了青春。
這才是不同次元圈層的年輕人對彼此應有的尊重、包容和欣賞。
蟬主難得地看到了一次不帶任何有色眼鏡,互相包容的二次元社群展。
沒有大尺度照搏出位,沒有人懟著女孩的裙底拍照,沒有人爆粗口。
大家在現場拿手機競拍自己喜歡的玩具,近距離看閒魚收藏家的限量收藏品,不同的coser們聚在一起合照、跳舞……
其實不只是JK,如今,各類小眾圈子興起,除了JK,還有Lolita、漢服、cosplay、潮玩,這些「燒錢」的玩意,逐漸成為很多年輕人的日常追求。
在地鐵、商場,我們已經可以見到越來越多的穿著「奇裝異服」的年輕人。
Lolita、漢服、JK,這三樣號稱「破產三姐妹」,要是真的入圈,燒的錢可不少。
代表歐洲宮廷風的Lolita,配飾非常多,做工也複雜;而好的漢服,對材料和手工製作手藝要求也很高,正版的JK也是,價格都可以上千。
燒錢又不日常,外人對她們的指責很多:「沒長大」、「敗家」、「裝嫩」、違和」。
比如,你要穿著一件lo裙出門,首先要克服的就是異樣的眼光,然後還要能忍得住家長的反對和朋友的嫌棄。
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外人如何有色看待她們,她們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文化。
在外會被指指點點,但至少有一個地方她們不會,那就是閒魚。
在閒魚,活躍著1400多萬二次元用戶,約有7500名涵蓋娃圈、潮玩、Lolita、cosplay、國風等各領域的二次元玩家,以及400個相關興趣魚塘。
潮玩小眾愛好者們,聚在一起交流孤品限量。
喜歡JK、lo裙和漢服的朋友容易受到異樣眼光,喜歡潮玩的朋友也一樣。
蟬主一個朋友在房間裡收集了一柜子的娃娃,卻被父母鄙視:「這麼大了還喜歡娃娃」。
但只要走進閒魚,通過娃娃流通進行交流,就會覺得自己的愛好再正常不過,有太多人跟自己有著相似的生活方式。
潮玩圈子裡比較小眾的改娃師、塗裝師,在閒魚上進行手藝接單,不為賺錢,只為能供養著自己的興趣和熱愛,他們稱自己這叫「以玩養玩」。
跟這些閒魚朋友交流,molly、畢奇、潘神不再只是一個小玩具,而是一個凝結個人品味和有人賞識的小作品。
有些人喜歡盲盒,喜歡到心情一失落就跑去買盲盒,但是抽到隱藏款是小概率,大部分時候都容易失望。
這時候,如果換個思路,去閒魚搜個Molly盲盒,會發現很多漂亮的新款,比自己線下瞎抽踩雷划算得多。
如果是潮玩圈小白,即使買不起,也可以關注閒魚上的收藏大家,欣賞一下潮玩屆頂級的藝術作品。
閒魚上很難得的一面,是生活百態,這是其他購物平臺想都無法想的。
很多人不上閒魚,可能是因為不想用別人閒置過的,但是每一件閒置的物品,對於這個出貨的人來說,都是陪她走過一段人生的「孤品」。
一件別人穿過的漢服,上面可能還留存著她精心洗過之後的肥皂香。
囊中羞澀的年輕姑娘,想一件正版的JK格裙,只能看著價格望而卻步,但如果恰好在閒魚上找到了JK圈的愛好者,便可以探討和入手心儀的裙子。
一來省了錢,二來認識了同好。
在這個閒置流通平臺上,她們逐漸形成了圈子,互相流通衣服、玩具周邊,也互相交流和稱讚,分享自己的愛好。
閒魚最獨特的性質,就在於「人對人」。
因為一件物品的流轉而感知到對方的生活,在這種同類交流中感受到寬容、尊重和自由。
這種交流,突破了地理的限制,不論是在小城市還是一線,因為一件衣服,精神能聚集在一起。
這種交流,是善意且溫柔的,沒有人會責罵你年齡大,也沒人會揶揄你幼稚。
閒置流通,最終連接起來的,是一個個真實存在且血肉清晰的生活。
通過閒置流通和喜好分享,更具有形成固定圈子的可能。
因為彼此感知,所以互相尊重
作為二次元最大的交易社區,同好交流,興趣圈層,分享熱愛,閒魚成為了大家自由的精神世界。
做二手閒置交易起家的閒魚,都已經晉級成了包容不同次元圈層的交流社區。
我們早就該意識到,小眾文化不是異類,少對別人的興趣指手畫腳,也不必過多在意他人多管閒事的目光。
我喜歡JK,你喜歡漢服,我們互相稱讚,不好麼?